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换取的防护经验
2.生命换取的防护经验
无论平时还是战时,人们很难拥有防护化学武器的专用器材,掌握一些应急、简易的防护措施便显得非常必要。以下这些简易的防护措施,是在化学战早期经过数百次的试验检验,无数人付出生命的代价换来的。
(1)简单的识毒方法
根据毒剂的颜色、气味、状态、刺激性等外部特征和动植物染毒后的状态等蛛丝马迹,辨别毒剂的种类,及时地、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首先是听觉判断。各种毒剂炸弹爆炸时,声音低沉,没有明显的震撼,时常能听到大单片在空中飞行的哨音;其次是嗅觉判断。不同毒剂的味道也不相同,在每升空气中含有1~5微克毒剂的浓度下,通过嗅觉可以感觉得到。有微弱苹果香味或樟脑味道的是沙林或梭曼,有硫醇等特殊臭味的是维埃克斯,有胡椒味的是西埃斯,有大蒜和芥末味的是芥子气,有天竺葵味道的是路易氏气,有苦杏仁味道的是氢氰酸,有烂干草味道的是光气,有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氰等。
毒剂来袭时不要慌张
(2)对人员和服装的消毒
当人员染毒时,可针对不同情况,根据不同条件进行消毒。皮肤染毒时,可用防护盒内的消毒液进行消毒。无防护盒时,应迅速用棉花、布块、纸片、干土等将明显的毒剂液滴吸去,用肥皂水、洗衣粉水、草木灰水、碱水、清水等清洗,用汽油、煤油、酒精等擦拭染毒部位也有一定效果。眼睛染毒时,可用2%的小苏打水或清水冲洗;伤口糜烂时,对神经性毒剂用2%的小苏打水冲洗,对糜烂性毒剂用1:1000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冲洗,消毒时,要防止扩大染毒面。用过的棉花、布块等要埋掉或烧掉。离开染毒区后,有条件时,可利用河流、澡堂、洗消站进行全身洗消。彻底除去皮肤上残留的消毒剂及毒剂作用的生成物。洗后应更换干净衣服。伤员洗消前,伤口应包上防水绷带或塑料布。
采取简易的自救措施
对不同毒剂使用不同的抗毒药物
(3)对中毒人员的急救
当人员中毒后,应迅速送往医院急救。急救时,应先戴好防毒面具,再根据人员中毒毒剂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急救药物和方法。神经性毒剂中毒时,应立即注射解磷针,并进行人工呼吸;氰酸中毒时,应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戍酯,并进行人工呼吸;刺激性毒剂中毒时,可用清水冲洗眼和皮肤。如出现胸疼和咳融洽难忍时,可吸抗烟剂;糜烂性毒剂中毒时,主要是对染毒部位消毒处理;毕兹中毒时,轻者不用药物急救,严重时可肌肉注射氢溴酸加兰他敏。
有条件的戴防毒面罩
(4)利用器材防护
①呼吸道和眼睛的防护。遭敌化学袭击时,迅速戴好防毒面具,对呼吸道和眼睛进行防护。没有防毒面具的,也可利用透明塑料袋包住头部,用毛巾或绳子扎住颈口,在口、鼻处开口并戴上口罩透气,已达到对眼部和呼吸道防护的目的。
没条件的戴好口罩
②全身防护。当毒剂呈液滴、粉末或雾状时,除防护呼吸道和眼睛外,还要对全身进行防护。披上防毒斗篷或雨衣、塑料布等。同时应防止毒剂液滴溅落在随身携带的物体上。
(5)利用地形防护
化学武器不能像防护核武器那样就低不就高,而要根据地形和风向等条件综合考虑利用的地点,尽量避开易滞留毒剂的地点或区域。
(6)利用工事防护
有条件且情况允许时,人员应立即进入掩蔽工事,关闭密闭门或放下防毒门帘。人员在没有密闭设施的工事内,要戴面具防护。遭受持久性毒剂袭击后,离开工事前要进行下肢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