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的横空出世
1.核武器的横空出世
235U 裂变反应示意图
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正在做试验
1938年12月17日,奥托·哈恩和施特拉斯曼两位德国化学家用中子轰击铀的原子核,发现铀核被分裂为两个较轻的元素——钡和氪。1940年初,由物理学家魏茨泽克、海森堡、布雷格和施罗德等制定了德国核研究计划,代号为“U工程”。他们很快便设计并建造出了第一座用于试验的核反应堆。当时德国已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并获得了普日布拉姆和雅希莫夫沥青铀矿。德国地质学家在本国东部地区也发现了铀矿,同时德国还在挪威南部建造了一座世界上最大的重水生产工厂。1942年,海森堡和德佩尔运用一个球形装置使反应堆得到成功,打开了制造原子弹的大门。当时英国和美国已经确认德国正在试验和制造这种威力巨大得令人无法想象的核武器,因此同盟国不断派出飞机对德国的核试验基地进行轰炸。1944年2月20日,盟军派出一个特别行动小组,将运载设备和重水的“海德”号轮船炸沉于波罗的海,延缓了德国研制生产原子弹的进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人也没能制造出一颗原子弹。二战期间,美国已成为欧洲科学家的避难所。2000多名杰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了逃避希特勒的迫害云集美国,其中有被称为相对论之父的德国著名犹太人科学家爱因斯坦、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弗兰克·贝蒂、施特拉斯曼、梅特涅、意大利著名科学家费米、匈牙利的著名犹太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等。这些科学家为美国带来了宝贵的科学知识和实验开发能力。最先提出研制原子弹的是美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写信给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请求批准研制这种爆炸威力强的原子弹。爱因斯坦的初衷是为了打倒希特勒,可罗斯福总统开始并不相信有什么更大威力的炸弹,但是最后迫于战争形势,罗斯福总统还是批准了这个请求。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从1939年10月开始,直到1945年7月16日,试验场爆炸了一枚装料为钚239的原子弹。事后,研究者们将剩余的原料制成了两颗原子弹。德国法西斯由于当时的投降,侥幸躲过了一场灾难,原子弹的投放最终选在了日本。1945年8月6日和9日两枚原子弹分别投到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市,造成了20多万人的伤亡,这是迄今为止在战场上使用的仅有的两颗核武器。
爱因斯坦
人类第一座核反应堆
投向长崎的另一颗原子弹“胖子”
美图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核武器家族有不少成员,它们是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核电磁脉冲弹、冲击波弹等。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也增加了不少。这些国家是: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印度、以色列、巴基斯坦。有制造能力的国家有:阿根廷、埃及、伊拉克、利比亚、韩国、南非、巴西、日本等国。中国于1964年10月16日,爆炸了第一个颗原子弹,爆炸释放的能量约2万吨TNT当量。原料为铀235。1967年6月17日,我国用空投的方法,爆炸了一颗氢弹。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场景
中国第一颗氢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