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

■ 出版协会 指导会员单位在分析总结“十二五”基础上,科学编制“十三五”重点出版规划,完善国家、省、出版单位三级重点出版规划体系。以组织实施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为龙头,推进精品出版。开展“五大发展理念与江苏出版业转型升级”专题研讨活动,会员单位报送论文43篇,其中16篇论文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4个单位获活动组织奖;8位获奖论文作者代表在专题研讨会上交流发言。举办全省出版社编辑培训班,围绕“提升编辑素质,勇攀出版高峰”这一主题,安排6名资深出版人或管理者授课,授课结束后进行培训考试,近年来没有参加培训的新编辑及部分编务校对人员185名参训。组织会员单位积极参加总局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全面提高编辑人员的政治业务素养。

配合省局积极探索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机制,突出文化贡献率衡量标准,将社会效益细化量化到出版导向、品种结构、社会影响、读者反映、内部制度和队伍建设等具体指标中,形成对社会效益的可量化、可核查,推动会员单位落实“社会效益指标考核权重应占50%以上的要求”。

组织全省有22家单位32种图书、5种音像电子和游戏出版物、8篇优秀出版科研论文参评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经评选,获图书奖6种、提名奖5种,音像电子游戏出版物奖提名奖2种,出版科研论文奖3篇。与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共同组织开展“2015·苏版好书”评选推介活动,在申报参评的150种图书中评审出2015苏版好书60种。汇编出版《2015·苏版好书》,于第六届江苏书展前推出。组织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和大学、城市出版社共20家单位参加2016北京图书订货会,江苏展馆设展台32个、面积近300平方米,参展图书6 000余种。

推动会员单位学习贯彻《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自律公约》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从业人员廉洁行为若干规定》,严格规范、促进自律。认真落实版协各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例会、收发文、值班、财务等制度体系。建立《江苏版协通讯》通讯员队伍,丰富栏目设置,及时反映业内动态,加强问题研讨,全年编辑通讯4期。

(出版协会 吴墨涵供稿)

■ 印刷协会 坚持服务宗旨,积极开展活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促进全省印刷业健康、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省印刷协会被中国印刷协会评为“绿色印刷特别贡献组织推进单位”,在省民政厅开展的“江苏省示范性社会组织”创建中获评“江苏省示范性社会组织”。

服务省局中心工作,协助省局做好省级现代服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扶持工作,有22家印刷企业获得1 950万元资金扶持。抓住绿色印刷这一突破口,促进印刷企业转型升级,组织召开“出版物实施绿色印刷研讨会”,推动印刷业转变发展方式。全省有87企业通过绿色印刷标志认证,其中平版印刷70家,票据印刷16家,凹版印刷6家。协助省局开展“全民阅读手拉手·春风行动”,向盐城市农家书屋捐赠空调、礼包的总价值达2万元。开展第四届江苏省“双优诚信”印刷企业评选活动,共评选出49家企业为第四届江苏省“双优诚信”印刷企业。

助力企业树立品牌,推荐14家企业进入“中国印刷包装企业100强”排行榜,6家企业进入“100强后”排行榜,20家进入“100强”和“100强后”企业占全省印刷企业数的0.142%,总销售收入146.64亿元,占全省印刷业销售收入的11%。选送8家企业14件优秀产品参加美国印制大奖赛评选,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印制的《金陵印迹》(特殊创新类)等4件产品获精品奖(二等奖),扬州古籍线装文化有限公司印制的《淮海惟扬州》(艺术书籍—艺术复制品类)等5件产品获优秀奖(三等奖)。推荐优秀企业参加“2016中国印刷业最佳雇主”评选,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入选“2016年中国印刷业最佳雇主10强”,排名第4位,江苏凤凰新华印务有限公司排名第12位,获“2016年中国印刷企业最佳雇主提名奖”。

积极开展交流活动,举办印刷业发展报告会,组织江苏省教材印刷工价研讨会。举办第二届“爱德杯·印刷之美”摄影大赛,评出一等奖5件、二等奖10件、三等奖20件、优秀奖15件,共计50件作品获奖,举办发现“印刷之美”摄影讲座。组织550 家企业 776 人参观2016年中国(上海)国际印刷周,省内 14 家出版社分管社领导、出版部和美编室有关人员共 26 人参观本次展会。组织会员代表参观第二十六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组织优秀企业参观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组织出版社分管印制工作领导参加了2016年全国印刷经理人年会和百强颁奖晚会,组织企业参观在上海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全印展,组团赴德国杜塞尔多夫参观德鲁巴国际印刷展,并到世界著名的印刷设备制造企业进行参观学习。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承办第四届江苏省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并在全国决赛中取得突出成绩。143家企业360位选手参加大赛,在全国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1人进入全国决赛成绩前五名,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3人获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学术组:1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在全省大赛决赛中,职工组有11人获一等奖,荣获“江苏省技术能手”称号,22人获二等奖,6人获三等奖;学术组:6人获一等奖,6人获二等奖,8人获三等奖。

加强资讯信息共享,编印《江苏印协简报》7期,反映行业发展情况,加强会员间信息的交流与资源的共享。加强制度建设,按协会《章程》规定,省印协定期召开各种会议,包括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长办公会和各市印协秘书长联席会议。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在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开展“阅读·圆梦”活动,组织江苏出版界向鄂尔多斯牧区书屋爱心捐赠活动,同时代表江苏向乌兰察布市牧区书屋赠送图书,两地活动共捐赠图书11万多码洋。组织会员单位代表赴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图书馆开展2016“阅读·圆梦”江苏爱心图书捐赠活动,将840册以中小学科普、课外读物为主的图书捐赠给达拉特旗图书馆,共计2.7万码洋。

(印刷协会 冯建军供稿)

■ 发行协会 组织和服务重大展会,独立承办2016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江苏展团参展组织工作。主办春秋两季南京馆藏图书展销会,2016年春季馆藏图书展销会实现总销售码洋5 400多万元;2016年秋季馆藏图书展销会实现现货销售码洋超4 000 万元,总销售码洋7 200 多万元。组织由先锋书店、晓风书屋、慧源书城、大众书局、致青春主题书店组成“特色书店馆”亮相第六届江苏书展,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特色书店馆展区设计主题突出,风格各具特色,精品的图书,丰富多样的文创产品,5天零售码洋51万元,创历史新高。协助做好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会务安排、经费核算、展台搭建、人员组织等工作和展会期间的会务工作,并牵头组织2016“书香心灯”江苏爱心捐赠、“凤凰新华·爱心悦读”爱心捐赠、“阅读·圆梦”江苏爱心捐赠等系列爱心捐赠活动和书香阅读宣传活动,先后走进内蒙古民族学校部队营房、牧区书屋,捐赠图书约15 000册,近50万码洋、物资3万余元。

组织会员单位“走出去”更新观念,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组织省内部分出版社发行部和品牌书店负责人共计30人走进沪浙特色书店参观学习,现场学习交流经验,从市场导向、经营理念、服务标准、管理水平、阅读活动等方面,切身感受沪浙两地特色书店发展的内涵。组织会员单位参观在台北世贸中心举办的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拓展会员眼界,加强对外交流。

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全年编发5期简报、1期特刊,为会员间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提供良好的平台。利用会员单位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及时向会员单位推送各类行业信息和协会最新动态。协助做好江苏省出版物发行单位年度核验初检工作,2016年完成全省10 607家出版发行单位年度核验工作。及时召开协会秘书长联席会议,省发协秘书处向与会代表通报2016年重点工作,各市发协及各专业委员会分别汇报2016年重点工作部署。召开江苏省出版物发行业协会年会,会长周斌作《抓住机遇 改革创新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为主题的工作报告,与会代表审议通过工作报告、人事调整报告和2015年度财务报告。阜宁新华书店、江苏大众书局、南京江宁新华书店、先锋书店、常州新华书店、博库徐州书城等6家优秀实体书店代表进行了大会交流,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承办“江苏最美书店”评选活动,最终评选出10家“江苏最美书店”。分别是:苏州自在复合书店、阜宁新华书店阜宁书城、南京先锋书店永丰诗舍店、江苏大众书局南京水游城店、凤凰苏州书城、无锡那美书店、南通中观书院、江宁新华书店同曦瑞都店、徐州新华书店铜山分公司八斗书店、镇江博世图书悦读空间概念书店。

做好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出版物发行员职业技能竞赛江苏赛区参赛工作,专门组织江苏赛区选拔赛,来自全省10个地区43名选手进入选拔赛,其中团体赛22人、个人赛21人。最终确定6名优秀选手代表江苏参加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的出版物发行员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南京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庞晓获个人一等奖,苏州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吴江分公司徐悦、淮安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周会娟2人获个人三等奖,南京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庞晓、苏州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吴江分公司徐悦2人获个人单项优胜奖;由南京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吴楚梅、景影和泰州姜堰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何昆组成的江苏代表队获团体奖;江苏省出版物发行业协会获优秀组织奖。

(发行协会 宋洁供稿)

■ 期刊协会 加强人才队伍培训,先后举办三期全省编辑业务培训班,每期均有200多人参加,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巡视员、省期刊协会会长沈建国作辅导报告,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人民出版社编审乔还田,商务印书馆编审乔永分别就出版物编辑的选题策划与审读加工、编辑的语文知识与病句修改作了2场专题讲座。举办第八届江苏期刊编辑技能大赛,参赛人员236人。《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施建平、《七彩语文》杂志社徐琴等25人获得金奖,《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南京审计大学期刊社等6家期刊社获得组织奖金奖。组织首届全国报刊编辑技能大赛江苏赛区的初赛,共有40多名期刊编辑投身此次赛事。《七彩语文》杂志社、《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编辑部获得一等奖,《七彩语文》杂志社代表队还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决赛。江苏期刊“明珠奖”评选优秀个人,收到申报材料68份,其中高校学报25人、社科期刊25人、科技期刊18人。最终评选出优秀主编7名、优秀编辑38名、优秀营销2名。

推进期刊课题研究,共收到申报课题39个,“新媒体时代期刊媒体如何坚持使命和责任”“江苏省科技期刊品牌发展战略研究”等13个课题列为资助课题,将“大数据时代下学术期刊学术优势定位及其实现路径”“大数据时代基于数据分析的办刊策略调整研究”等20个课题列为立项课题。年度14个课题组完成课题研究,提交结题报告。

承办全省社科类学术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的具体工作及评估后的数据分析工作,专家组聘请17名专家,按学报综合、教育研究、文化艺术、政治经济分类,对120种社科学术期刊,分别进行审核、赋分等工作。学术组委托南京大学信息学院负责,对社科类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准进行赋值。秘书组则对出版资源、出版能力以及出版规范方面有关指标进行核定赋值。

配合省全民阅读活动,组织期刊界参与在扬州市举办的第六届江苏书展活动,30多家期刊在活动中送期刊到基层,扩大期刊影响力。组织14家期刊社参观、考察在武汉市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期刊博览会,了解全国期刊发展现状,学习外省先进办刊经验。

(期刊协会 汤建奎供稿)

■ 广电协会 组织专业人才培训,电影分会举办两次全省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培训班,邀请总局电影数字节目中心、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中国电影器材公司等单位领导、专家进行授课;技术专业委员会对全省广大技术人员分专业、分类别,先后举办全省无线覆盖规划培训班、安全播出培训班、中波发射台台长培训班,并在苏南片区举办2016年度节目质量奖申报评选培训工作;播音员主持人委员会举办2016年年会,会议邀请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副校长、全国金话筒复评评委严翔教授通过先观摩、后讲评的形式,对获得2015年度江苏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作品奖一等奖的作品全面点评;产业经营委员会举办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培训班。

开展学术理论研讨,电视剧、纪录片专业委员会举办2016年江苏省纪录片年会暨创作研讨会,会议以“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学者、领导,通过“观摩、演讲、点评”等形式,探讨、交流创作经验;报刊专业委员会举办2016年年会,年会以“融合与发展”为主题,针对新媒体行业快速发展,广电报生存受到挑战、处境愈加艰难、市场份额日益萎缩的实际情况,围绕如何抓住机遇,找到发展空间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播音员主持人委员会在2016年年会上,邀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原播音员、现中央新影集团杨柳工作室总监杨柳做了《融合时代,主持人的自我更新》讲座,讲座围绕如何做好播音主持工作,如何用故事化的语言,摒弃概念化的说辞,如何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避免不接地气等方面进行广泛交流;技术专业委员会与省总台、省网公司共同举办“第三届中国广播电视紫金论坛”、组织会员单位参加第24届中国数字广播电视与网络发展年会暨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

开展课题研究,技术专业委员会撰写《全省广播影视“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从制播能力、传输能力、接入能力、覆盖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总体目标、分类原则、重点项目、政策建议,修改完善《江苏省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草案)》;产业经营委员会汇编《江苏省广播影视主要发展指标统计分析》《江苏省新闻出版业统计资料和分析报告》,对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结构分析、区域分析、趋势分析、排位分析,综合评估“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组织会员单位就《江苏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修改意见。

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技术专业委员会应拉萨广电局邀请,组织专家远赴西藏举办为期20天的技术和管理培训,到新疆伊犁开展援疆工作,为技术人员到江苏学习考察提供帮助。播音主持委员会与省总台联合举办第四届“未来金话筒”大赛;技术专业委员会举办全省广播电视发射系统专业技术能手竞赛,并从全省47名选手中选派两名同志代表江苏参加全国竞赛,两名同志分别获得一、二等奖;电影分会对全省电影市场进行专项检查治理工作,对偷漏瞒报票房等26种不规范行为进行查处;电视剧、纪录片专业委员会参与组织和征集第四届江苏省网络短片和2016太湖东山纪录短片创作季大赛,应邀组织专家前往镇江、常州、苏州、泰州、南通、宿迁、淮安等地开展获奖节目推广交流活动,与江苏《视听界》杂志社联合出版《2015年度江苏广播电视获奖作品增刊》。协助扬州协会承办2016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学术年会、城市广播电视学术研究基地成立大会、“十三五”时期城市广播电视改革发展高峰论坛;参加中广联合会组织的第六届全国广播学术研讨会、“广播媒体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征文颁奖研讨会。协助省三教办举办全省新闻媒体“好记者讲好故事”交流研讨活动、全省“好记者讲好故事”成员库选拔活动和成员库人员首次“革命老区行”活动;协助省记协完成《中国新闻年鉴》2016年卷组稿工作、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和第十九届江苏新闻奖获奖作品颁奖活动;参加了由省民政厅组织的2015年度社会团体年检工作。

推荐申报奖项,组织推荐申报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2015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第六届全国广播影视“十佳百优”理论人才评选活动、第十四届全国广播影视学术论文奖、第十九届江苏新闻奖,组织参加第二届扬州广电杯“‘十三五’时期城市广播电视改革发展”征文活动、第二届“广播创新发展”征文活动。共获得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件、二等奖4件、三等奖2件;2013—2014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大奖6件、提名奖26件;第24届电视文艺“星光奖”大奖2件、提名荣誉奖3件;第十四届全国广播影视学术论文奖一等奖4件、二等奖1件;第十九届江苏新闻奖10件;第六届全国广播电视“十佳百优”理论人才评选活动“十佳”2人、“百优”7人;第八届全国优秀电视法制论文评选活动二等奖3件、三等奖1件;第29届全国对台港澳广播优秀节目二等奖1件、三等奖3件;第五届全国历史题材广播电视节目评析活动一等奖2件、二等奖1件、三等奖1件。

(省局宣传管理处 王建供稿)

■ 版权协会 积极举办专业论坛,省版权协会与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共同主办“互联网新形势下版权保护论坛”,围绕在注重传统文化产权保护的同时加强对未来科技产权的保护,提出完善知识产权的全能控制体系、构建网络利益相关者的公平竞争保障机制、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利用机制等具体建议。世界版权日期间,在南京举办江苏省首届工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论坛,围绕2016“第十六个世界知识产权日”的宣传主题,针对江苏省当前工业产品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中的经验、存在问题进行理论和司法实践方面的探讨,同时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将知识产权审判十大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搬到了论坛现场。在扬州大学举办“江苏省第二届学生版权论坛”,展示江苏省大学生学习版权、研究版权、维护版权、普及版权的成果和风貌,来自省市有关版权界领导、版权行业企业家、各有关大学法学院教授老师学生共500余人参加论坛。

做好作品版权登记,全省完成著作权登记近60万件,其中一般作品著作权登记近44万件、软件著作权登记16万余件。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50.06%和42.72%,登记数量和增长率均位居全国前列。做好江苏省首届优秀版权作品的组织推荐工作,推荐的言恭达等50名著作权人(含企业著作权人)的优秀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7件、二等奖4件、三等奖6件,占获奖总数的20%。办好《江苏版权》杂志,累计编印199期,260多万字,受到总局、省内外、会员的好评。

(版权协会 孙慧供稿)

■ 动漫协会 建设江苏影视动漫推介交流交易平台项目,将整合资源抱团参展国内外各类影视(动画)节展的工作系统化品牌化规范化,协助省局做好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第八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第五届江苏书展等江苏动画展团的参展工作和深圳文博会、第十三届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产业博览会等组展参赛活动。协助省局、省商务厅、省广电总台,组织协会会员赴法国昂西、法国戛纳、非洲电视节等,参与国际动画会展江苏动画参展工作。支持常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承办第十三届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协助省局加强对会员影视动漫原创生产的业务辅导和管理,对各基地和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进行调研,并向主管部门和省政府提出产业政策建议。

坚持信息服务制度,定期向会员提供政策公告、行业动态、项目推荐等信息,向有关部门和领导及时反映江苏影视动漫行业建设情况。建立省影视动漫协会即时通讯交流平台,为协会会员即时提供有关项目信息。

(省局宣传管理处 谢友倩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