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
■ 书香城市建设 紧扣阅读文化培育、阅读阵地建设、阅读分众服务等三大系列主题,市县区联动组织实施16大项、101子项重点活动。举办2016中国淮安·周恩来读书节暨“书香校园”创建活动。继续举办“名家大师总理故乡行”——全民阅读系列讲座、“你选书,我买单”等互动活动。精心指导缘文化阅读、东方母爱阅读、和(荷)文化阅读、洪泽湖渔民读书节、盱眙“农家书屋”法制教育宣传月等地域特色阅读活动。组织“全民阅读手拉手·春风行动”,组织30个出版物发行单位与农家(社区)书屋结对子,送书、送文具、送爱心书包6.5万元。举办“4·23”全民阅读日宣传活动,加大社会氛围营造,印制读书节、主题阅读活动海报2 200张,在城区重点区域悬挂宣传横幅,在全市21个城区数字影院、剧场、广场、户外大屏、活动现场播放30秒全民阅读宣传片,为全市148万广电用户植入全民阅读开机公益广告。协调浦发淮安分行、市新华书店联手举办“关注书香,浦发有礼”——向淮安读者馈赠60万元购书券活动等。淮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涟水县全民阅读促进会先后成立,吸纳个人与团体会员近200人(个)。组建10个市县区志愿服务队、设立65个志愿服务站、建立108个结对共建点、成立“希望来吧”等130个基层读书会,培育“吴运铎读书周”等18个示范活动品牌项目,选树“目耕缘读书会”等32个先进典型。招募首批全民阅读志愿者100名。巩固已往试点成果,新增2个县区、8个乡镇为农家书屋提升工程试点,抓住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契机,推进农家书屋管理规范化建设,新建100家数字农家书屋,补充更新300家农家书屋出版物。编制“一揽子”实施方案,重点在主体责任、项目措施、经费保障、指导督查上抓推进,主城区“一卡通”、县乡图书通借通还的技术平台搭建调试,12个24小时图书自助驿站建成投用。
■ 新闻出版 重点强化新闻采编行为、报刊审读、印刷单位和发行渠道的监管,对7个驻淮新闻单位进行清理整顿,对主要媒体采编流程进行规范,强化四报、88个连续性内部资料的审读。完成281家印刷企业和782家发行企业的年检工作,强化印刷复制企业“落实五项制度”情况的督查检查,推进印刷复制发行企业信用体系“黑名单”制度建设。组织印刷企业参加上海国际印刷周、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第六届中国国际全印展等交流观摩活动。举办2016年淮安印刷包装设计大赛和获奖作品推介活动,为印刷企业发展牵线搭桥。与规划局联合举办悦读·空间创意设计大赛,为公共场所提供阅读新空间创意设计方案。指导淮安报业集团申报2016年度国家和省级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支持劲嘉、顺泰等5个印刷企业申报并通过省级绿色印刷项目认证验收。
■ 广播影视 广电网数字化双向化改造进一步加快,各县区主城区电视信号全部实现数字化,双向改造用户4.4万户。推进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完成省单频网(21CH)、市单频网建设(29CH),可接受中央、省、市电视节目共16套,图像清晰、信号稳定。顺利完成元旦、春节、两会、国庆、G20杭州峰会等重要保障期的安全播出保障工作,特别是国庆期间,专人值班、领导代班,严格落实零报告制度,累计参与安播保障工作达1 500多人次。开展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大检查,发现并整改问题30余处,受到省局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加强信息网络安全保障,组织检查行业内重要信息系统45个,梳理并统计系统内各信息系统使用情况,督促做好网络攻击防范工作。先后协助涟水电视台、金湖电视台做好广播电视发射塔的选址论证工作。开展清理整顿无线传输覆盖网秩序工作并做好《播出机构许可证》的换发。会同市经信委加大对“黑电台”的监听和查处,重点加强夜间时段的监听,累计查处取缔“黑电台”5座,有效遏制非法电台在淮安市的蔓延趋势。加大打击非法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工作力度,查处违规销售、使用境外卫星接收设施586台,推荐清浦区、洪泽区创建省级“无小耳朵先进社区”称号。对违规使用境外电视节目的金湖两家宾馆,现场予以关停并处以相应处罚。加强对各广电台广告播出的监听监看,编发《监听监看》10期、下达《整改通知书》10份。加大违规医疗药品类广告的清理力度,各台先后停播了“健康原产地”“产地直销会”“假冒非遗传承药品”“生肖财富”等多个违规广告。做好养生类节目的备案管理工作,并处理举报信、群众电话投诉、“12345”热线、省局交办单等近15件。继续组织开展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制播展演活动。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开展第二届淮安市网络短片大赛活动,收到社会各界参赛作品70多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有所增长,金湖华灿影业公司申办《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在淮持证制作机构达17家。
■ 版权保护 大力开展版权宣传,提升社会版权保护意识。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为抓手,集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版权保护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多次深入淮安软件园等园区举办作品著作权培训,邀请省级专家来淮授课,使企业版权保护意识不断强化。加强版权登记服务,登记作品30 000余件,开展优秀作品评比工作。实施重点行业保护计划,在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版权产业集中园区和企事业单位都建立起版权工作站,同时积极开展国家、省级版权保护示范园区创建工作。
(淮安市文广新局 孙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