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地质灾害研究意义

二、斜坡地质灾害研究意义

崩塌、滑坡、泥石流(简称“崩滑流”)等斜坡地质灾害是地质、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对于斜坡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总体上可分为地质因素及非地质因素两类,前者指崩滑流灾害发生的物质基础,后者则是发生崩滑流灾害外动力因素或触发条件。重力是斜坡地质灾害的内在动力,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特性、新构造活动及地下水等条件是影响斜坡失稳的主要自然因素,而大气降水、爆破、人工开挖和地下开采等人类工程活动对斜坡的变形破坏起着重要的诱导作用。

体积巨大的表层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向下运动,常常形成严重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在地形切割强烈、地貌反差大的地区,岩土体沿陡峭的斜坡向下快速滑动可能导致人身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慢速的土体滑移虽然不会危害人身安全,但也可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斜坡地质灾害可以由地震活动、强降水过程而触发,但主要的作用营力是斜坡岩土体自身的重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类地质灾害是内、外营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斜坡岩土体位移现象在自然界十分普遍,有斜坡的地方便存在斜坡岩土体的运动,就有可能造成灾害。由于土地资源的紧张,人类正在大规模地在山地或丘陵斜坡上进行开发建设,因而增大了斜坡变形破坏的规模,使崩塌、滑坡灾害不断发生。筑路、修建水库和露天采矿等大规模工程活动也是触发或加速斜坡岩土体产生运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斜坡地质灾害,特别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每年都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除了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外,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还会诱发多种间接灾害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交通阻塞、水库大坝上游滑坡导致洪水泛滥、水土流失等。

当然,随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不断推广,防灾避险科普知识的宣传普及、群测群防和乡镇国土所的评估、巡查、宣传、预案和人员“五到位”建设,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逐步提高。但是,对于地质灾害发生机理、形成过程及其防治仍然有待深入,因此,加强斜坡地质灾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