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 竹 马

骑 竹 马

一、 游戏简介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骑竹马是一个历史悠久又意味深远的民间游戏,在唐代极为普遍,它给无数人带来了童年的欢乐,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竹马(东坝大马灯、邳州跑竹马)在2008年甚至被收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据说,骑竹马预示小孩长大后走富贵路,所以大人们总是动员小孩去骑竹马。竹马简单易玩,以竹、以木、以秫皆无不可,跨于裆下,手持刀、枪、剑、棒之类,威风凛凛,颇有将军气概,广为男孩子所喜爱。古人也常以骑竹马作为童年的象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幼儿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要“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骑竹马游戏有着很好的教育作用,其对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作用是其他游戏无法替代的。现在孩子们想玩骑马游戏很不容易,开展民间游戏骑竹马活动既满足了幼儿喜爱玩民间游戏的心理,又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困难,共同体验得到的欢乐。

二、 适合年龄

适合3—6岁幼儿

三、 游戏人数

5—8人

四、 游戏目标

1. 喜欢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2. 练习跑步技能,能双脚并拢跳,感受跳跃带来的快乐。

3. 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五、 游戏准备

1. 场地准备:室内外空旷的场地。

2. 材料准备:竹马若干。

六、 玩法与规则

游戏玩法:

幼儿模仿大将军,边念儿歌:“小竹竿,当马骑,小朋友们喜欢它。驾驾驾,骑上它,骑上竹马闯天下。”边把小竹竿夹在两腿之间,喊“驾驾驾!”像骑马一样四散奔跑,冲向终点。

游戏规则:

骑竹马时,手要扶好小马,在空的地方骑竹马,不要撞到其他“马儿”,比比谁骑得又快又好。

七、 玩法创新

1. “小马运粮”

幼儿分为四组,两名幼儿为一组。

一名幼儿骑“马”到对面“运粮”返回,与等待的幼儿击掌,另一名幼儿骑马到对面继续“运粮”。依次轮回,哪一组先将对面的粮食运完,哪一组幼儿获胜。

“运粮”过程中必须骑着“小马”跑跳往前,不可走路。幼儿必须在赛道里骑竹马,不可越线。

2. 骑竹马绕过障碍物

幼儿分为两组,四名幼儿为一组。

每组一名幼儿站在起点线处,游戏开始两名幼儿同时骑着竹马向前奔跑,依次绕过障碍物,到达终点后返回进行接力。哪一组先完成就算获胜。

3. 骑马跨跳过障碍物

幼儿分为两组,四名幼儿为一组。

每组一名幼儿站在起点线处,游戏开始两名幼儿同时骑着竹马向前奔跑,依次跨跳过障碍物,到达终点后返回进行接力。哪一组先完成就算获胜。

4. 跳骑马舞

幼儿骑着竹马,随着《骑竹马》音乐,自由舞动。

八、 游戏儿歌

骑竹马

小竹竿,当马骑,

小朋友们喜欢它,

驾驾驾,骑上它,

骑上竹马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