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现代生物技术的创新发展
1.依托现代生物技术的创新发展
未来世界科学与技术的迅速进展对于生物武器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一般估计,由于现有传统生物武器类型在技术上已非常成熟,而已有的防护装备对之也非常有效,因此,这方面发展需求余地似乎不大,更加关切的是在高新技术支持下的新型生物武器类型的研究发展。可以说,新类型生物战剂是当前生物武器发展关注的首要问题。
据悉,十年内基因武器将问世
从技术上看来,现代技术为新型生物战剂的发展提供了许多途径,如分子设计技术与生命科学进展相结合可以发现具有特殊作用机制的新战剂;过去许多由于稳定性差或难以武器化被淘汰的微生物,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有可能被重新选择为新型战剂;基因武器的研制也可成为一条重要途径。
从理论上来说,许多致病微生物均可作为生物战剂,但20世纪40年代以来传统生物战剂类型并无重大变化。当时英美研制的代表性生物战剂即为炭疽杆菌和肉毒毒素,前苏联也是如此。90年代初期伊拉克储备主要生物战剂亦为炭疽杆菌,主要原因是由于许多传统生物战剂的基本性能和军事效益大致相近,而现代及未来生物技术研究成果有可能推动新类型生物战剂的发展。
在未来背景下,从军事使用角度考虑,生物武器作为战术使用已成为高风险低效益的无益之举,结合常规武器使用的可能性明显降低。未来趋势主要是利用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等施放方式作为战略威慑武器,二元技术及气溶胶化技术等关键技术将受到更大注意。
现代生物技术对于生物武器发展的影响一直受到极大注意,其主要影响有三个方面。
其一,改进传统的生物战剂,即利用基因技术修饰细菌或病毒以改进其某一性能。据报道,20世纪70~80年代前苏联曾在这方面进行了长期工作,主要方向是研制对抗生素具有多重抗药性的致病微生物,如结核病菌-C,其他方向还有:改变其表面抗原或代谢作用使之难于检测;提高低致病力微生物的致病力;提高其对环境的耐受力等等。据报道分析,基因修饰确能改变提高某些性能,但尚未能使传统生物战剂威力发生突破性的变化。
其二,是生物技术对毒素武器发展的影响,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发现与改造天然生物毒素以及解决生物毒素的规模生产问题,后一方面的影响更具有普遍意义,将毒素基因导入可快速繁殖的微生物内,这种异源生产技术可以将培养基单位体积生产力提高数百倍至上千倍,为毒素的规模生产以满足武器化要求提供了技术条件。
其三,是在现代生物技术基础上发展一种新类型武器,即基因武器,可根据不同种群人体基因结构区别而选择性地专门针对某一人类种群引起伤害的武器。对此近年来曾有过一些颇具渲染力的报道,但科学界对其现实性亦存有疑问,因为基因武器必须以某一种群特有的独立基因为攻击靶位,而实际上人类之间基因谱系相似度极高,而且随发达水平发展其交换程度提高,许多现代国家都是多民族杂居国家,尤其对于人口密集的大国,基因武器很难发挥其特殊效应。因此,虽然基因武器在技术上并非毫无可能,但实际意义尚难预计,对此尚待进一步的严肃科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