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用心点亮春节
一转眼,李全兴上任村主任已半个多月。这段时间对他来说,内心波动就像坐了过山车一般剧烈,时常令他如坠云端。好在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大型集团的成功治理经验,他很快于迷雾乱象中找准症结所在,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一场春节慰问形式的现场教育,初步将涣散的村领导班子凝聚起来。他的思路很清晰,整肃队伍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接下来就是要在实战中不断磨炼,提高班子的执行力和战斗力。
李全兴始终记得,就职演讲时,村民们空洞无感的眼神,如同一个个黑洞,吞噬着一切光明与梦想,那哀冷的画面让他无法释怀。他知道,对于听惯信誓旦旦满口承诺的村民来说,靠天花乱坠的口头画饼是行不通的,必须要有实打实的行动和成绩。因此,走访慰问结束后,他决定再次行动,带领班子在山泉村正式展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振兴蓝图。
李全兴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在慰问过程中,村民们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之一——出行不便。他听取完班子成员意见,仔细斟酌后,振臂一挥作出决定:修路架灯。
说干就干,他立刻召开分工会,部署春节前最后一项重点工作,要求村委干部全部上阵,将村内所有坑坑洼洼的道路细分成段、责任到人。他伸出手指头,一字一顿地说:“三天,我们只有三天时间。大家要确保将这些道路修补平整,每条路上还要架起路灯,我们要用心点亮山泉村的春节,让乡亲们过个亮堂年。”
现场一片哗然。“三天?这工作量太大了。”李全兴刚提出要求,会场就出现了骚动。不少人面现惊色,觉得不可思议。
一位副书记带头质疑:“李主任,你急切做事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我们安排工作也要考虑实际情况吧。还有不到一个礼拜就过年了,年前村委的任务那么重,你还要求三天内完成,这怎么可能呢?明显不切实际嘛,而且你不知道,那些刁民有多难缠。”
李全兴似乎早有预料,没有正面回应,而是平心静气地问道:“你现在年收入有多少?”
对方一愣,不知道李全兴此问何意,但还是想了想,诚实地说:“具体没算过,估计到手差不多二十多万吧。”
李全兴冷冰冰地点头道:“这就是了。你好好想想,自己的收入是哪儿来的?都是村里发的。那村里的钱是哪儿来的?你以为是镇上或市里给的吗?不是。你们应该知道,我们村级是没有财政拨款的,所以这些钱都是村民们凑出来的。我们山泉村有几千位村民,他们辛辛苦苦,分别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干着不同的活,有的早出晚归,有的含辛茹苦,有的风吹日晒,平均每年也只能赚到三五万的微薄工资,却给你们发二十几万的薪水。他们自己拿的少,给你们的多,你们扪心自问,自己有这样的格局吗?能做到和乡亲们一样吗?如果你说能做到,那可以,你把钱拿出来,我绝对不会再要求你做这些事。但如果做不到,那就请你不要抱怨。乡亲们给我们发钱是雇我们干活的,就连地痞流氓都知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道理,何况我们都是党的干部,思想觉悟应该更高。大家每年领着优厚的俸禄,还有什么理由推三阻四呢?今天正好借这个话头,我明确告诉大家,以后但凡涉及乡亲们切身利益的事,丝毫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紧接着,他又加重语气补充道,“这事我再说一次,三天,只有三天,每个人的任务一定要按时完成。如果你们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立刻向我反映,我来解决。这个春节,我们要让乡亲们有不一样的感受,要让山泉村有不一样的面貌。灯亮起来了,村子就亮起来了,乡亲们的心里也会亮起来。这既是村子的脸面,也是村委的脸面,更是我们在座每个人的脸面。要脸,是作为人最基本的底线。”
这次,尽管还有窃窃私语,但没有人再提反对意见。待李全兴逐一布置完任务,大家就各自忙碌去了。
李全兴回到办公室,还没喝上口热水,一位村干部就怯怯地来找他倾诉:“李主任,刚刚在会上我不方便说,但修路这事,我建议还是要慎重,不是我们不想修,实在是有前车之鉴啊。村委门口那条路,你看到了吧?已经烂得不成样子了,前两年镇里专门拨款,要为我们修这条路,甚至都开始动工了,可两年多过去了,到现在都没有修好。”
村两委布置工作
“噢?”李全兴没想通,放下茶杯,好奇地问,“那条路一共只有几百米长,怎么两年多还修不好呢?”
村干部叹口气:“唉,别提了,许多村民阻止施工,还到现场去闹。”他苦笑一声,描述着当时的尴尬情形,“你都想象不到,也不知谁教的,竟然有村民连夜跑到路头去种菜种树苗,等到第二天修路时,正好要经过那块地,他们就拦在路口,张口要钱,坐地起价。反正各种折腾,路实在是修不下去。”
李全兴还是没弄清个中缘由,疑惑地问:“可是修路毕竟是利村利民的好事,大家都是受益者,为什么要那样做?这中间总得有个道理吧?”
村干部无奈地耸耸肩:“就是没有道理可讲,反正只要和村委有关的事,他们都反对。”
“嗯,我懂了。”这下李全兴听明白了,这是由于长期干群关系紧张,导致有些村民借机发泄不满,他微笑着说,“没关系,从这次开始,我们就要破除魔咒,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我有信心。”
村干部显然并不乐观,但见李全兴决意已定,只好长叹一声,忧心忡忡地离开了。
很快,修路架灯的工作就全面铺开。
按照会议安排,施工过程秉持边推进边沟通的原则。对思想有抵触情绪的村民,村干部及时介入劝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碰到难说话的,则由李全兴亲自出面做工作。
或许是感受到村委真心做事的诚意,或许是缘于李全兴在村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总之,在村干部的努力下,经过几次沟通调解,修路工作顺利完成。目之所及处,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沥青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令人赏心悦目,村内面貌须臾间有了质的提升。望着村民们开心喜悦的神情,村干部相视会心一笑。眼看付出有了回报,大家心中竟泛出一些封存许久的成就感。
然而,顺畅只是短暂的,更大的考验很快来临。在架设路灯时,村干部就遇到了一个棘手问题。
按设计规划,施工队需要拆除一户村民院子的边墙角,但这户人家坚决不同意,还指着赶到现场协调的村干部破口大骂:“你们这帮畜生,平时从来不问我们的事,现在倒要在我家动土,没门!老子坚决不让!”村干部几次好言相劝均无济于事。为了不耽误进度,无奈之下,只好如实告知李全兴。
李全兴老远就听到争执声,赶到现场时,只见已围观了不少村民,户主手握锄头守在墙角,冲着村干部喋喋不休。
李全兴凑过去,听了几句后,心平气和地对户主说:“老人家,你别动火。我是新上任的村主任李全兴,你有什么诉求,可以向我反映。”
户主看到李全兴,目光急忙闪开,头扭向一旁说:“我没什么诉求,但我就是不干。”歇歇又解释道,“我不是针对你。”
李全兴耐心劝慰道:“老人家,你不针对我,却无意间针对了全村的人呐。修村路,装路灯,那可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难道你不想村里变得道路平整,处处通亮吗?”
户主指着村干部愤愤道:“我是气他们。过去我找他们办事,他们理也不理,把责任推个一干二净。”
李全兴沉下气说:“过去是过去,现在不一样了。你看,村委这不是开始干实事了吗?”
“有什么不一样?还不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户主不屑地说,坚持不肯让步。
几句交谈下来,围观的群众都着急了,但细心的李全兴却发现了异常。他见对方眼神总是飘忽不定,且在刻意躲避自己的目光,便揣测出事情并非表面看起来那样简单,户主似乎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他探问道:“那你提一个解决方案,只要合理,我一定满足。”
听到这话,对方狡黠地笑了,晃晃脑袋说:“其实很简单,要弄也可以,这个墙角是我家的,占用我家的地就得赔我钱,天经地义。”
李全兴暗自冷笑,原来这才是户主的真实意图。他随即想到,这倒是个难得的机会,他正好可以借助此事来向村干部及其他村民表达自己干事的态度和决心。于是,他波澜不惊地问:“可以,要求很合理,你想要赔多少?”
一旁的村干部见李全兴竟敢在众目睽睽下这样表态,大吃一惊,接连冲他使眼色。李全兴假装没看见,一直盯着户主。
户主见李全兴答应得如此干脆爽快,兴奋之余不免有些惊讶。他想了想,竖起三根指头,慢吞吞地说:“三千块。”
李全兴嗤笑一声:“三千块?你那是敲诈。按照目前的情况,我最多只能赔你三块钱。”
“三块?”户主刹那间恼羞成怒,将锄头斜握在胸前,高声嚷道,“你们全部给我滚蛋,谁都别想动我家墙角,否则我跟你们玩命。”说完,他似乎还是气不过,把锄头狠命摔向地面,转身就要走。
“你给我回来!”李全兴的情绪彻底迸发出来,大声喝道,“你有什么怨气可以对我说,有什么正当合理的诉求可以让我办,但这件事你今天必须配合!”
户主红着脖子喊:“凭什么?我就是不配合!”
“不配合?”李全兴严厉地说,“你要搞清楚,现在不是我和你谈,我是代表全村父老乡亲们和你谈,事关几千人的切身利益,你一个人能对抗得了吗?”
户主有些心虚了,但仍固守己见,用力“哼”了一声,摆出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说:“反正我的要求已经提了,正不正当、合不合理也不是你说了算,你不给我钱,这事就免谈。”
李全兴见状,只好使出撒手锏:“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我已经查过了,这块地并不是你家的,而是村里的集体土地,只是被你一直占用着。村委在这里竖路灯理所当然,其实根本不需要征得你同意,这么做原本只是想尊重一下你。如果你不想被尊重,那么对不起了,我们回去要算算账,请你补上这些年的租金。”对方刚要反驳,他强势打断道,“该说的话我都说了,我也不想再听你胡言乱语,利害关系你自己考虑清楚。但我负责任地告诉你,如果你今天不配合,那很简单,我立刻把所有的灯杆全运过来,就堆在你家门口。我要让全村的父老乡亲们都知道,村里的路灯迟迟亮不起来,就是因为你这家人不配合,祸害了全村。你看着办吧。”
说完,未给对方狡辩的机会,李全兴就阔步离开了。
李全兴走后,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户主身上,像是聚光镜折射的烈焰阳光,烤得他焦灼难耐。户主自知理亏,像泄气的皮球,气势慢慢蔫了下去。片刻沉默后,他抬头对村干部说:“随你们便吧。”便垂头丧气地拐进家门。
这个头疼问题总算解决了。几位村干部心中百味杂陈,有欣喜,有欣慰,还有对李全兴发自内心的敬佩。四周突响起一阵潮涌般的掌声,将村干部们席卷。他们惊诧地发现,原来是那些长期被村委冠以“刁民”的乡亲们,此刻正满眼赞许地为他们奋力拍手,伴着偶起的几声高亢的叫好声。身处其中,他们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那年春节前夕,村里的公路通了,路灯亮了,山泉村仿佛着了新装,显得气派又迷人。
走在宽阔的道路上,看着地面展开的平整身影,村民们的心里暖和许多,对村委班子的印象有了某种朦胧的改变,似乎从前那个令人温馨、让人骄傲的山泉村又回来了。
村民高兴,李全兴更是发自内心的开心。最让他欣慰的,是此项任务圆满完成后,村干部个个兴奋难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昂扬姿态。趁此机会,他召开总结会,语重心长地说道:“悠悠山泉,村民为大。在我们山泉村,村干部只是称号,没有任何附加意义。大家要记住,村民是主人,村干部是仆人。百姓心里有杆秤,能称出我们干事做事的分量;百姓眼里有把尺,能量出我们奉公敬业的程度;百姓心里有座碑,能铭刻我们人伦品格的形象。我们坐在这个位子上,如果不被乡亲们认可,甚至仇视,那我们自己心里也不会舒坦。村干部的价值是实干出来的,而不是吹嘘出来的。这次圆满完成修路架灯工作,意味着我们开了个好头,也说明我们的村干部只要想做事,都有干成事的能力。所以,今后我们一定要再接再厉,捧着一颗爱民之心,尽好一份为民之责。”
严肃安静的会议室内,众人仔细聆听,深以为然。
爆竹声中一岁除,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春节是一年之中最大、最重要的节日,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元复始”。正月初一,辞旧迎新,这天,村里的老百姓纷纷短暂抛却烦心事,将往事翻篇,喜气洋洋地迎接崭新的牛年。家家欢声,户户笑语,山泉村内一派难得的热闹祥和氛围。
当天上午,按照事先计划,李全兴踏着浅浅的雪,带领村委班子成员兴致勃勃地来到村老年活动中心,满心欢喜地想要给老人们送上新春的第一声问候,就如万事兴集团春节复工后举办新春团拜会的传统那样。
不料有心栽柳,却柳无一成。进门后,李全兴一行人意外遭遇了结结实实的闭门羹。
活动中心内,老人们三人扎堆、五人成群,正聚在一起嬉笑聊天,气氛轻松愉悦。村领导的突然闯入,明显出乎老人们意料,瞬间搅乱了原有节奏。李全兴凑到哪儿,哪里便会陡然降温,即便主动打招呼,也换不来寥寥回应。在这个方寸空间,一行人显得格格不入,颇觉难堪。
不一会儿,老人们似乎达成默契,重新沉浸在喧闹的你言我语中,对村委班子选择视而不见。
李全兴停住脚步,内心五味杂陈。对他来说,老人们冷若冰霜的态度就像一大桶寒水,将他从头到尾淋个遍。但反观几位班子成员却安然自若,情绪未见有丁点波动。他看明白情况,深叹口气,识趣道:“走吧。”失落地挪动脚步,沉痛地向门口迈去。
就在跨出门前,一句满怀怒意的言语凶猛追来,生硬地钻进李全兴的耳朵:“这帮畜生过来干什么?”他身形一颤,没有回头,径直跨出了大门。
一顿冷落,让李全兴真正领教了村民们心中的芥蒂之深,这并不是一两次“小恩小惠”就能够消融化解的。他告诫自己,也以此多次警醒村干部,想改变现状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赢得村民认可,只能俯下身子安心做实事,用时间去洗刷蒙蔽村委的历史灰尘。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为了更真实地听取村民心声,让村委工作嵌入乡亲们的心坎里,春节后,李全兴便启动了调研一事。调研是李全兴的法宝,也是他创业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了解有深度,做事才有准度。
调研提上日程后,李全兴就与班子成员商议,认为调研之事宜早不宜迟,决定即刻开始,对山泉村下属的七个自然村逐个走访。每日下班后,班子成员在村委统一用餐,而后集体前往目的村。每日到一村,连续七天,主要形式是召开座谈会,座谈对象以老党员和困难村民为主。
在绵延不息的时间线中,七天时间一晃而过,了无痕迹,但对村委来说,这一周跑下来,与村民面对面沟通,触动颇大,收获丰盈。七个自然村,各有诉求,各有矛盾,各有难点,每到一处,村委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交锋,让李全兴一行人印象深刻。
在江缪家基村,村民们很是热情,张罗一行人坐下,迫不及待地冲李全兴说:“李总,你回来太好了,现在村里太穷了。我们的诉求很简单,希望你能多带点钱回来,越多越好,给大家增加点收入和福利。这种苦日子,我们过够了。”
面对如此直白的要求,李全兴笑着摇摇头回道:“大家的心情我很能体会,我回来就是要帮助你们的。我的目标和你们一样,都是让大家增加收入,过上好日子。但这次我不是带着钱回来,而是回来带着大家赚钱。请你们放心,现在村委有信心也有决心,要让大家都富起来。我们山泉村虽然这些年的确衰落了,但它有基础,有底蕴,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把它高质量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彻底改变贫困落后的现状。”
李全兴真挚恳切的一番话,勾起了村民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赵家浜村是李全兴的出生地,外出闯荡后,他每年春节都会回来慰问年长及困难老人。因此在这个小村庄,李全兴有着相当高的人气和口碑,沟通自然也最为顺畅。见到李全兴,大家开心地围坐在一起,吃着瓜子花生,喝着热腾腾的茶水,推心置腹地畅聊许久,似乎年味更浓郁了。结束前,李全兴诚恳地说:“要改变山泉村,今后的任务很艰巨,希望大家能给我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在座的村民们异口同声道:“那是一定!”
但在七房桥村,事情就不那么顺利了。
村委一行人刚走进村里,许多早已收到消息的村民便一窝蜂围过来,李全兴意外之余有些感动,笑着冲大家抱拳拜晚年。
但形势终究不是想象的那般美好,一位30岁左右的村民左推右搡挤到李全兴跟前,上下扫过一遍,阴阳怪气地问:“你就是新来的李主任?”
李全兴应道:“是的,我叫李全兴,今天主要是来和大伙唠唠家常,了解了解乡亲们的生活情况。”
这位村民“哼”一声,满脸不屑道:“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官话。我告诉你,既然现在你是村主任,那我以前反映的问题你必须得给我个说法,否则你们就别想离开。”
这哪里是欢迎,分明是挑衅。李全兴忍住火气,沉声道:“我刚上任不久,对你反映的问题还不太清楚。今天我们是来做调研的,时间有限,其他事情先不提。不过你放心,等我回去了解后,一定每件事都会有反馈。”
对方嗤笑一声道:“满嘴鬼话,你真以为我会相信?还调研呢,调研个屁!你们不就是来走个形式,要我们配合你们演戏吗?我早看透你们了,一群酒囊饭袋。”
李全兴脸色“唰”地变了,毫不示弱,立即回击道:“你到底什么意思?是不是存心找荐?如果是,要么你滚蛋,要么我们走!如果不是,从这一刻起,你给我闭嘴!”
见李全兴发火了,许多村民立即出来打圆场。
一位年长者把那位村民拉开,指责道:“你这个人,究竟怎么回事?以前的村干部请都请不来,今天李主任主动来走访调研,听大家说话,你居然这个态度,脑袋有毛病吗?”说完,他将李全兴请至自己家中,拉过张凳子,抱歉地说,“李主任,对不起,我替他向你道歉。他性子急、脾气躁,你别往心里去。实在是因为村里积攒了太多问题,以前村干部又不闻不问,所以大家才有怨气。”
跟进来的十几位村民随之附和:“是啊,过去的村委太不像话,我们人人恨之入骨。”
望着老人皮肤粗糙的面孔和略显局促的眼神,李全兴的怒气早已烟消云散,语气也缓和下来:“老人家,没关系,我能理解。这次我们来,主要就是想听听各位的意见建议,或者有什么需求,以便村委下一步更好地开展工作,为大家服务。”
李全兴观察到,在他和村民谈话时,村民们毫不顾及身边在场的其他村干部,痛骂以前的村委不作为,口中几乎全是指责之词,听得几位班子成员脸色白一阵红一阵,甚至额冒微汗,显得极不自在。他故作不见。这其实正是他用心良苦之处,让养尊处优的班子成员现场品尝村民们的怒气,接受一场深刻的现实主义教育。
几番交谈下来,村民们相信李全兴是真心实意来解决问题的,于是都放下顾虑,争先恐后地打开话匣子:
“李主任,这些话我们早就想说,同样是村民,为什么有的人家福利好,有的人家有求必应,而老实人就活该吃苦受罪?”
“村委每年都说亏钱,可赚那么多钱都到哪儿去了?谁也不知道。村里的土地人人都有份,大家却没有一点知情权。我们要公平。”
“李主任,不瞒你说,现在村里好多小伙子都讨不到老婆,实在是家里的生活条件太差了,就比如普通人家连个抽水马桶都没有,哪家的女儿肯嫁过来?谁家都想着往华西村嫁呢。再这样下去,村子都要绝户了。”
“如今,稍微有点钱或有点本事的,都举家搬到外面去住,只留下我们这些穷苦乡亲。现在村里的外地人比本地人还多,我们反过来还要经常被外地人欺负。”
“周边村都在搞新农村建设,盖小洋楼,买私家车,我们也想过那样的日子。”
……
村民们七嘴八舌,迫切火热的问题一个个浮出水面。李全兴奋笔疾书,一一记录下来,面色愈加凝重。
在村民们滔滔不绝时,李全兴注意到一个细节,有些衣着较好的村民面色不定,自始至终只是听,但不吱声。他心里明白,这些人一定就是村民口中的“既得利益者”,多多少少与上届村委有着藕断丝连的关联,可能担心自己会被秋后算账。
为稳定民心,也为亮明态度,李全兴特意强调:“刚刚听大家讲话,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向大家保证,村委一定会认真考虑每位村民的合理诉求,争取早日解决。同时我也声明,新官不理旧事,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我之所以回到村里,不是为处理昨天的遗留问题,而是为打造山泉村的明天、为了新农村的建设而来。我以后工作的重心,将全部放在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上,绝不会去费心思揭老底、算旧账,希望大家今后都能够积极配合村委,我们共同打赢这场翻身仗。”
未来发展的事实证明,这番话的确让那些“特殊村民”不同程度地宽了心,对现任村委凝聚人心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薛家桥村座谈时,情况更为激烈。
由于这里是李阿青老家,村民们亲身经历了村子由盛转衰的全过程,故心理落差尤为明显,纷纷大倒苦水。其中有位老党员满腹牢骚,提出一大通意见,痛批村干部吃人饭不干人事。说到激动处,他干脆指着李全兴破口大骂。
李全兴安静地听着,不做任何辩解,直到对方说累了主动停下来,他才递上一根烟,接过话头道:“老人家,你先消消气,各位的意思我都听明白了。首先,我要谢谢你们,因为你们说的是我的心里话,其实是替我发声。不瞒你们说,我对上一任村委的工作,也确实有些看法和意见。听得出来,你们心中都有不满,甚至有很多怨气,这是人之常情。”他话锋一转,“但此刻我想说的是,我了解到在座各位中有许多党员。那么,什么是党员?”沉默片刻,看无人接话,他又说,“我认为,党员不是自我的个体,而是代表着党的形象。作为党员,关键时刻要能够挺身而出,面对困难要做到率先垂范,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这才是合格的党员。每一位党员都应该是一个标杆、一面旗帜。但这些年来,你们都看到了村里存在的许多问题、许多弊病,也深知这些问题的严重性。那我想问,当时你们作为党员,有没有人站出来,勇敢地同恶势力做斗争?有没有人以党员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去向邪恶力量说不?”
缓缓流淌的一席话,似乎蕴含着无穷的穿透力。李全兴话音刚落,在场大部分人都羞愧地垂下了头。
李全兴笑了笑:“我是去年底刚入的党,到现在还只是预备党员,来村委也不过才一个月。客观地说,刚刚你们反映的问题,并不是我李全兴造成的,怎么能指着我鼻子就骂呢?”他看向脸色涨得通红的那位老党员,继续道,“不过,被你们骂我也接受,毕竟我现在代表着村委,做错事挨骂是理所当然的。而且我认为,有骂声是好事。从骂声中,我能感觉到,大家并没有抛弃山泉村,对它还有恨铁不成钢的关爱,还有指望它越变越好的期许,这点让我特别欣慰。”他压低声音,真诚地说,“大家要知道,今后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一定会有很多无法预见的困难拦在前方。有困难不怕,我们努力去克服它。所以我希望从此刻起,党员们能站出来,村民代表们能站出来,村干部们能站出来,我们以身作则,发挥好带头作用,领着全村父老乡亲们共同把村里的事情办好,把村子经营好。我始终相信,山泉村一定会有个美好未来。这个未来不在口头上,而在大家的实际行动中。”
李全兴有理有据、有情有义地吐露着心声,打动和感染了在场的村民,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这掌声,热烈、持久,充满力量,蕴含着信任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