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战争中的纳米武器
五、微观战争中的纳米武器
在人类战争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战争的场面已经从两军对峙,剑拔弩张,发展到远程控制,精确打击。人员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浴血拼杀的场景伴随着陈旧的作战方式已经离我们渐渐远去了。取而代之的则是高技术条件下杀伤力、机动性、隐蔽性三者兼顾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在战场上的运用。前面的章节所介绍的各种新概念武器,主要向广大读者展示了它们卓越的杀伤效应,但战场从来不拒绝人类科技的尖端成果,20世纪异军突起的纳米技术正好迎合了战场的口味,在这种技术的支撑下,具有高隐蔽性的微型化武器系统——纳米武器应运而生,昔日看似天方夜谭的幻想,如今却变成了现实。
纳米机器人艺术图
武器装备微型化是军事领域中的一项长期研究的内容,微型武器的战场运用也已早有耳闻。美国在越战时期,美军一专门从事生化战研究的专家就利用臭虫的特性,使其充当微型探测器。当前线指挥官正为找不到目标而苦苦发愁时,一大批经过特殊改装的“臭虫探测器”,很快通过飞机散布在越南北方茂密的丛林之中。这些臭虫一旦爬到越南人民军身上吸血时,背上的超微型无线电发射器便发出信号,这就引导了美国轰炸机和攻击机对发出信号的地区实施轰炸。在越南战争的最后阶段,美国企图通过对交通线的狂轰监炸,以争取和谈的有利条件。在这次战役中,“臭虫”也被大量广泛地应用,众多携带发射器的“臭虫控测兵”被散布到越南北方各地,尤其是“胡志明小道”周围,使得越军的运输队无论白天黑夜,在丛林中反复挨炸,却始终找不到原因。
武器专家贾森·纳德勒称中国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给了他灵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纳米技术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的热门话题,是怎样的机缘让人类将纳米技术同武器装备制造业结合起来的呢?美国佐治亚纳米技术研究所的世界顶尖的纳米武器专家贾森·纳德勒是这项尝试的第一人。谈起纳米武器的研究,纳德勒兴致勃勃地谈到:“我是很偶然读了中国的神话小说《西游记》,孙悟空变成了小中子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迫使她乖乖就范,这改变了我日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向。”原来,纳德勒于1996年毕业于美国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随后,他一边工作,一边攻读乔治亚技术研究所的材料与工程学博士学位,期间,他获得两项专利,因此名声大振。2003年,他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众多科研机构的聘用合同蜂拥而至。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关键时刻,纳德勒在《西游记》的影响下,接受了佐治亚技术研究所的邀请函,决定从事纳米武器的研究工作。现如今,纳德勒仍旧负责纳米武器的研制工作,据他预计,在5年之内,他有能力让第一批纳米武器正式服役;10年之内,可望进行大规模部署,包括组建一支“纳米微型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