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 沙 包
一、 缘起
一次晨间活动,笔者所带班级孩子们正在开心地玩着各种自制体育器械。这时小陶拿着几个沙包跑到我身边说:“老师,我在操场上发现了几个沙包。”我对她说:“宝贝,请你把这些沙包送到篮子里好吗?”“好的。”李小陶迅速将沙包放到了篮子中。几天后的晨间活动时,我发现那几个沙包还是原封不动地躺在篮子里。孩子们似乎对沙包游戏不是很感兴趣。于是我邀请圆圆和我一起玩起扔沙包游戏,比一比谁扔得远。一下子又将孩子们吸引了过来。他们都想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接下来的几天,我发现孩子们都争着玩起了沙包。
二、 思路
沙包是我国一项民间传统的游戏,男孩和女孩混在一起玩,是一项团结合作的活动。与大多民间游戏一样,丢沙包由来已久,最早源于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用石头等硬物击打猎物,丢沙包就是这种打仗石头活动的变种。丢沙包曾经风靡全中国,80年代至90年代达到鼎盛,成为一代人不可磨灭的美好童年记忆。20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发展和娱乐方式的增多,丢沙包这种游戏逐渐淡出孩子们的视线,但是还是常见的活动。用碎布及针线缝成、用细沙塞满的沙包是用作武器“投杀”对方的。在规定场地内前后各一名投手用沙包投击对方,被击中者就罚下场,若被对方接住,则此人可以增加“一条命”,或者让一个本已“阵亡”的战友重新上场。此游戏不仅能锻炼小肌肉,还能训练手眼的协调,培养反应能力,能够训练个体的敏捷性。传统的民间游戏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像这种沙包游戏就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玩的一种。它所使用的材料非常方便,价廉物美。它的玩法多样,趣味盎然又其乐无穷。我尝试开展了“玩沙包”系列游戏活动,希望通过活动让孩子在玩中乐,乐中学,同时也能希望民间游戏焕发新的魅力,伴随着一代代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 建模
四、 目标
1. 锻炼幼儿手腕的控制能力,引导幼儿探索沙包的多种玩法。
2. 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五、 探究
1. 沙包什么样?
幼儿与沙包进行互动,通过摸摸、看看、玩玩了解沙包的构成。
2. 沙包怎样玩?
(1) 幼儿分组讨论、尝试沙包的玩法。(扔沙包、顶沙包、夹包跳等)
(2) 游戏初体验。
——幼儿自由玩沙包,教师观察指导。
——请个别幼儿说一说是怎样玩的。让幼儿讲述。
——引导幼儿说说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者遇到的困难。
游戏中发现的问题:沙包顶在头上老师滑落下来;扔沙包时距离掌控不好,有时太远有时太近……
——幼儿讨论,总结经验。
顶沙包时,可以将沙包放在头顶中央比较平坦的地方,可以让沙包更加稳固不容易滑落。扔沙包时可以画一条起点线,这样可以很好区分远近……
(3) 幼儿再次尝试玩沙包。
——幼儿再次尝试沙包游戏。
——引导幼儿游戏过程中注意安全,讨论游戏规则。
——鼓励幼儿创造沙包的更多种玩法。教师进行个别指导。(踢沙包、夹包螃蟹走、炸碉堡等)
3. 游戏创新:“打龙尾”游戏
(1) 游戏规则
——幼儿与投掷手间隔一定距离面对面站立,投掷手拿沙包朝对面幼儿投掷,被沙包打到者下场休息。
——“盾牌”幼儿被沙包击中无效,而且可以将沙包捡起扔回给投掷手。其他幼儿在躲闪中不能脱离队伍。
——沙包只能击向幼儿腿部,其他部位无效。
(2) 游戏玩法
幼儿与场地上画一个直径5—8米的圆(方形场地也可)。选择一名幼儿为投掷手(打“龙尾”者),排头的一名幼儿为“龙头”,后面的人抓住前面的人的衣服充当“龙”,排尾为“龙尾”。“龙”在场内自由活动,后面的幼儿抓住前面幼儿的衣服不能松手,打“龙尾”者左右跑动用沙包击打“龙尾”,如果“龙尾”被击中时淘汰,再由“龙头”作“龙尾”,继续游戏。投掷者依次击中全部幼儿后,最先下场休息的幼儿充当投掷手,前一轮投掷手带领其他幼儿继续游戏。(“龙头”看到“龙尾”跑不动了,就原地蹲下,后面的“龙身”和“龙尾”一起蹲下。捉“龙尾”者看到“龙尾”蹲下来,就不能再捉了。)
(3) 游戏延伸
继续探究沙包的不同玩法,使游戏更具有挑战性。
六、 游戏儿歌
打龙尾
我要吃龙头,龙头有个角。
我要吃龙中,中间有个刺。
我要吃龙尾,一拖拖你到水底。
七、 收获
通过一段时间的沙包游戏活动,孩子们不仅探索出沙包的多种玩法,而且体验到了运动的乐趣。活动时,孩子们运用不同方式去运动、去创造,他们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孩子们在活动中锻炼了上下肢的肌肉,投掷、跳跃、平衡等能力得到了发展,身体敏捷性、平衡性都有所提高。
八、 反思
沙包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器具之一,它体积小,携带方便而且耐玩,《指南》在大班的健康领域中有提出学习用脚背托沙包和学习顶、扔物体的技能,所以我设计了关于玩沙包的一系列活动。本次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一物多玩”,尝试用同一种体育器械进行多种的游戏玩法,发展幼儿的不同能力。
在活动形式上,我们采用了以“幼儿自主玩”的方法,为幼儿提供了充分活动的机会,满足了幼儿身体运动和心情愉快的需要,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分享交流中,我们积极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并演示自己的玩法,让幼儿在交流中学习体验到“一物多玩”的乐趣。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多采用比赛的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活动中培养了幼儿同伴间的合作意识、幼儿的团队精神并带来竞争的快乐。
沙包游戏中,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还属“打龙尾”。这个游戏对于大班的幼儿而言难度适中,游戏规则和游戏器材幼儿都容易掌握。只是在游戏初期,幼儿对儿歌和游戏玩法不熟悉,有点无所适从。经过多次的游戏,幼儿对于儿歌以及游戏的玩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游戏中幼儿很多时候都在奔跑,所以我们引导幼儿之间要跟紧,要躲闪,避免与他人发生碰撞。“打龙尾”是一个集体游戏,需要幼儿之间的密切合作。此游戏既锻炼了幼儿的反应能力,又培养了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幼儿很喜欢参与这个游戏活动。
九、 记录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