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使命必达
纵观山泉村的振兴之路,不难发现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核心要素贯穿始终,那就是村委班子多年来始终胸怀大势行大事,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近十几年来,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山泉村必读必研究的重要资料。村党委带领全体村民不断从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中捕获信号、寻找方向、增强信心。往往越钻研分析、越深入了解,村委越能体会到一种同频共振的舒畅感,越是感到自信与自豪。
2017年,山泉村来到了新的历史节点,村党委也被赋予了新的神圣使命。10月1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乡村振兴战略!”正与村两委班子在会议室共同观看直播的李全兴闻之一震,顿觉热血沸腾。从那一刻起,李全兴就有了预感,山泉村的明日之路将与“乡村振兴”这四个字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党中央、国务院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密集地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和具体举措。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的论断。
2020年,“十三五”计划圆满收官,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当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下一阶段的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其中明确提及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列出“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四项具体指导意见。
2021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作出重要讲话,吹响了乡村振兴的新号角。2022年2月底,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
……
乡村振兴的大潮挟裹着厚重的使命感滚滚而来,山泉村也已做好了准备,决心以规划的生活区、生产区、生态区为支撑,通过高质量发展逐步落地,去撬动振兴山泉村这盘大局,从而投身这磅礴的时代大潮之中。
只是,精彩的事业往往迂回曲折,正如当年建设作为“生活区”核心举措的山泉新村遇到的政策难题一样,村委在生产区和生态区的建设上,同样体会到了干事创业的不易和力不从心的无奈。
按照村委最初的规划,生产区的建设主要分为两块内容,第一块是常规措施,即推进现有企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弱、小、微、散、乱、污企业和纺织、小五金、门窗等低端产业,对它们优化产能、调整结构,通过督促设备升级和迁入标准厂房,实现绿色、低碳的发展目标。例如党的十八大后,由村委牵头,对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管道,村域内全面实施雨污分流,同时,将所有印染厂全部装上净化装置。为了根治污染,村委还下定决心,不惜成本,把村内工厂现有的35台锅炉全部拆除,替换为天然气清洁能源。这些都是村委的自选动作,大都超出了上级部门的现行要求,可谓是扎扎实实的“走在前列”之举,虽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财力,却为村庄的长远发展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几年的磨合与验证,如今的村民们对村委给予百分百的信任。一位村民代表就曾在表决时毫不犹豫地高举起手,坦率地说:“只要是村委提议的,那一定是为村里好、为我们大家好,我们都坚决无条件支持。”感动之余,让村干部们更觉责任重大。
相对于第一条举措,第二块内容生产区建设的推行情况就坎坷复杂得多。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水、电、气、网等多种要素和污水净化、废气排放、固废处理等多种设施需求,尽管从2009年起,村委就斥资修建了标准厂房、对净化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努力为企业入驻和发展提供便利,但由于驻村企业逐渐增多,且分布零散,厂房和村内设施难免覆盖不到,故实际上不少企业仍游离在外,无法享受到这项实惠。同时,受当初村级经济实力有限等因素限制,这些配套设施无法都以最高标准来落地,随着时间推移,自然也会跟不上时代和形势的新要求。因此,在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后,村委就决定以此为切入点,开始探索对驻村企业的管理新路径。
经过几次外出调研、学习观摩和一段时间的潜心思索,村委集思广益,制定了一份关于生产区的高质量蓝图,即规划一片区域,参照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高标准、高品质地打造位于山泉村的全新工业园区,所有企业发展需要的资源要素全部配齐,一方面对现有驻村企业和低端产业进行重新梳理,对照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要求,敦促传统产业减排、能耗企业降碳,并鼓励高端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革,努力做到大规模企业更强、小规模企业更精;另一方面,通过工业园区的建设,吸引周边甚至外地的优质企业入驻,同时也可为有创业意愿的人员提供平台和机遇,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以实现园区和企业的良性互动。
不过,就同山泉新村建设遇到的情况一样,工业园区的建设同样横亘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由于土地性质的限定,村委选中的这片区域被市里划为副城中心,属于管控区,村委没有权力调配,更不用谈规划成工业园区了。当初打造生活区时,村委借了“三置换”的东风,虽有挫折,但结果还算圆满。可是这一次,尽管村委依然有信心,着实还是吃尽了苦头。
每当回想起这段经历,李全兴总是深叹口气。几年的时间,他不知多少次向上级做汇报、讲规划、要政策,但均无济于事。涉及土地性质的问题,没有哪个部门敢随意拍板。也因为此,致使几年来,生产区的建设几乎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就像一位优秀的裁缝望着面前成堆上好的布料,却无法将其缝制成衣,那种焦灼,对真心想干事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无法忍受的折磨。眼看宝贵的时间竟如此奢侈地流逝,李全兴常常仰天哀叹,痛心之余却无计可施。
好在,李全兴的执着与努力并没有被辜负,最终得到了令人欣喜的回应。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指示精神,2021年5月8日,江阴市委召开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江阴市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大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江阴市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大会战2021年度重点任务计划安排》《江阴市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实施细则》《关于成立江阴市工业园区升级改造领导小组的建议》等文件。会议专门强调,要强化组织领导,工业园区升级改造领导小组要在顶层设计上切实发挥作用,各专项工作组要尽快到位,做到实体化、专班化运作。要压紧压实责任,分工明确、通力合作,各专项工作组要做好路径设计、后勤保障、资源整合等工作,各镇街要建强前线指挥部,各村社区要当好主力军,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挺进一线,形成合力,确保此战必胜。
在随后的5月14日,江阴市又召开了全市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大会战三年行动动员大会。会议强调,全市上下要以超常的意志、超常的举措、超常的付出,啃下工业园区升级改造这块“硬骨头”,改出一番新天地,再造一个新江阴,攀上发展新高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对李全兴来说,这不仅是暖意熏人的“春风”,更是雪中送炭的“东风”。
李全兴拿到关于工业园区改造的几份文件后,只觉一股热潮涌上心头,顿时喜极而泣。他立刻安排办公室复印了十几份,发给每位村干部人手一份,要求大家认真学习消化,并在短时间内密集地召开村委扩大会进行商讨,众人合力,从文件中挖掘探索出有助于山泉新村生产区规划建设的政策表述。有既定的目标方向,有新增的政策支撑,接下来需要的,就是具体的实际行动了。
机遇难得,才愈显弥足珍贵。李全兴丝毫不敢耽搁,立刻跑到镇里与镇领导沟通,如实告知村委的想法和谋划。镇领导目睹了山泉村十余年来划出的优美上升曲线,对村委的提议方案自然全力支持,对于一些重点环节,还亲自出面帮助协调。于是,不久后,一份以周庄镇名义上报的《关于申请建设江苏周庄绿色生态智创园的报告》就交到了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轰轰烈烈拉开了周庄镇和山泉村推行“工改”的大幕。
建设绿色生态智创园自然是李全兴的主意,但这并不是他心血来潮、临时起意,而是筹谋良久的想法。刚回村里时,李全兴就发现村内的印染企业及相关的高排放工厂数量占比太大,有着极强环保意识和持续发展观念的他对此深感忧虑。他相信,随着国家对环保、对节能、对减排等工作的重视,这些企业的未来一定要另寻出路,否则只有死路一条。只是,他当时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山泉新村的建设上,这个想法便被暂时搁置起来。不料由于事务太多,这一耽搁,近十年就转瞬而过。一晃眼到了2018年,李全兴终于腾出精力,正式启动此事。他带领村委班子多次到广东、浙江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的污染企业转型升级经验,探索高端印染之路,并结合山泉村的特有实际,经过一段时期的酝酿,形成了打造绿色产业园的初步思路。恰逢周庄镇当时也提出了“打造千亿纺织产业”的发展定位,两者一拍即合,很快达成一致。
为解决周庄绿色生态智创园前期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镇、村两级领导商议后,决定新成立一家股份制公司,专门负责智创园的投资、运营、维护和管理。由于理念新颖、前景看好,这个项目很快吸引来了众多投资。经过筹备,由江阴热电有限公司、山泉村经济实业发展集团公司、江苏万事兴集团公司、周庄镇投资发展公司及社会自然人共同参股的江苏澄能科技有限公司在万众瞩目中闪亮登场。总目标筹资68亿元,因项目前景光明,首期建设预算所需资金很快落实到位。
江阴市领导对于这一创新做法给予了高度关注和认可,申请建设智创园的报告上交不久,江阴市就下发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申请建设江苏周庄绿色生态智创园的函复》,批定了园区的选址范围,共2300亩,并对智创园寄予期待,要求“着力打造江阴纺织印染产业转型升级、集约集聚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数月后,又一份意义重大的文件送到了周庄镇政府,紧接着又向山泉村而去。李全兴双手紧紧攥住文件,惹得泪花飞舞,恰如当年拿到“三置换”试点的批复文件那样。这是江阴市工业园区升级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印发〈江阴市镇(街)工业园区四至范围〉的通知》,里面明确了周庄镇辖区内的三个重点工业园区和一个特色工业园区的地域范围,山泉村生产区赫然身处重点工业园区之列。
多少个日夜的魂萦梦牵,这项政策终于降临身边,山泉村望穿秋水的生产区发展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周庄绿色生态智创园现身在触手可及的前方,村委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这一身份的重大转变,也同步开启了山泉村通向未来的敞亮大门。
时代大潮奔涌前行,蝶变之路历历在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山泉村党委紧跟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前几年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带领全体村民不断创造着新辉煌。十年砥砺奋进,在新时代的神州大地上,这片尺寸之地绘就出了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2022年10月16日,秋高气爽,晴空万里。金色的阳光洒向天安门广场,世界的目光聚焦新时代中国,又是一个神圣的历史性节点,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铿锵有力地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一向紧跟党中央步伐、紧贴时代发展脉搏的李全兴以高亢的热情,组织村两委、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企业家代表等共计100余人在山泉会议中心共同收看了大会直播。
村委组织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式直播
党的二十大闭幕会不久,10月25日,山泉村党委就召开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会。会前,村委还统一制作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手册,发至每个党支部。
会上,李全兴带领大家学习完手册内容后,只觉意犹未尽,情绪高涨。他放下笔记本,兴奋道:“我再多说两句自己的感想。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开幕会上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宣言,多么宏伟广阔的目标。作为山泉村来说,这就是我们今后的奋斗方向。村子虽小,但能量很大,村子人少,但重任在肩。总书记也说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因此,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座各位的担子依然不轻。”他目光柔和地环视会场,而后透过明亮的玻璃投向窗外,感慨道,“前几年,我们大家团结一心,做了不少工作,克服了不少困难,也受了不少委屈,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见到山泉村今天的模样,村委赢得了尊重、村民赢得了尊严,我想每个人都不会为过去的付出后悔,起码我是这样想的。如今,新的历史时刻又开始了,宏伟的蓝图也已然展开,闪亮的梦想正在召唤着我们,大家切忌懈怠自满。总书记要求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那么落到山泉村,我们就要坚持一切为了村民的宗旨,爬坡过坎,永不改变。”
专程列席学习会的镇党委委员渠立岗听了李全兴的发言,备受启发,直言道:“李书记的讲话接地气、有生气,让我很受触动,回想起山泉村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也让我非常感动。李书记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所以他对二十大报告的理解,具有更多的生活气息、烟火味道。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勾勒出了未来的美好蓝图,这些蓝图、这些梦想的实现,最终还是要靠基层,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有李书记的带领,有在座各位的协同,有村民们的团结,我对山泉村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山泉村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举措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江苏省广电总台、《无锡日报》、《江阴日报》、江阴电视台等媒体纷纷前往报道。接受采访时,李全兴激动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听了以后令我们备感振奋、深受鼓舞。这十年来,山泉村的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美,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矛盾越来越少,笑容越来越多,这都是党领导我们取得的看得到摸得着的成果。下一步,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党的建设引领乡村振兴,把山泉村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文明。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带领大家继续推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夯实农民增收致富基础,让乡亲们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我坚信,在我们山泉村,乡村振兴的画卷一定会越来越壮美!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山泉村并不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已经迅速地行动起来。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村委决心一鼓作气,继续加快推进生产区建设,其中的重点,便是周庄绿色生态智创园项目。
依照现有的规划方案,打造周庄绿色生态智创园的目的是破解入驻企业在推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用地、节能、降碳、减排等方面的难点、痛点和矛盾点,使这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尤其是推动它们在“产业更高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更好地助力全市工改大局。围绕这项任务,智创园将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遵循,以现有产业为基础,以实现“绿色低碳、智云工厂、资源循环、集约绿岛”为目标,致力于打造“空间布局合理化、资源利用科学化、功能设置配套化、项目建设标准化、企业服务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结合发展现状和企业的普遍需求,规划方案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印染产业高端高质;建设智云工厂,打造产工贸一体化平台;实施资源循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打造集约绿岛,实现经济环境效益双赢”四个方面的具体任务,并附上了形象简明的“现状与战略分析简图”和“绿岛建设示意图”。在村委的深思熟虑下,一幅立足未来的现代气派的工业园区图卷宛若实景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让人忍不住心生赞叹。
根据山泉村委的描绘,无论是江阴市还是周庄镇领导,都非常清楚地知道,智创园一旦建成,不仅将对全镇、全市产业发展格局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即使放眼全省、全国,也可能会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因此,各级领导对园区建设都极为关注。为了让周庄智创园与江阴市工业园区的改革举措更务实、效果更快显现出来,市里多次出面牵线搭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及时了解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予以研究反馈,以图破解工改过程中的瓶颈和难题。
在与市领导的沟通中,李全兴多次表态:“市委推出的工改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而乡村振兴事业,根子在乡村。全兴与振兴联在一起,使命必达。我是从乡村走出来的,对村子有感情,对村民也有感情,我愿意投身乡村、奉献乡村,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与山泉村全体乡亲们一起,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破浪前行,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明天,为全市的乡村振兴事业作出山泉贡献。”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山泉村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高标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携手乡亲们创造高品质的幸福生活,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温暖的现实。
对此,每个人都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