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手掰开原子弹的人——为原子弹献身的第一位科学家

2.用双手掰开原子弹的人——为原子弹献身的第一位科学家

核武器虽然拥有巨大的杀伤力,但研发的路途却并不平坦,因为这里面不仅需要高端的科技支撑,更需要大量工作人员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任何一个国家在进行核武器技术研发的过程中,都无疑会出现一些紧急突发状况,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勇于冒险,舍命忘我的工作人员即使知道会受到强烈放射性辐射的伤害,也会毫不犹豫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美国第一颗原子弹“诞生”的过程中,就有一位杰出的核科学家,为了避免一场大灾难,挺身而出,成为人类第一位为研制原子弹而献身的科学家。

img14

斯洛达在做试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的罗斯福总统是在爱因斯坦的劝说下,同意研制原子弹的。为了加快进度,抢在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美国决定向盟友英国和加拿大提出请求,要求这两国派出优秀的核科技人员支援美国的原子弹研制。在这种情况下,加拿大科学家斯洛达于1942年受命来到美国。斯洛达来到美国之后,积极投入到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中。他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和个人经验,解决了许多重大难题。由于斯洛达的聪明才智,加上他的勤奋,不久他便被任命为实验室主任,负责原子弹的引爆实验。所谓原子弹的引爆,是指核装置在接到引爆指令后,引爆系统的雷管使炸药起爆,炸药的爆炸产物推动并压缩反射层和核装料,使之达到超临界状态,中子源适时提供若干点火中子,于是,核装料内发生连锁反应,开始猛烈释放能量。只有原子核材料大于临界质量时才能发生核反应,为了安全起见,平时原子核材料都要小于临界质量。

有一天,斯洛达在进行核材料临界质量实验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用于拨动铀块的一把螺丝刀突然掉了下来,使得原本位于轨道两端的两小块铀在轨道上飞快滑动,越滑越近。一旦两块铀撞在一起,便会引起一场大爆炸,周围的人、实验设备便会受到损坏,由此将大大影响原子弹研制的进程。这时,如果人去阻止,那么,只要人碰到铀块,便会受到强烈辐射,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紧要关头,斯洛达奋不顾身地冲了过去,在两块铀即将碰撞之际,勇敢而果断地伸出了双手,接住了两块铀,并将它们分离开来。这一勇敢的举动,只是一刹那之间的事,但在场的其他科学家都惊呆了。一场核事故避免了,实验设备也保住了,然而,斯洛达与铀块发生了接触,虽然只是短暂的接触,但铀块中的辐射剂量却是致命的,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的身体所能承受的程度。几天后,斯洛达因放射病死亡。无疑,他用生命挽救了其他科学家和第一颗原子弹的顺利“诞生”。斯洛达的英勇行为在科学家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为了表彰这位科学家大无畏的献身精神,赞誉他是“用双手掰开原子弹的人”。

img15

该事故的一次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