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发行工作
■ 印刷发行业发展 坚持项目带动,33个重点印刷发行项目获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推动江苏印刷复制发行企业申报中央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支持,有7个印刷复制发行项目获1 630万中央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支持。配合总局做好2015年获中央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支持的江苏实体书店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工作。举办上海印刷周主宾省活动,组织27家印刷企业参展,并组织以“面向‘十三五’的江苏印刷业改革发展”为主题的江苏主宾省论坛。会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成功举办第五届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并选拔36人进入第五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决赛。认真贯彻中宣部、总局等11个部门下发的《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先后5次召开实体书店发展座谈会,深入调研分析江苏实体书店发展状况,出台《关于支持实体书店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2016江苏最美书店推选活动,出台《江苏最美书店推选、管理办法(试行)》,采取实体书店自愿申报、所在地市初审、省局组织专家现场勘验、广大读者网上投票参与、参评书店答辩和专家评分、综合评定确定候选名单、公示、党组审核后发布等方式,推选出10家第三届江苏最美书店,在第六届江苏书展上发布与授牌。组织20家出版发行单位参加2016年北京图书订货会、第二十六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并组织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组织参加2016年香港书展、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推动苏版出版物“走出去”。
■ 印刷发行业监管 开展印刷发行企业年度核验工作,全省有9 991家印刷企业通过该系统申报《江苏省印刷企业年度核验申请表》(不含三印企业),通过年检9 886家,因证照不符、设备不符、材料不全等原因被要求按期整改105家。开展全省出版物发行企业年度核验,共有14 784家发行单位参加年度核验,其中批发企业457家,核验通过404家、暂缓通过3家、注销50家;零售单位14 327家参加核验,核验通过10 143家、暂缓197家,吊销283家、撤销33家、注销3 671家。加强对中小学教材教辅价格的审核工作,运用“江苏省中小学教材教辅材料管理系统”,对50多家出版单位的600多种教材、1 000多种教辅材料进行在线核价,缩短中小学教材、评议类教辅出版、印刷、发行时间,有力保障“课前到书、人手一册”。同时,对24种中小学教材进行绿色印刷抽检,样本抽检合格率为100%,确保自2014年以来全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材继续实现绿色印刷全覆盖。开展印刷复制发行企业专项检查,认真组织好全国两会期间和建党95周年、中秋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纪念日前的印刷复制发行专项检查行动。
■ 农家书屋提升工程 组织开展农家书屋提升工程试点,按照国务院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工作要求,梳理出目前农家书屋工作亟待解决的8个方面的问题,确定3个省辖市、28个县(市、区)和105个乡镇(街道)作为省级试点地区,明确要求通过试点工作,推动农家书屋在体制机制、队伍建设、供需对接、社会参与、数字平台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上有所探索、有所突破。会同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下发《江苏省省级农家书屋建设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在此基础上,与省财政厅协商确定2016年专项资金的使用方案,以资金引导方式,实现对全省农家书屋工作的重点扶持和统筹兼顾。细化3 026家农家书屋与县级图书馆资源共享、通借通还任务,下达700万元农家书屋通借通还建设启动补助资金,指导各地全力推进通借通还建设。组织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评审,积极推荐省内优秀出版物进入全国农家书屋书目,形成《2016年江苏省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江苏书展期间组织以县(市、区)为单位的“你选书、我买单”的农家书屋出版物选购工作。完成3 000家农家书屋出物更新和2 000家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结合推动数字农家书屋使用,推广新型阅读方式,组织江苏凤凰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开展数字农家书屋(无线)有奖阅读活动,以每月2万元标准持续半年左右时间,通过有奖活动带动阅读兴趣,丰富数字农家书屋的使用方式。
■ 支持盐城阜宁等地农家书屋灾后重建 盐城市阜宁县、射阳县在6月遭受龙卷风灾害,常州溧阳市、宜兴市在7月遭受强降雨洪涝灾害,部分农家书屋不同程度受淹。省局及时赴灾区实地了解受灾情况,并根据省政府在盐城市阜宁县召开的“6·23”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后恢复建设工作推进会精神,综合省内受灾地区农家书屋的毁损情况和恢复建设需求,省局会同财政厅向上述地区下达农家书屋灾后恢复建设专项资金300万元,帮助上述地区做好农家书屋灾后重建工作。
■ 第六届江苏书展(参见第23页)
(省局印刷发行管理处 吉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