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原子弹同行的信

1.与原子弹同行的信

img42

“胖子”爆炸后的瞬间

第一颗原子弹在广岛爆炸成功后,美军有关方面和驻扎在提尼安岛的科学家要求对日本进行第二次原子弹袭击。于是,日本的另一个城市长崎又遭到原子弹袭击。美军起初确定的袭击目标并不是长崎,而是九州的小仓,因为小仓有日本的一些重要军事工厂。美军原定8月11日向日本投掷第二颗原子弹。早在8月2日,三个以钚作为原料、名为“胖子”的原子弹上的引爆器已经运抵提尼安岛,由于担心天气变化,有关方面决定提前投掷。但是,第二颗原子弹投掷以前,出现了一系列意外。首先是前苏联方面的干扰。在原子弹轰炸广岛之后不久,前苏联方面迅速作出反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召见美国和英国的大使,声明前苏联将于8月9日对日本宣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这无疑又是一条轰动全世界的新闻。其次是原子弹本身和飞机遇到了些意外。根据气象预报,8月9日以后将连续出现五天坏天气,因此,美国决定8月9日早晨向预定目标投掷第二颗原子弹。当有关专家对“胖子”进行最后检查时,竟然发现有的电线接错了地方,辅助油箱的油泵也有些堵塞,如果重新返工就要耽误两天时间。在世界大战的后期,两天是非常宝贵的。所幸奥基夫等专家找到了临时解决的办法。

另一个情况是,执行轰炸任务的B-29轰炸机起飞前,竟然没有找到备用油箱,使飞机不得不推迟起飞。8月9日凌晨3时,查尔斯·斯威尼少校驾驶着携带原子弹的飞机起飞后,穿过浓重的雨雾首先飞向小仓。但是,当斯威尼少校接近目标上空时,发现整个小仓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难以按预定计划进行轰炸。第二颗原子弹投向长崎也有迫不得已的原因。根据规定,飞行员不能仅仅依靠雷达搜索,必须同时用肉眼确定目标以后才能投掷原子弹。斯威尼少校驾驶的B-29在小仓上空盘旋了三圈,依旧不能用肉眼发现目标,但却发现日本的战斗机在逐渐逼近,地面高射炮火也开始向其射击。紧急之中,斯威尼忘记启用备用油箱,从而误判飞机的燃料告急,仅够飞到长崎港并返回冲绳岛上的空军基地。由于原子弹已经处于解锁状态,斯威尼不敢带着原子弹返回基地,只好飞往长崎这个机器制造业比较集中的候补目标,他还考虑过是否把“胖子”扔到大海里再飞回基地。

长崎建在一些陡峭的小山上,人口大约20万,很早就是日本主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当斯威尼驾驶飞机接近长崎上空时,厚厚的云层使他无法看见地面上的目标,此时机上负责指挥的一名海军中校命令他借助雷达向长崎俯冲。这使斯威尼心惊肉跳,不过他突然从云层中发现了一道缝隙,透过这条缝隙,他清楚地看到了长崎,斯威尼仅仅目视目标几秒钟,就在不太有把握的情况下把原子弹投下去了。

美军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的同时,随同观察飞机投放的仪器,还投下一封特殊的信。这封信是参加原子弹研制工作的3名年轻物理学家寄给日本的著名物理学家相根辽吉教授的。战前,相根辽吉教授曾经同这3位年轻的物理学家在加州大学的伯克莱实验室共过事,彼此建立了友谊。3名年轻的物理学家在信中提出,希望相根辽吉运用物理学家的影响,使日本政府的首脑知道继续进行战争的严重后果。他们虽然对原子科学被用作杀人武器而感到遗憾,但如果日本政府不接受投降,“原子弹雨”就会愈下愈大。有人捡到这封信以后,很快把它送给日本海军当局。正巧,相根辽吉有一名学生是海军军官,长崎被原子弹轰炸的第二天,这名海军军官把美国物理学家投信的事告诉了相根辽吉。尽管相根辽吉在战争结束后才看到这封信,但随同原子弹一起传递的信在爆炸后的火海中竟然完好无损。战争是多么残酷,又是多么令人惊奇。

img43

“胖子”在长崎引爆所产生的巨大蕈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