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毒面具的诞生
2.防毒面具的诞生
人们常说,上帝是公平的,当他关闭一扇门的时候,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如果将化学武器的出现比作毒魔脱离了“潘多拉的宝盒”,那么防毒面具的诞生就如同上帝赠予了人类一件克毒制胜的法宝。说来也巧,在前面我们提到过“伊普尔之雾”是近代化学战的开端,但正是那惨烈的一幕,却被一个躲在上风方向高处的一个叫迈克的农家男孩看得真真切切,也正是由于他的发现,才得以使防毒面具诞生于人间。
头戴防毒面罩的士兵
MJ08型防毒面具
如今的迈克年事已高,但当他回忆起当年的情形时,眼睛放出骄傲的光芒。他是这样说的:“我注意那是气体,随风飘逸。我预感到那不是好玩意。爸爸告诉我,任何时候都不要和魔鬼开玩笑,要敬而远之。我注意到村庄的鸡、狗、羊都不能幸免,但我也发现了奇迹。在几家庭院里,有不少头猪存活了下来。我仔细寻找它们存活的原因。可是同样的院落,到处都是染毒地带,这些猪是怎样活下来的呢?我终于发现了秘密,就在这些庭院的猪圈里有一个个小坑,不像人挖的,更不像雨水冲的,坑边还留有一堆堆湿的泥土。那些存活下来的猪不时还过去拱一拱。而在有些庭院,猪圈内无此类小坑,也没见有猪活下来。于是,我猜想,这些土坑大概和猪的存活有很大的关系。我又到其他毒气所袭击的地方观察过。野外,我也不时发现一些坑洞,或者水塘边,或在松软草地上。我终于明白了,被人形容成世界上最蠢、最笨的动物,这时却比别的动物聪明。它们不像鸡、狗那样乱飞乱叫,而是在灾难来临之时,将头扎进泥土里,靠泥土的松软颗粒过滤掉有毒的气体,得以吸进稍许清洁的空气。正是猪的这种不起眼的动作,挽救了猪的生命。我把这些看到了、想到的报告给了军队的长官。他们兴奋的称赞我:‘迈克,了不起,发现了大窍门’。”
各式各样的防毒面具
由此,专家们在迈克的启发下,对猪进行了研究。他们首先否定了猪对毒气有天生抵抗力的说法。通过试验,他们再现了猪的抗毒本领,即猪有拱食的本能。当毒气袭来时,猪抵挡不住毒气的刺激,于是本能地拼命地用嘴拱地,把土拱松以后,让长长的嘴巴埋在泥土里。由于泥土有一定的滤毒作用,使猪得到了防护,幸免一死。人们得到了启发,开始研制了内装土颗粒的简易防毒口罩,这是最初的、也是最原始的防毒面具。尔后步步改进,英国开始大量生产“黑纱口罩”,就是用长纱布条叠成的口袋,内装硫代硫酸钠、碳酸钠和甘油水混浊液浸泡过的细棉纱。但这只是粗略的过滤了部分毒气,没有做到完全的防护。
含滤毒罐的防毒面罩
人类总是不断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为了克服“黑纱口罩”的缺点,英国又研制成新的防毒用品——“海波头盔”。它的特点在于带有一个与头盔相连并可将其塞进衣领内的防毒袋,可完全有效地对氯气进行防护。
实践证明,防毒面号的研发,一方面,在防护方法上,总是互相借鉴启迪而改进;另一方面,又总是在与新毒气、新施放方法之间相互促进而变化。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的1916年,受德国人的启发,英国再次公关创新,先后发明了重型防毒面具和轻型防毒面具。无论是哪种面具,都包括有面罩、滤毒罐以及与二者相连的导气管,这就是迄今为止面具的基本构成,是现代防毒面具的基础。
有趣的是,当代世界的一切面具,无论其性能、轻重、构造如何,一旦戴在人的头上,都会给人以猪头的感觉,都会让人们联想起猪,想起猪对人类防毒的启发,想起发现这一窍门的先人。正是人类的智慧,才使得科学文化不断地向前发展,人类的文明才得以薪火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