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属新闻出版单位新媒体发展情况

省属新闻出版单位新媒体发展情况

■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媒体转型和融合发展深入推进。2016年,集团抓住融合传播、平台建设、技术升级、产品开发等重点工作,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集团融创区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评选的“全国报刊媒体融合创新案例30佳”。融合传播方面:在2016年全国两会报道中,新华报业以“优质内容+融合渠道”,实现了纸媒、网站、移动端三个端口的全面交汇。“交汇点”首次亮相全国两会,共发布两会报道628篇;品牌栏目“今天我主持”14期访谈内容在集团的报、网、端同步呈现;“大数据看两会”等创新栏目也都体现了报、网、端的全面融合。对此,中宣部两次给予表扬,省主要领导充分肯定集团两会报道“一年做得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有创新”。

在重大主题报道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贯通,实现了优势叠加。党代会期间,集团建立了“党代会共享稿库”,报、网、端打破藩篱,走向深度融合。“交汇点”主动与网易、新浪等进行移动端的对接和融合。《“两聚一高”在江苏——智库专家、媒体老总环省行》的报道更加凸显出媒体融合走向深入,手机扫描报纸相关版面二维码,即可切入新媒体观看视频、音频报道。

平台建设方面。2016 年,集团在平台建设上又迈上了新台阶,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成、启用以中央信息厨房三期工程为代表的全集团采编一体化系统;二是启动了以“交汇点”为代表的新媒体分发平台建设项目;三是视觉产品版权交易功能在视觉江苏网上启用。

技术升级和产品开发方面。集团大力推动“交汇点”产品迭代和技术升级问题,规划和推动了“交汇点”二期项目建设。新版“交汇点”将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中江网对发布平台进行了技术升级,优化了网站采编的内容共享,也为下一步和集团中央厨房对接打下了基础。扬眼客户端推出“新闻+服务”的创新项目“积分商城”,粉丝数快速上涨。

作为媒体转型和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交汇点”客户端迅速成长,初步确立江苏第一移动端主流媒体地位。截至2016年底,用户数已超600万,其中注册用户数超过160万,占26.67%。2016年9月,中宣部在江苏召开时度效调研座谈会,“交汇点”作为调研对象之一,汇报了创新时政报道的做法和经验。2016年,“交汇点”被中国报协评为“融合发展项目及实战案例双十佳”,荣膺“全国十大覆盖政商人群的地方新闻客户端”。

(新华报业供稿)

■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 2016年,江苏广电总台(集团)立足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围绕“打造全国一流新型媒体集团”的目标,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以创新的理念和做法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力求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组建融媒体新闻中心,再造采编播流程。2016年,总台正式组建融媒体新闻中心,积极推进运行机制的优化。融媒体新闻中心整合总台原电视新闻中心、新闻广播部、公共·新闻频道、城市频道、教育频道以及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新闻信息、制播及人力资源,通过采编流程的再造,实现总台新闻素材的统一汇聚、新闻生产的资源共享、运行流程的集中监控以及总台新闻产品的融合发布。融媒体新闻中心的日常生产运行以“荔枝云”平台为支撑,统筹完成选题策划、采访部署、资源调度、素材采集、编辑制作、传输发布等集约功能,使总台新闻生产向专业化、类型化、定制化方向发展,向多维应用、多终端服务转变,形成融合新闻运作的新格局,实现新闻传播价值的最大化。组织架构方面,融媒体新闻中心在总台原广电新闻中心基础上搭建,与公共·新闻频道一体化运作,撤销原新闻广电中心建制。中心根据时政经济、社会民生等不同新闻类别设置相应前期采访部门,各频道频率设置与栏节目对应的新闻编辑部。运作模式方面,建立“中心-频道频率”两级分工协作模式,融媒体新闻中心负责新闻素材的集中采集,频道频率及网络广播电视台负责新闻栏目的制作和编播。在重大主题宣传、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形成全媒体、全方位、全覆盖,让主流声音得以广泛传播。在日常新闻报道中,各部门协同配合,明确分工,发挥特色,形成宣传合力。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间相互支持、优势互补,改变单一封闭的传播模式,再造全媒体运作、多媒体融合的新型制播流程,打造现代化传播新形态。

强化移动优先意识,做大做强新型媒体平台。重点打造“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新闻”下载用户1 000万,活跃用户800万。无论是下载量还是用户活跃度都在所有省级广电的新闻类客户端中位列第一,获得第三届网络视听大会网络视听优秀案例、江苏省十佳App(省内新闻资讯类App唯一获奖者)、江苏省三网融合创新产品大赛一等奖等多个奖项。2016年,推出“荔枝新闻4.0版”,在原有的新闻、视频、用户上传等功能模块之外,上线电台和直播两大功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集广播、电视、网站、报纸、UGC等多样态内容为一体的平台产品。不同于花椒、映客等全民直播App,“荔枝新闻直播”以荔枝记者的PGC内容为主,以独特的横屏视角切入,辅助以图文直播、聊天、弹幕等互动,给用户更具时效性、现场感和多角度的信息和体验。“荔枝电台”接入江苏广电9个电台频率和央广3个频率的直播,20多个节目的点播回听。“荔枝新闻”客户端已成为总台主题报道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分层传播、精准传播取得较好成效。充分发挥80、90后年轻人的作用,鼓励他们以互联网“原住民”的思维和方式,大胆创新,使传播效果不断提升。比如省委举办的“县委书记工作讲坛”和“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主题报道,在“荔枝新闻”客户端上没有简单照搬《江苏新时空》的电视报道,而是适应新媒体受众的习惯,按照新媒体传播规律进行报道,其中“县委书记工作讲坛”报道采取网上流行的“敲黑板划重点”方式提炼李强书记讲话要点,并运用头像设计、图文解析、H5技术等创新内容呈现,点击量超过40万次;“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报道推出3个H5作品、6场网络直播、3篇荔枝时评、36篇原创报道,点击量达50万次。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开幕网络直播点播量达300万次。

建立“荔枝云”平台,发挥“中央厨房”融合共享功能。“荔枝云”平台是全台媒体融合的基础性平台,目标是实现全媒体内容“采集、制作、管理、分发、分析”的云端处理。“荔枝云”平台第一阶段是整合全台新闻资源,搭建新闻内容生产制作发布云平台。这将打破时空限制,电视、广播、新媒体、记者站等不同部门的记者无须集中办公,不管何时、身处何地,只要登录云平台,选题策划、采访部署、资源调度、素材采集、编辑制作、传输发布等都能在云平台统筹完成,新闻资源真正共享,实现异地、远程、多平台同步协作,快速发布。“荔枝云”平台一期项目全媒体新闻云平台已正式上线,并在国家公祭日报道、全国全省两会报道等重点报道中运用,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应用先进技术,提升全媒体制作水平。总台努力将最新的广电技术应用于媒体融合路径探索过程中,通过先进技术推动产品优化、服务提升和运营完善。为进一步改进创新新闻报道,优化提升《江苏新时空》等重点新闻栏目的传播效果和公共·新闻频道等主流舆论阵地的传播力,总台打造600平方米融媒体新闻演播室。该演播厅具有“全高清、全景化、全媒体、全交互”的特点,实现新闻态、直播态、互动态的新闻业务需求,大大增强了节目的互动性、参与性和时效性。以主播互动区为例,主播可以在演播厅内通过触摸屏的使用,配合底层的触控后台,从“荔枝云”平台实时获取互联网内容并进行实时播报、点评,从而实现开放式的播报方式,实时与观众、网友进行互动和交流。同时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实时插播,第一时间呈现。此外,总台率先建成启用国内首辆4K超高清跨界转播平台,投入超4 000万元。平台适应移动化、视频化、互动化的趋势,集成了文件化录制、新媒体发布等创新元素。平台在足协杯决赛转播、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等大型节目中成功使用,有效提升了总台的新闻、节目、活动的制作和分发能力。

(省广电总台供稿)

■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媒体融合进一步深化。6月16日,承载着现代快报未来发展重任的ZAKER南京正式上线,并先后开辟“资讯”“社区”“玩乐”“直播”等频道,为用户即时传递价值资讯,也为现代快报媒体融合搭建了坚实的平台。2016年,现代快报先后推出“有请律师”“天天成长会”“韶房”“天文追梦团”等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和社会活动相结合的全媒体项目,对增加各媒体终端的用户量、粘贴度、活跃数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至年底,现代快报微博粉丝数712万,比上年增加22%;现代快报微信用户数超过40万,比上年增加14%。ZAKER南京订阅户逾100万,日阅读量159万,日均活跃用户80万个,单篇稿件日阅读量突破60万。

全媒体报道打造现象级传播。现代快报报道组远赴新疆萨尔布拉克草原,精心创作的“无人区·52载守边人”H5作品。短短20天,阅读量就超过1 960万次,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超1.2亿次。H5作品转换成2分钟的视频后,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乌鲁木齐五大城市的公交、地铁、高铁、飞机的移动屏幕滚动播放,打造了一次正面典型人物宣传的现象级传播。俞正声、刘奇葆等中央领导对此予以批示肯定。9月,现代快报按照中宣部部署,组织报道组兵分四路前往江苏镇江、新疆伊宁、北京、吉林长春,经过20多天的采写、拍摄,推出H5微视频《想你》。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腾讯、网易等各大媒体网络、客户端、微信和微博进行了转载,话题总阅读量超过5 000万次。

(凤凰传媒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