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实习要求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综合教学实习是一项既保证质量又保证安全的综合实习,要求所有教师和学生给予高度重视。为了保证综合教学实习的顺利进行及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在实习前成立实习队并严格按照学校、学院及太原理工大学地学实习基地的有关规章制度对指导教师和学生分别作出相关要求。
1.对教师的要求
指导教师是本实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其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实习态度,其素质直接决定实习质量的好坏。因此,对实习指导教师有如下要求。
1)指导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认真的教学态度及严谨的工作作风。
2)严格遵守学校、学院及基地的有关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中溜。
3)根据实习的目的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前认真备课;结合实习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积极指导学生实习。
4)及时纠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定期或不定期考核学生,督促学生完成实习任务。
2.对学生的要求
(1)学习上。
1)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学生若因事不能正常实习,必须履行请假手续,按时销假。无故旷实习1天者,给予批评教育,令其写出书面检查;无故旷实习2天者,上报学院、学校,由学院、学校给予通报批评;无故旷实习3天者,终止其本次实习资格,实习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2)严格要求自己,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实习;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指导教师的要求,开展实习。
3)善于观察、测量、记录和讨论。在每一个教学点上,将现场的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现象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做好文字记录与素描,在现场能够积极地开展讨论,敢于发表个人的见解。
4)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以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及实习任务的完成。
5)及时整理野外记录,做到当天的记录当天整理、补充和总结,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清或予以改正。
(2)思想上。学生要严格遵守学校、学院、实习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基地、实习队及实习队队长、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组组长的安排。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行动上积极落实实习的各项准备工作,高度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强化自身安全意识,增长自我防范知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要求学生明白在整个教学实习过程中自己必须完成的各个教学环节以及各教学环节对实习效果的影响。
(3)行动上。由于野外实习流动性大、不确定因素多、教学条件艰苦、学生不熟悉实习环境及学生自我保护经验不足等特点,决定了实习学生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是保证实习安全有序、高质量完成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为保障学生的实习安全,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
1)言行。学生的一言一行代表了学校、学院的形象,实习时要注重自身的言谈举止,做一名文明礼貌的大学生。尊重实习指导教师、基地工作人员,与实习基地群众、兄弟院校和睦相处,自觉地维护学校和学院的声誉。
2)穿着。实习的野外着装要求:穿防滑鞋,穿长袖上衣、长裤(以防蚊叮虫咬,植物刺扎等),戴草帽及涂防晒霜(以遮阳防晒)。
3)饮食。要把预防食物中毒和疾病感染放在日常生活的重要位置,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一律在基地食堂就餐;在野外不乱吃野果、不乱喝生水。
4)住宿。服从基地宿舍管理人员的安排和管理,自觉遵守作息时间。离开宿舍时须及时关闭门窗和电源。妥善保管好自身的财物,严禁私自外出住宿和接纳陌生人住宿。
5)行路。坐车时,服从基地车辆管理人员、司机和带班指导教师的安排和管理,排队上下车,严禁争抢座位,不在车上乱跑乱动。步行横穿马路、拐弯时,注意交通红绿灯信号和过往车辆、行人等。跋山涉水时,注意防滑倒、防落水、防滚石等。
6)其他。严禁私带火种(打火机、火柴等)上山,严禁弃火;严禁下河游泳、高空攀爬等。对借用的实习仪器等实习用品,要爱惜使用、妥善保管,实习结束后及时归还;如有丢失或损坏,按实验室的管理规定赔偿。自觉爱护实习区和基地内的公共设施、私人财物,不乱敲乱打,不乱踩庄稼,不顺手采摘瓜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