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国的中子弹”

3.“穷国的中子弹”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生物武器,他说:“如果用100千克炭疽粉末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均匀地散布于一个大城市的上空,其对人群的杀伤力将超过50枚投掷在广岛的原子弹。要是用化学毒剂来达到同样的杀伤效果,比如用VX神经毒气或者沙林毒气,那就得用一整列火车来运输。”

如果说化学武器因其杀伤力强、造价低廉而被称为“穷国的原子弹”,那么,生物武器便可称得上“穷国的中子弹”,因为相对于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制造更加方便,造价更加低廉,但杀伤效力却成倍数增长。下面我们一同来看看生物武器的主要特点。

img127

真菌侵入健康细胞

(1)致命性、传染性强

一旦发生病例,易在人群中迅速传染流行,造成人员伤亡,甚至造成社会恐慌。

(2)生物专一性

生物武器可以使人、牲畜感染得病,并能危及生命,但是不破坏无生命物体,例如武器装备、建筑物等。

(3)面积效应大

现代生物武器可将生物战剂分散成气溶胶状达到杀伤目的。这种气溶胶技术在适当气象条件下可造成大面积污染。

(4)危害时间长

img128

Q热病原体

在适当条件下,有的致命微生物可以存活相当长的时间,如Q热病原体在毛、棉布、土壤中可存活数月,球孢子菌的孢子在土壤中可以存活4年,炭疽杆菌芽孢在阴暗潮湿土壤中甚至可存活10年。

(5)隐蔽性强

生物战剂气溶胶无色、无味,不容易发现,若在夜间或多雾时偷偷使用就更难及时发现。此外,生物战剂不像物理武器攻击有立时的摧毁效果,也不是化学武器的立即杀伤。从战剂投送到感染人畜,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从感染到大规模的疫情爆发,又有一定的周期,所以生物武器的时滞性也是隐蔽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img129

投放生物战剂的战车

但是生物武器也有其局限性。生物攻击的隐蔽性是相对的,特别是撒布昆虫。大量非本地种昆虫的不合物候的出现或在某一地域富集,就是暴露;空投物品也是一样,气溶胶法是最隐蔽的。但如果对方有比较健全的疫情报告制度,则对方可以在疫情大规模暴发之前就发现生物攻击。

生物武器攻击的时滞性构成隐蔽性的同时也给了对方比较充分的反应时间,只要对方在疫情暴发前发现就可以展开防疫,造成攻击失败。生物武器攻击时,其目标也带有很大的局限性。生物武器的撒布—感染—发病模式不适合攻击运动目标,本来撒布就不精确,而且感染对方要有浓度和时间上的保证,所以20世纪的生物战没有攻击运动目标的战例。生物武器攻击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干扰,比如低温、大风、风向、物候等因素的强烈影响,造成攻击效能不稳定,比如美国在朝鲜空投的昆虫由于低温没有从容器中扩散,从而被杀灭。但利用好自然条件会有助于生物武器发挥效能,比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利用严寒中德军免疫力下将而实行细菌战便是很好的例子。

img130

用飞机投放带菌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