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海底的核弹

3.沉睡海底的核弹

美国和前苏联海军,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装备核武器。从那个时候起,随着海军海难事故的发生,海底核装置和核武器的数量在逐年的增加。这些可怕的延时炸弹沉在海底,不知何时爆炸,也不知将给地球带来什么样的厄运。

1952年4月26日,美军驱逐舰“霍布森”号在大西洋游弋,与美国航空母舰“瓦斯勃”号相撞。“霍布森”号很快沉没,舰上的175名水手连同核装置一起沉入大西洋。

1963年4月10日,正在美国朴茨茅斯船厂调试的美国海军新一代攻击性核潜艇“长尾鲨”号按计划下潜至2500米的深度进行测试,但当潜到这一深度时却突然失事,再也没有上来。后来证实艇壳已经向内爆裂,艇内129人相伴核反应堆冤死海底。

1965年12月5日,在琉球群岛东部海域,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号航空母舰的一架携带有一枚B-43氢弹的A-4E攻击机在起飞时,不慎栽入大海,由于A-4E坠落的地方海水深达4800米,现代技术还无法使人潜入如此深的水下打捞。

img53

K-3号核潜艇

1967年,前苏联的一艘K-3级核潜艇沉没于地中海。此事一直秘而不宣,一直到1993年4月才为世人所知。据相关人士透露,如果艇上的鱼雷和炸弹发生爆炸,那么核反应堆造成的核泄漏事故将至少影响到半个欧洲。

1968年4月11日,前苏联一艘98米长、排水量达3000吨的G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在距美国夏威夷750海里的太平洋水下航行时,艇上氢气管突然破裂,导致核潜艇沉入海底,艇上87人全部遇难。

img54

“十一”月级核潜艇

1968年5月22日,正在亚速尔群岛附近航行的美国“蝎子”号核潜艇突然发生爆炸,沉入了1万米深的大西洋海底,99名艇员全部丧生。

1970年4月12日,在西班牙西北300海里海域航行的前苏联“十一月”级核潜艇在上浮过程中发生火灾,艇舱进水,艇员逃生,有76人获救,但还有52人伴随着这艘排水量达5400吨的核潜艇沉入了比斯开湾。

1989年4月7日,前苏联“共青团”号核潜艇在一次返航途中,在挪威沿海因电线短路而突然起火,并发生爆炸。艇上有两座核反应堆,一旦核反应堆外壳被海水锈蚀,北欧就可能遭到“水下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之害。

据世界绿色和平组织统计,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大约发生过1200起严重的舰艇事故,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北冰洋下的核反应堆至少有10座,核弹头50枚。这些沉睡海底的核反应堆发动机及核弹,经过长年累月的海水侵蚀,很难说不会出现破裂,真可谓后患无穷,但现代打捞技术又无法将它们捞起,只能听天由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