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从泪花中看到希望
李全兴决定出击实属被迫无奈。他扔下集团、满怀热情地回到村里,领受着他人不理解的目光,付出了真金白银的代价,绝不能把宝贵时间消耗在与前任利益集团无意义、无休止的撕扯中。更为关键的是,在这段时间的接触碰撞中,他基本洞悉了现阶段的形势,亦有了一定的把握。
既然采取行动,那就要稳准狠,争取一招制胜。酝酿之下,李全兴决定以兴建办公大楼为切入点。
翌日,李全兴组织召开了上任后的第一次村委会议。即将开始前,老书记晃晃悠悠踩着点走进来,安然自得地找位子坐下。
李全兴并没受到干扰,而是选择无视,淡然地翻开笔记本,开口道:“今天是我上任后第一次召集大家开会,只有一项议题,那就是要不要盖新办公大楼?在大家表态前,我先说说自己的想法。我长期在外办企业,对村里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但这几天,通过查阅账目和调研,我不仅了解了,而且十分震惊。”他的目光逐一扫过在场的人,略显激动地说,“一是震惊村民们竟然对村干部的意见如此大,动不动就以‘畜生’相称。我在外闯荡几十年,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惨不忍睹的干群关系,令人痛心。二是村里每年收入上千万元,如今却背负着巨额债务,家底被掏空,集体经济不堪重负,那么收入的这些钱究竟到哪里去了?让人疑心。三是村里的父老乡亲们整体生活水平低下,有的人还在为吃饭看病发愁。在这种情况下,村委却要花1300万元巨资兴建办公大楼,这让乡亲们怎么可能不愤慨、不抗议呢?使人闹心。这三点都是我的真实感受。现在我留五分钟时间,请大家细细想想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起码我个人觉得,以目前村委的所作所为,我们没资格,也没脸面盖这个楼。”
这番措辞严厉、毫不留情的发言直抵每位村干部的心灵深处,会场鸦雀无声,有的村干部涨红着脸,额上渗出汗珠。
虽然仅五分钟,但在气氛严肃的会场中,时间概念被无限放大。李全兴谨慎地环视会场,眼神追到谁,谁便把头埋下,像是一种默契。当他看向老书记时,对方干脆把头转向一边,心不在焉地望着窗外。
空寂的时间在一片阒静中流逝。李全兴准时开口:“时间到!不知大家想得怎么样了?”
没人接话。现场气氛依旧和室外的空气一般,冰凉生硬。但对李全兴来说,冷场,就是最好的结果。
他顿时信心倍增,缓和语气道:“我知道,村委之前有之前的考虑,你们作出这个决定,一定是想向村民表示,村干部将以全新面貌展现在大家面前。实话说,我也认为村委的形象要改变,而且必须改变。所以,我提议取折中方案,停止兴建办公大楼,调整为改造现有办公楼。至于预算,我估算过,完全可以压缩在350万元以内。大家觉得怎么样?”他稍微停了停,脑中快速思索着。此时自己势单力薄,若强行发扬民主,恐怕老书记等人会掀起波澜,场面易失控,便当机立断道:“现在就表决,同意的请举手!”说完,率先把手高高举起。
一阵难熬的死寂再次蔓延开来。许久,没人附议,甚至没人抬头,除了老书记的脑袋还朝向窗外。李全兴的手臂像无垠海面中形只影单的灯塔,肃穆威严又备显孤冷。他的韧劲蹦了出来,这是他的斗争,他要奋战到底。他横下心,将手一直高举,耐心等待着。有人察觉异样抬起头,很快又低下。
谁都知道,这风平浪静之下,暗涌着滔天巨浪。
一段艰难的对峙后,李全兴的坚持有了效果,大家察觉到他誓死战斗到底的决心和毅力。为了逃脱这令人煎熬的拉锯战,一人终于举棋不定地抬起手。见有人带头,很快,另一人也跟着举手。片刻间,形势就发生了急剧逆转。当高富兴也犹犹豫豫地举手后,全场目光都集中到唯一没有举手的老书记身上。
虽然老书记已卸任,但他此刻仍真实地坐在会场。李全兴还是以尊敬的口吻问:“老书记,既然你都来了,不妨也表个态?”
老书记眼见如此,深知大势已去,叹口气,垂下了头。
李全兴笑意掠过,布置道:“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既然全票通过,那我们就按这个方案办。马上要过年了,事不宜迟,我们明天就动工。我已提前考察好,新的农贸市场二楼有几间空房子。改造的这段时间,我们就搬到那里去办公,大家看怎么样?”
这次,现场很快达成一致。
说干就干,搬迁工作立刻启动,两天后,村两委人员就全部挪到农贸市场二楼。
老书记也跟着搬了过去,挑选了一间朝阳的大房间。
次日刚上班,大家屁股还没有坐热,就接到办公室的紧急通知:十分钟后,召开村委会。
当大家莫名其妙地坐在会议室里低声私议时,有敏感的人嗅出,和三天前那次会议相比,这次气氛似乎不一样了。
李全兴准点走进会议室,没有开场白,也没有寒暄。他沉着脸,气势逼人,见大家已到齐,坐下便直言:“我上任村主任已经一个多礼拜了,看了不少,想了不少,经历了不少,现在有些话不得不说。你们都知道,我有自己的集团和事业,生活本来很光灿,但仍然义无反顾地回到村里,这不是一时冲动,更不是为了好玩,只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山泉人,对村子有感情,对村民有感情,希望村子能变好,仅此而已。镇里几位领导找我谈话和就职讲话时,我都说过,我有信心也有决心,要在五年内改变山泉村的落后面貌,我是带着满腔赤诚热血回来建设新农村的,我做好了吃苦受难的心理准备。但让我寒心的是,你们竟然用这种龌龊不入流的手段来对付我。作为新上任的村主任,我居然没有办公的地方,还要自己去找,挤在角落里办公。我去食堂吃饭,你们把所有位子都占满,把所有菜都吃掉,只剩下汤汤水水。但没关系,你们都看到了,我即使每天吃剩饭剩菜,依然有滋有味。我很清楚你们的想法,大家都年纪不小了,碍于脸面,我不点破。今天,我把话撂在这儿,我回村是做事情的,不是为了和你们玩心眼。陆钢书记已经明确表态,由我负责村里的全面工作,你们不可能阻止我。”
李全兴有意扫过老书记,见对方正闭着眼,面部肌肉偶尔跳动,抱臂跷着二郎腿,知道他是听进去了。
李全兴继续加码:“今天再次召集大家开会,我就是要把态度亮明了。为什么要让大家从老楼里搬出来,不仅仅是因为装修改造的需要,我告诉你们,这叫清场。等那边装修好后,谁能搬进去,谁没有资格搬回去,包括谁坐哪间办公室,都由我统一分配,你们任何人不要再白费心机瞎折腾。我这个人做事光明磊落,欢迎大家监督,以后对我有任何意见,可以公开提出,或者到镇上投诉,都没问题。但是现在,你们要配合我,我们共同把事情做好,把村子管理好,让山泉村振兴起来,让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我们要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带领山泉村走在前面。”说到最后,他站起身,高声道,“有决心、有意愿和我一起干的,我既往不咎,大家今后互相扶持;不愿意或不屑与我李全兴为伍的,我也决不挽留,你们把辞职报告交上来,各自走好。”语毕,他潇洒地转身离开会议室,甩下一句,“散会!”
李全兴走后,会场仿佛被定格了时间,大家面面相觑,许久没有一丝动静。
令李全兴欣慰的是,这次猛烈的出击收获颇丰。当天下午,老书记就知趣地搬离了办公室,从村委彻底消失。随后几天,另有几人各怀心思,先后退出村委班子。余下的村干部则规矩许多,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再见到李全兴时,开始恭恭敬敬地打招呼了。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李全兴根据实际开展工作的需要,对村委班子成员进行了增补。
人变了,事情就顺了;班子变了,村里各项工作也能正常运转了。
改造后的村委办公楼
乘着这个势头,李全兴一鼓作气,接连出击,整肃村干部的作风。不多久,村干部的工作模式便从以往“上午报个到,下午难找到”改为“提前上班、坚持坐班、推迟下班”,并且为了方便村民办事,李全兴还要求村干部周末无特殊情况必须正常上班,并实行24小时不关机的全天候工作制,此举深受村民的好评与赞赏。
俗话说,河有两岸,币有两面。李全兴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让村民们察觉出了变化,并对村委萌生出罕见的期待。但同时,这些措施自然也会危及到特定群体的既得利益。他们开始担惊受怕,对李全兴充满怨恨,想方设法予以阻拦、破坏。
这天上午,李全兴刚迈进办公室坐定,一个身影就跟着闪了进来。
李全兴定睛看去,原来是本村的包工头。他当即想起一事,顿时警觉起来,但还是不露声色地问:“这么早,有什么事吗?”
包工头置若罔闻,只是叼着香烟四处巡睃,最后目光落在李全兴身上,上下打量,接着一屁股坐到沙发上,蛮横地开口:“村委还欠我五百万工程款,我现在急着用钱,你赶快拿给我。”
李全兴双眉紧蹙,沉下气问:“哪项工程?什么工程款?”
包工头狠狠吸口烟,吐出一大团烟雾,将烟灰掸在地上,不屑地说:“你别问那么多,赶紧把钱给我。”
李全兴恼火了,猛地提高语调:“胡说八道,村里的账目我都看过了,该给你的钱早就给你了,而且是给多不是给少了。就你做的那些工程,没有一个程序合规,全是暗箱操作,要追究起来,都是违规违法的!”
“你放屁!”包工头像是被扔了个炮仗,当场跳起来,用手指着李全兴大骂道,“你才当几天村主任,竟敢这样和我说话!你算老几!我警告你,你今天不把钱给我,我马上找人把村委会铲平了!”
“你敢!”李全兴也拍案而起,怒喝道,“我也警告你,只要我在这一天,就决不允许你再胡作非为,恶意侵占村里资产。”他再次猛力拍响桌子,大声吼道,“这几天,我就坐在这儿,等你带人过来,我倒要看看你胆子有多大!”
包工头被镇住了,瞪大眼睛,愤愤地闭上嘴巴,站在原地大口抽着烟。
李全兴略微平息下怒火,坐下来趁机开导:“你也是山泉村的人,没有人强求你去回报村子,但起码做人的良知和对家乡的感情总要有吧?我说过好多次,我回村是带大家向前看的,不会去翻旧账。可如果你坚持这样胡搅蛮缠,那我只能请人把以前的工程项目全部审计一遍。我把话扔在这儿,如果确实发现拖欠,我私人掏腰包给你全额补上,但如果发现违法犯罪的确凿证据,不管涉及谁,该抓的抓,该判的判,绝不姑息。”
听李全兴这样说,包工头彻底下来,冷嗤了一声,将半截香烟扔地上用脚狠狠踩灭,灰溜溜地出了门。
那几日,李全兴丝毫没有空闲,除了包工头,还有接二连三的麻烦事找上门来,扯皮的、闹事的、要钱的、调解的、告状的、诉苦的……让他应接不暇。村民登门,他自然欢迎,只是眼看每日大把时间都被这些琐事消耗,而其他人却清闲悠哉,他甚为不解。直到偶然间听村民谈起,他才得知实情。原来,但凡村民有事前来,那些村干部都会以“我们做不了主,你去找李主任”为由搪塞过去,将事情全数甩给他。
李全兴意识到,现在的村干部虽然面上与他保持一致,但其实貌合神离,班子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凝聚力。他琢磨着,必须要尽快把大家聚拢起来,把组织力量真正发挥出来,否则仅靠自己单枪匹马,很容易被繁杂的事务湮没,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一只强有力的团队配合,他对村民许下的承诺不可能落地现实。
眼看离除夕还有不到十天,李全兴决定给班子成员来一次精神的洗礼。参照万事兴集团春节慰问退休老同志的形式,他计划带领村委班子走访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既是真心实意送关心、送温暖,也想借此机会缓和干群矛盾,同时昭示,村委已别于往昔,现在的班子,拥有一支真心为民、真抓实干的服务队伍。
村里没有大车,李全兴就从万事兴集团调了一辆考斯特,当天一早,拉着十几个村干部风风火火出发了,按照预先筛选排定的名单挨家挨户跑。事先,李全兴专门叮嘱,不要提前通知,这样的慰问才真实。
然而一路下来,所见所闻却与李全兴的预期大相径庭。各位老人面对突至登门拜访的村干部,表情平平淡淡,如出一辙,丝毫没有半点激动和兴奋,仿佛只是在街口偶遇几位陌生人。村干部也波澜不惊,习以为常,应付式地聊上几句,便不再开口,几乎全程都是李全兴费心引导着话题。
这种冷若冰霜式的慰问让李全兴的热情骤然降温,情绪也变得有些沉重。
很快,一行人来到最后一站赵家浜村,这是李全兴童年所在地,相对于前几个村,李全兴要更熟悉些,相对也有更高的期待。
这一站看望的是位老党员,叫李永兴。李全兴从小就认识他。
木门虚掩着。李全兴轻轻推开门,就看到李永兴正闭目养神,斜靠在院子里晒太阳。听到声音,老人慢慢睁开眼,脸上写满意外和疑惑,手撑着躺椅费劲地坐起来。
李全兴快步上前拉住那双苍老干瘪的手,热情地问候着:“李大爷,我是赵家浜的李全兴,马上过年了,村委来看望你了。”
“村委?”李永兴不可思议地瞪大眼睛,嘴唇嗫嚅着,双手紧紧握住李全兴。
李全兴笑道:“是啊!这不是快过年了嘛,村委来慰问你们老党员了。”
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下一秒,老人的两行热泪竟毫无征兆地夺眶而出。他哆哆嗦嗦地说:“这么多年了,村委终于想起我了,我还以为组织都把我忘了。”
李全兴心中一惊,鼻头发酸,宽慰道:“李大爷,你说哪里话,你以前可为村里做了不少贡献,组织怎么会忘记你呢。”
李永兴抹去眼泪,激动地说:“来了好!来了好!你们快进屋坐,我给你们泡茶喝。”说着,他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拉住李全兴就向里屋走。
李全兴急忙拽住他,轻拍手背说:“李大爷,不麻烦啦。我们就是来看看你,给你送点心意,祝你老身体健康。以后如果有什么事,都可以到村委找我们。”
李全兴一番话,又惹得李永兴老泪纵横。
眼看要到饭点,李全兴闲聊几句后,便带着大家告辞离开。老人百般挽留不成,执意要送,站在门口冲众人挥手,一直到转弯不见。
回到考斯特内,一改来时的热热闹闹,每个人都心事重重地各自落座,车里悄然无声。李全兴消化着老人的情绪,同样触动颇深。汽车行驶在颠簸不止的村路上,让人的心情也跟着起伏不定。
李全兴想了想,觉得对村干部来说,这是个教育引导的好时机,便干脆站起来,动情地向大家说:“刚刚的事,我不想做太多描述,你们都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了,这就是我们山泉村老党员现在的处境,这就是老同志们内心的想法。由于我们村委的工作失职,让父老乡亲们生活不易,还要饱受内心煎熬。想到他们,我们有什么脸面每天安安稳稳、舒舒服服地坐在明亮宽敞的办公室里喝茶看报、吹牛聊天?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自诩是人民的公仆?扪心自问,如果他是你们的老父亲,你们会不会也产生‘村干部都是畜生’的念头?”说着,他眼前不禁模糊起来。
听了李全兴这番情至深处的倾诉,大家都垂下头,无人吭声。李全兴擦擦泛红的眼眶,继续道:“不过,刚刚我发现一处细节,倒让我很意外,也让我备感欣慰。在老人家抹眼泪的时候,我看到你们的眼眶也都是红的。这说明你们的良知还在,还有仁慈之心。所以,尽管现在村子遇到了问题,但我不怕,只要大家保持着滚烫的红心,守住做人的底线,我们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就没有跨不过的坎。我再次提出希望,从今天开始,让我们既往不咎,共同携手,团结起来好好为村子、为村民做些事情,我有信心能治理好山泉村,把它建成人人满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说完,李全兴坐回位子上。大家仍沉浸在浓郁的情绪中,尽管没人回复,但刚毅透亮的眼神就是最坚定的表达。车内依旧寂静,李全兴望着窗外破败的农舍、贫瘠的农田、褶皱的农路,心里虽有痛惜现状的淤堵,但更难得有了憧憬明天的畅快。受李全兴话语的感染,每位村干部心中似乎都流淌着一股澎湃的暖流,冲刷着过去,奔腾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