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青花瓷年代鉴别
由于唐宋作为青花瓷的摸索阶段,制作流程不成熟,市面流通的这两个时期的青花瓷也较少,本书不再叙述这两个时期的青花瓷的鉴定方法。
2.3.2.1 元朝青花瓷的特点
在我国,因为对于元朝的青花瓷使用价值的认识本身就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因而古代历史基本没有元代青花瓷的高仿,在鉴定是否元青花真品时,需要掌握元青花的特性与其他阶段青花瓷特性的差异(胡强,2017):① 元青花一般都胎体结实。② 釉有青白釉、枢府釉及最具代表性的青花釉层。③ 青花瓷色调有浓翠及灰淡两种,胎体都有铁斑。④ 花瓶或者碗器底部都没有釉,碗、盘这类底盘的中间是乳钉状突起。⑤ 梅瓶和玉壶春瓶多菱边,方形扁壶、高颈大罐这些是元代青花瓷的特有容器形状。⑥ 梅瓶的口全部是上窄下宽的梯状。⑦ 极个别青花器仍然沿用枢府瓷特有的小底足。⑧ 在纹样上青花纹理遍及器皿,布局合理也分为多方位。⑨ 在纹路、装饰图案方面有显著少数民族的特征。
2.3.2.2 明朝青花瓷的特点
(1)青花颜色不像元朝青花瓷颜色浓翠,大部分偏淡灰,可能是因为明朝时期从中东国家进口的钴料一度被中断,因而用了中国含铁量非常低、含镁比较高的钴土矿做染剂。
(2)器型制作与青花釉里红相同,有的开玉壶春瓶、玉壶春执壶及规格型号20厘米的碗是细底,别的全部是粗底。
(3)从青花瓷的传世品及景德镇窑址查到的青花瓷样板显示,明朝以碗类为主体的青花瓷底端都没有釉,且有尖钉凸起状,仍然保留了元代的削底特点。
2.3.2.3 清朝青花瓷的特点
(1)清代顺治十四年之前官窑的青花瓷底款作诗,基本上就是属于编写,这是一个应特别留意的特点。
(2)清朝晚期青花瓷经典著作器型轻巧、胎土光滑工整,因为清朝晚期开始引入欧美国家工业自动化成形机械设备。
(3)民窑青花瓷底端没有皇帝年号,而是各式各样的标志。青花颜色也黯淡,用的是珠明料,进口钴料并没开始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