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 绳
跳 绳
一、 缘起
传统游戏“跳绳”,在中国最早的史料记载是汉代画像上的跳绳图,以此证明在我国汉代就已经有跳绳的活动。幼儿园游戏是寓教于乐的方式之一,也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尝试运用心理学中的“登门槛”效应,通过“伙伴合作”“师幼合作”,让幼儿在游戏体验的过程中逐个累计完善达成合作的小基础,在不同的“操作单”的选择和运用中像登门槛一样,逐级登台阶,最终实现促进幼儿登上合作高峰的目的。
二、 思路
此项运动作为幼儿园教学中的一项教学环节,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所需,也有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其形式多样,寓教于乐,不仅提高幼儿的游戏趣味性、娱乐性,同时也符合幼儿好动、喜欢探索、爱好模仿的心理特点。在游戏中锻炼身体,促进语言发展,也在相互合作中培养幼儿同理心、合作意识等情感和品质。
三、 建模
四、 教学目标
1. 促进幼儿跳跃能力,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
2.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3. 创新玩法,体验创意体育乐趣。
4. 锻炼孩子意志和拼搏精神。
五、 探究
技能学习、创新、合作主要表现在具体游戏中,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了解幼儿经验差异,同时通过理论支持进行识别和回应。所以学习程度和经验水平两者都依托于游戏中。作为一线老师,做好幼儿观察记录,是了解并思考两者相互影响的必要依托和有效途径。
(一) 游戏准备
1. 单人跳绳
2. 大跳绳
3. 安全的活动空间
(二) 游戏环节
1. 教师说:“宝贝们,现在请你们认真看老师的示范动作,首先请将我们两只小脚并拢一起向上跳,甩绳子的两只手,大臂要紧紧贴住胸两侧,然后用我们的小手腕用力甩绳子,明白了吗?”孩子们纷纷按照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训练。
活动小结:在此环节中,教师在观察到幼儿是否能够独立完成连续的跳跃动作之后,可以再进一步纠正跳绳中一些细节动作,以此提升跳绳的速度,达到发展幼儿协调性与锻炼的体能。
2. 分步骤锻炼幼儿跳绳节奏感
步骤一:教师说:“宝贝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为什么我们总是跳不到绳子的另一边呢?这是因为我们宝贝甩绳子的节奏跟我们双脚跳的节奏不在一个拍子上。”教师一边说,一边给孩子演示失败的原因。
步骤二:教师说:“好的,那么接下来,老师就要带着宝贝们一起感受下跳绳的节奏,好不好?首先我们先将绳子放在一旁,跟着老师拍手的节奏,一起跳。”此环节是徒手听节奏跳。先让幼儿一边拍手一边跳,然后让幼儿随着节奏跳。
步骤三:教师说:“好的,宝贝们表现得非常棒,那么接下来我们同样不拿绳,空着手模仿跳绳的动作,按照老师拍手的节奏,一起跳,好不好?”这个阶段的训练是按节奏模仿跳绳动作。幼儿仍空着双手,按照在第一步训练中已熟悉的节奏,双臂和双脚模仿跳绳的动作。
步骤四:教师说:“好的非常棒,那我们感受到了跳绳的节奏,现在请宝贝们两只小手拿起我们的绳子,当绳子落地时,我们的双脚同时跟着跳起来,我们一起试一次。”于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孩子们纷纷加入训练。
活动小结:教师通过交跳绳动作分解,弱化了跳绳的难度,同时让孩子们感受到跳绳的节奏感。
3. 运动一定是快乐的,这就对教师在课程设置中互动环节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将体能游戏和协调训练融入游戏中,才能增加其趣味性。
教师说:“宝贝们,你们现在已经很厉害了,能够自己完成跳绳的任务,老师为你们点赞。那么接下来,老师要和宝贝们一起完成跳绳游戏的新玩法,好不好?”孩子们显得十分的兴奋,不知道接下来的游戏会有什么样的体验。教师说:“首先由我拿着跳绳,一位宝贝站位我的前面,当我的绳子甩到我们脚下时,请和老师一起向上跳,看看我们一起能完成多少次,好吗?”孩子们自告奋勇,都要与老师一起玩。
活动小结:“套跳”的训练,不仅能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在相互配合中,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的优秀品质。
六、 游戏创新
1. 教师说:“现在老师要与你们,用我们手中的跳绳,玩一个有趣的游戏——网小鱼。那么谁想与老师一起做渔夫呢?”琪琪自告奋勇。教师说:“好的,那么现在我与琪琪分别拽住跳绳的两端,当我们的跳绳向你们跑过来的时候,请小朋友们快速的跳过去,看看最后谁让渔夫网到了。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开始出发了。”
2. 教师说:“哇,宝贝们,你们看,今天老师请来了一条粗粗常常的大跳绳,我们可以先来感受下他。”于是幼儿们第一次见到这么长的跳绳,都迫不及待上前甩起来,可是人小力气有限,怎么也甩不起来。教师说:“我们是不是不明白,这么长,这么粗的绳子,怎么跳呢?那么老师现在告诉你们这个大跳绳的玩法。首先因为我们宝贝力气有限,那么我请来×老师,与我一起拽住大跳绳的两端。”教师一边说,一边与×老师演示起来,说:“然后宝贝们排在我身边,跟着老师甩绳子的节奏,依次有秩序地加入跳绳中来。”
创新游戏小结:经过观察,类似上述两种创新游戏,可在跳绳的基础上,以及教师的引导下,不仅可以让幼儿在跑、调、躲藏的训练中得到相应的体能、节奏感的锻炼,同时也养成幼儿想和玩伴合作的意识,并积极动脑,萌发创新灵感。
七、 收获
总结上述实操案例,联系教学实践工作,教师可以从丰富的经验中思考如何培养幼儿优秀的学习品质和道德品质。一是夯实了幼儿跳绳基础。通过跳绳等材料投放与玩法的调整,打破幼儿固有的运动经验,加大操作活动的深度,增添了游戏的趣味性,达到教学目的同时也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二是丰富了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的。在操作活动中,教师关注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区分出其中哪些方面该由幼儿自己独立解决,哪些方面需要得到教师的帮助,从而及时介入和把握,让幼儿自主观察、讨论,丰富幼儿活动经验,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幼儿心理与能力的支点,沿既定方向继续探索前行,促成其自主意识与能力的发展。
八、 评价
通过传承传统运动,有助于激发幼儿发扬传统文化内涵,继承传统游戏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营造富有挑战的竞赛氛围,能再次激发幼儿积极加入游戏中的欲望,激发幼儿从被动转为主动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