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寻找“领头羊”

第2章 寻找“领头羊”

几十年来,山泉村从云端坠入谷底,曾经的样板村、先进村变成了落后村、问题村。这种反差既点燃了村民们的不满情绪,也引起了周庄镇党委的高度重视。镇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商讨如何解决山泉村这个棘手问题,并最终形成共识:该村落后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症结在于村领导班子出了偏差,尤其是没有一位好的“当家人”“领头羊”。上梁不正下梁歪,要尽快改变山泉村的窘况,就必须要选出一位愿意奉献、真正为民的村领导。

思路有了,但如何落地却是更大的挑战。镇党委考虑到,现任村两委班子把持山泉村多年,已形成固定的利益集团,更有甚者,还可能滋生出了根深蒂固的派系势力,若处理不好,极容易引发恶性事件。这又要求镇党委必须谨慎行事,不能轻举妄动。

好在没多久,一个时机悄然来临。

2006年,山泉村老书记即将到退休年龄,2007年又恰值村两委换届年,镇党委研究后,觉得这是一个大好机会,决定趁此一举调整村两委班子,并当场部署了物色接班人的工作。

然而,令众人没料到的是,镇党委的决议不胫而走。老书记听闻甚是着急,即刻找来村主任商量。几人一拍即合,紧接着开始紧锣密鼓地谋划对策。对镇党委的意向人选,他们费尽心机地分头去做工作,不断吹风劝说,将村内现存问题无限放大,大肆渲染接任后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令对方心生怯意,加之多数人本就对村务工作并不热心,如此几番后,果真无人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

眼见其他村的候选人都已陆续落实,而山泉村仍旧悬而未定,镇党委不禁有些焦头烂额。在这个节骨眼上,胜券在握的老书记闲庭信步地来到镇里,找到党委领导。他首先作了严肃的自我检讨,对自己在任时的所作所为进行深刻剖析,对山泉村由盛转衰的残酷事实深表痛心,紧接着郑重表态,自己今后一定会改进作风、踏实工作,带领村民齐心协力改变山泉村落后的面貌,希望镇党委能再给他一次机会,续任村书记,将功补过。

那天,镇党委临时召开会议讨论,场面十分激烈。有人认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鉴于以前的表现,老书记的保证不能够轻信,否则就是对村里的老百姓不负责任;而有人则提出,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老书记既然坦白地承认了不足,说明愿意改过自新,应当给他这个机会,人心总是向善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着,僵持不下。

商讨许久,会议定了调子,无论是从工作态度还是业务能力上来说,原则上不应该再留任老书记。但目前的情况比较特殊,眼下确实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选,如若从现任班子里随意挑人换上,说不定会造成布袋换麻袋——一代不如一代的情况,那样会更难收场。当前形势,只能做权宜之计,暂时同意老书记的请求。

会后,镇党委一位领导受命找老书记谈话,传达了会议决议,并再三叮嘱对方,一定要彻头彻脑转变作风,将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作为今后的头等大事,万不能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村民的期待。老书记连连点头称是,当即信誓旦旦地作了保证。

老书记意气风发地回村后,立即召开全体村民大会,煞有介事地宣布:“前一段时期,村委的工作思路和方向可能出现了一些纰漏,导致工作重点不太明确,工作成绩不太突出,给大家造成了一些困扰。我也了解到,有些人还为此到镇里去上访反映情况,具体是谁我就不明说了。不过要肯定,这是好事,我们的工作应该接受大家的监督。针对这个现象,镇党委也专门找我谈话,要求村委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村民的心声动态和诉求,尽全力给予解决。同时,镇领导们也再三强调,凡事都要守规矩、按程序,不能再把矛盾越级上交。所以,今后大家如果有什么意见建议,可以直接到村委反映,我们一定认真听取改进。我也向大家承诺,今后村委一定做到手上抓牢工作,心里装满乡亲,脚下马不停蹄,带领大家共同发家致富。”

这一番意蕴丰富的宣言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老实巴交的村民们看到老书记慷慨激昂的表态,欣喜相望,均以为村领导已决意改变,纷纷沉浸在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中。希望点燃后,民怨也随之冷却下来,山泉村的村民们以千百年来所秉持的纯朴善良,满心期待着村委承诺后的变化与作为。

孰料,一段时间后,大家失望地发现,村庄并没有改变原先的发展轨迹,村委也丝毫没有改头换面的实际举措,反而变本加厉。之前那些令人振奋的承诺就像阳光下五光十色的泡泡,看起来光鲜亮丽,却转眼就烟消云散。

2008年,由于村委的不作为、乱作为,导致在征地补偿过程中村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害,村内矛盾急剧激化。村民们忍无可忍,再次爆发了来势汹汹的上访潮。大家频繁组团前往镇里诉苦,声讨村领导班子。

接连几次下来,山泉村持续民怨沸腾、群情激愤的状态似一把灼灼烈火,让镇党委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了解原委后,镇领导下定决心,必须排除万难,立刻更换班子,不能再拖下去了。

按照镇党委的安排,由时任分管工业的副镇长胡仁祥负责物色山泉村新的村书记人选工作。

胡仁祥在镇里工作多年,对山泉村的情况了如指掌。他非常明白,如今的山泉村形势严峻,要选出一位被村民们认可,并且有能力扭转颓势的村书记,难度无异于蜀道登天。

这日,胡仁祥又坐在办公室,反复翻看着几位初筛出的村书记候选人资料,却始终感觉不甚合适。正苦闷间,一阵紧促的敲门声骤雨般响起,未等应答,只见十余位怒气冲冲的村民们鱼贯而入,个个面现愠色。

胡仁祥太熟悉这种场景了。他置笔起身,苦笑着把众人引到隔壁会议室。刚坐下来,村民们便你一言我一语,竹筒倒豆子似的捅开了话题。

山泉村旧照

一位村民义愤填膺地说:“胡镇长,你是不知道,现在村里的干部,生活可不要太滋润。我们专门观察过,他们每天上午八点多到办公室,屁股还没坐热就去对面的面馆吃东西,然后回办公室喝茶,再给某个企业老板打电话,让他们安排午饭。吃完午饭又到澡堂洗澡、打牌、搓麻将,然后再找个老板安排晚上喝酒,一醉方休。这哪是村干部,简直是土皇帝嘛。”

一人接着道:“现在村里老一辈流传着一句话,叫‘七大队,吃光了’,村子都被他们败坏掉了。”

另一位村民愤懑地敲着桌子说:“还有,现在村里的厂子都转制了,连土地也出让了,按理说应该有不少收入,但钱到哪里去了?没人知道,村里实际上就是个空壳子。”

“村委完全搞的是家天下那套,大事小事全都暗箱操作,就被那么七八个人攥在手里。账目从来不公开,财务向来不见底,公款吃喝,公车私用更是家常便饭。恳请镇领导严查,这帮村干部的屁股底下没有屎才怪呢!”

“现在村领导个个富得流油,每人专门配了一辆车,走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可怜了我们这些老百姓,有的人连吃饭都要精打细算,还有人生病了也不敢去医院,凭什么生活的差距这么大?”

“我们强烈要求改选村班子,撤换村领导,选出我们信得过的村干部和村班子!”

“对,换人!换人!”

一语未平,一言又起。村民们的怒意化成波涛汹涌的巨浪,铺天盖地向胡仁祥袭来。面对情绪激动的村民,胡仁祥静静地听着,未置一词。

这种情况,他早习以为常。近几个月来,村民们集中上访已成为常态,有时几人,有时十几人,有时几十人,反映的问题各异,但落脚点却出奇一致:更换村委领导。

刚开始时,受村民情绪的感染,胡仁祥也时常怒气横生,不过几次下来,他心里平静了许多。但冷静并不等于冷漠,他内心依然沉痛无比。之所以选择安静地当一名听众,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动怒毫无意义,只有尽快找到合适的村书记接班人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村民们的问题。

很快,村民们七嘴八舌地发完牢骚,将话语权还给胡仁祥,等着他的回复。

胡仁祥叹口气,诚恳地和村民们掏了底:“不瞒大家说,村里的情况镇党委已经清楚地掌握了,陆钢书记十分重视,开了许多次会,专门讨论这个问题。但关键是,目前我们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呐。镇党委的心理预期很明确,这位新任的村书记既要有相当突出的管理能力,又要熟悉村里的情况,最重要的,是要对村子有感情,否则随意换个人,也是治标不治本,很难改变现状。我和大家说实话,现在问题就卡在这里。我们也正在努力寻找,一旦有合适人选,我向大家保证,立马调换村书记。”

听到胡仁祥这番推心置腹的话,村民们感觉到镇党委确实上心了,不好再多说什么,现场也逐渐安静下来。

一位村民想了想,开口道:“胡镇长,不瞒你说,其实我们私下也在讨论新书记的人选。”他停下来看看大家,又接着说,“要说合适的人选,也不是完全没有,关键还是要看镇里愿不愿意动真格,能不能下狠心。”

“噢?”胡仁祥面现喜色,立刻来了兴致,迫不及待地问,“你们有人选了?快说说看,是谁?”

村民耸耸肩,亮开底牌:“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他就是从山泉村走出去的李全兴,李总。”

在周庄镇乃至整个江阴市甚至无锡市里,李全兴都是较有名气的人物。他是万事兴集团的董事长,也是远近闻名的企业家和亿万富翁。

“李全兴?”胡仁祥颇觉惊诧,似乎有些意外。

这位村民见状,以为对方不了解情况,便解释道:“胡镇长,我是赵家浜村的,和李总一个村子。我们关系一直很好,我有事没事也会到他的公司去坐坐。李总对乡亲们很热心,逢年过节都会回来看望老人和困难人家,既送钱又送物,在我们村里的口碑和人缘特别好。镇领导不是要找德才兼备还要对村子有感情的人吗?我认为他就是。”讲到激动处,村民一根根掰着手指头数道,“你看,他能经营好那么大的集团,管理能力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他对村里人的关心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德能品行也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他是村里人,对村子也有感情基础,不正符合要求吗?”

胡仁祥闷不做声,脑中快速地盘算思考着。村民停了停,见对方没有反应,又接着说:“胡镇长,我们其实很早就和他提起过这事,希望他能回村带大家打个翻身仗,但你也知道,他毕竟还有万事兴集团那一大摊子,精力有限,所以当时委婉拒绝了。这是人之常情,我们不好勉强,也能理解。可你看看现在,村委那帮‘畜生’简直就是蛀虫、祸害,把村里弄得乌七八糟,我们实在没有办法,都快活不下去了。现在除了李总,真的没人能拯救村子了。”说着,村民的声音竟有些哽咽,“但我们人微言轻,知道自己说话分量不够,不敢也不好意思去对李总提要求,所以我们商量来商量去,还是希望镇党委能替我们做主,出面邀请李总回村主持工作。如果李总回来了,那我们心里就有底了。”

“是啊,是啊,你们一定要把李总请回来呀。”村民们异口同声地附和着。

胡仁祥的眼神飞速掠过村民们沧桑的面庞,听着他们热切的呼声,陷入了沉思。

其实,村民们并不知晓,在前两年,镇党委就已将李全兴列为新书记的第一人选,还专门找他谈过话,希望他能够回村力挽狂澜,但被他以集团发展正处于关键期为由回绝掉了,坚决不留商量的余地。再到后来,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胡仁祥望着村民们目光中流露的企盼,实在不忍心打破大家这份美好期待,便没有告诉他们这些插曲,只是郑重地表态:“大家的心愿我知道了,但这事不是我能做主的。不过我向大家保证,会尽快向陆书记反映。请大家相信镇党委,一定会圆满解决这件事。时间也不早了,你们先回去吧,一旦有消息,我会立刻告诉大家。”

村民们点点头,齐齐向胡仁祥表示感谢后,陆续离开了。

 

时已入秋,周庄镇处处弥漫着桂花的香气,在柔和晚风的扶送下,吹进了一间半敞着窗的屋内。

街上已华灯初上,房间里亦灯火通明。胡仁祥正伏案在办公桌前,一页页翻阅着搜集的李全兴资料,边看边记边想。直至夜色更浓时,他才直起身子走到窗前,眺望着空中的黑云,若有所思。

次日晨,胡仁祥就向陆钢作了汇报。

陆钢了解到情况,颇有顾虑地说:“李全兴这个人是不错,我也一直很看好他。可是以前找他谈这事的时候,他拒绝得很干脆,现在又去找他,是不是不太合适?”

胡仁祥笑道:“陆书记,此一时非彼一时,我们没有退路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你也知道,最近这段时间,山泉村的村民上访频率剧增,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呀,它是给我们发出的预警信号。依我看,那个村子现在就是个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轰’一声,卷起漫天尘烟。有能力拆除这个炸弹的,除了李全兴,我想来想去也确实没有其他人了。而且,退一步说,这都两年过去了,保不准他的想法有变呢?”

陆钢觉得胡仁祥分析在理,嘱咐道:“那先这样,你尽快去探一下他的口风,争取做通思想工作。如果他能答应,那最好。”随后又感叹道,“我还是觉得难啊。”

胡仁祥点点头:“好,我立刻去落实。不过,还有个问题摆在面前,我们不得不提前考虑清楚。”

陆钢问:“什么问题?”

胡仁祥苦笑着说:“我昨天翻看资料才猛然发现,李全兴竟然不是党员。那么按照规定,他就不能当村书记。”

“啊?”陆钢始料未及,“这倒是个大问题。”他闷头琢磨了一会儿,很快语气轻松道,“也不难,既然不能当村书记,那就先干村主任,一样可以主持工作,党委给授权就可以。眼下最主要的,还是要看李全兴的个人态度,究竟愿不愿意回村去大干一场。”

胡仁祥站起来,干脆利索地回道:“交给我,我去找他谈。”

离开前,陆钢再次嘱咐:“越快越好!”

胡仁祥担任领导干部多年,深知谈话是讲究技巧的,但该如何去和李全兴谈?鉴于山泉村刻不容缓的紧迫形势,他没有时间再去细细研磨一个完美方案。当天下午,他便约李全兴在一个休闲茶馆见面。

两人虽谈不上有多熟悉,但也算相识多年。简单的寒暄后,胡仁祥便饶有兴致地问起了万事兴集团当前的发展状况及未来规划。

李全兴对这次突来之约十分好奇,知道一定有事相谈。但对方毕竟是镇领导,既然不主动提,自己也不便冒昧去问,只好对胡仁祥的提问一一作了详细回答,并对镇领导的关心表示感谢。

按照预定节奏,胡仁祥大致了解了集团近况后,随即把话题引向山泉村,将村民生活窘迫不满、近期频繁上访、痛诉村委劣行、请求更换村领导等事如实相告。

“太不像话了!”李全兴听得火冒三丈,握紧拳头愤愤地说,“我以前也有所了解,只是没想到现在越来越过分,简直无法无天了!”

村庄旧貌

胡仁祥见对方情绪已到,趁势劝道:“李总,我实话和你说,民意至此,镇党委早已决意要撤换现任村领导,但问题是新的村领导人选迟迟无法落地。昨天傍晚,我又接待了一批上访村民,大家向我吐露了心里话。其实,大家对你的呼声很高,都希望你能回村带着大家一起干,大伙相信你。当时聊到这事,许多乡亲的眼眶都红了。”他随意摆弄了一下茶杯,又补充道,“当然,镇党委也是这个意思。现在除了你,没有人能破这个局了。”

“回村?”李全兴虽觉意外,但经过两年前的那次谈话,潜意识里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他面色凝重地摇摇头道:“ 胡镇长,虽然对村里的情况我真的很痛心,也非常感谢领导和乡亲们的信任,但这事恐怕不行。现在集团正准备上市,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有一大堆事务等着我处理,我精力实在顾不过来。再者说,我都离开村里二十多年了,回去的次数也不多,其实对村务并不熟悉。”

胡仁祥见李全兴毫不避讳地亮明想法,心中“咯噔”一下,心有不甘地争取道:“你先别急着表态,考虑考虑再说。”

这次,李全兴回答得更干脆:“胡镇长,我确实走不开,就不考虑了。”稍停片刻,又道,“我知道,现在乡亲们的日子确实不乐观。如果镇领导觉得有这个必要,我愿意捐资一千万,专门给村里修路,建一些基础设施,改善大家的生活环境,也算我为村里作一些贡献吧。”

胡仁祥满腹心思地摇摇头,略显消沉地说:“这不是钱的事。”

李全兴也沉默下来,闷头抽着烟。

第一次谈话,胡仁祥虽然结结实实碰了壁,但他并没有放弃,李全兴言语中流露出的炙热感情让他还保留着一丝希望。他暗自鼓劲,一定要有“三顾茅庐”的执着和“精诚所至”的恒心,用最大的诚意去感动对方、说服对方。他也相信,重情重义、为人正直的李全兴,一定会作出对山泉村来说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抉择。

回到镇里,他步履匆匆迈进书记室,向陆钢作了汇报。

 

对于李全兴再次断然回绝,陆钢似乎并不意外。他靠在椅背上,抿一小口茶,将茶杯轻轻放回桌面,平静地说:“将心比心,李全兴的顾虑和苦衷我都能理解,也应当理解。毕竟万事兴集团凝聚了他几十年的心血,我觉得换作谁都会做这样的决定。但话又说回来,我们作为镇领导,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从大局讲,现在全市全镇新农村建设都进行得如火如荼,只有山泉村还是死水一潭,毫无起色,这与上级政策要求不符;从小处说,村里几千名老百姓的生活还不尽如人意,不满和牢骚的声音越来越大,这与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初衷也相违背。所以我们不能也没有资格轻言放弃,还是要积极争取说服李全兴回村工作,让山泉村起死回生,这既是对老百姓负责,也是对组织负责。”

胡仁祥听得神情严肃,认可道:“是的,于情于理、于公于私我们都要全力把这事办成。我想过了,这次算是预热,先让李全兴好好消化一下,过两天我再找他谈谈。”

陆钢微笑着摆摆手说:“你暂时不要找他了,我想到一个更合适的人。”说完,他抓起手边电话,拨通一组号码,“请你来一下。”

胡仁祥不解地望着陆钢,问:“是谁?”陆钢笑笑,并未回答。

很快,敲门声响起,门被推开,时任镇党委组织委员的钱丽英走了进来。

陆钢请胡仁祥重新扼要地介绍了同李全兴初次沟通的情况后,言语恳切地说:“钱委员,你是分管组织工作的,平日里和李全兴接触多,也算熟络,所以我思来想去,还是请你代表镇党委再找他谈一次话,做做他的工作。请务必转告他,镇党委知道并理解他的顾虑与苦衷,但他回村工作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希望他能胸怀大局,以造福村民为重。”

“原来是这样。”钱丽英微微点头道,“据我了解,他的集团近期是有上市计划。”她深吸一口气,“这事的确挺有难度,不过请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