一、工程地质条件

一、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产物,它的形成受地壳运动、大地构造、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因素的控制。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人类活动的强度和规模不断增大,人类活动作为一种强大的人为作用力,对工程地质条件的作用也越来越深刻,不能忽视。由自然因素引起,但受人类活动改造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所产生的现代地质作用和现象称为“工程地质作用和现象”。与自然地质作用相比,工程地质作用具有发育强度大、分布面积小等特点。

在工程地质学中,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常用工程地质条件来描述,工程地质条件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的总称。一般认为,它包括工程建设地区的地形地貌、岩土体工程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地球物理环境(地应力及地热等)、天然建筑材料等七个方面的因素。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工程、不同设计阶段,解决不同问题时,上述各方面的重要性并不是等同的,其主次会有较大的差异。其中,岩土体的工程性质和地质构造往往起主导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地形地貌或水文地质条件也可能是首要因素。工程地质条件所包括的各方面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此,在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地质问题时,应该对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