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伤巨大——核武器

第一章 杀伤巨大——核武器

img1

印度史诗中记载的类似核战争的场面

有一部著名的古印度史诗《摩诃波罗多》(Mahabarata,意译为“伟大的波罗多王后裔”,与《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记载了曾经居住在印度恒河上游的科拉瓦人和潘达瓦人、弗里希尼人和安哈卡人两次最为激烈的战争。书中的第一次战争是这样描述的:

“英勇的阿特瓦坦,稳坐在维马纳(类似如今飞机的飞行器)内降落在水中,然后发射了‘阿格尼亚’(一种类似飞弹的武器,能在敌方上空产生并放射出密集的光焰之箭)。刹那间,一个浓厚的阴影迅速在潘达瓦上空形成,天空黑了下来,黑暗中所有的罗盘都失去作用;接着开始刮起猛烈的狂风,呼啸而起,带起灰尘、沙砾,鸟儿发疯地叫……似乎天崩地裂。”

“太阳仿佛在天空中摇曳,这种武器发出可怕的灼热,地动山摇,动物倒毙,河水沸腾,水中生物全部被烫死,无一幸免。火箭爆发时声如雷鸣,把敌兵烧得如焚焦的树干。”

第二次战争的描写更令人毛骨悚然,胆战心惊:

img2

印度史诗中记载的类似核战争的场面

“古尔卡乘着快速的维马纳,向敌方并排的三个城市发射了一枚飞弹。这枚飞弹好似拥有整个宇宙的爆炸力,其亮度犹如一万个太阳,浓烟热焰瞬间升入天空,壮观无比。”

“尸体被烧得无可辨认,毛发和指甲脱落了,陶瓷器爆裂,飞翔的鸟类被高温灼焦。为了逃脱死亡,战士们跳入河流清洗自己和手中的武器。”

img3

“小男孩”原子弹

虽然对于以上史诗中的场面现今我们已无从辨别真伪,但令我们惊奇的是距今3000多年的史诗所描绘的战争场面与现代军事领域中核武器运用的情形居然惊人的相似。例如,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上空投放了当量为1.25万吨的原子弹“小男孩”。投弹后,机组人员透过护目镜首先看到下方出现了一个紫红色的小火星,随即扩大为一个耀眼的火球,接着爆发成一个火焰翻腾的大火团腾空而起,当大火冲至几千米高空时形成“蘑菇云”,下面的城市浓烟滚滚。而在地面上,随着一道强烈的闪光之后,紧接着一声惊心动魄的巨响,片刻之间,一股巨大高压气浪横扫而过,刹那间天昏地暗。大约11.4平方千米的范围夷为平地,全市建筑物总数7.6327万幢中全毁4.8万幢,半毁2.2178万幢;当日死亡7.815万人,负伤和失踪5.1408万人。

img4

二战中美军在日本广岛投放的原子弹爆炸时的情景

img5

日本广岛遭受原子弹袭击后的城市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