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的杀伤效能
3.多因素的杀伤效能
在核武器爆炸的过程中,核反应过程非常迅速,微秒级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同时释放出异常巨大的能量。在爆炸过程中,周围迅速形成极高的温度,加热并压缩周围空气使之急速膨胀,产生高压冲击波。地面和空中的核爆炸,还会在周围空气中形成火球,发出很强的光辐射。核反应还产生各种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碎片;向外辐射的强脉冲射线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造成电流的增长和消失过程,其结果又产生电磁脉冲。这些不同于化学炸药爆炸的特征,使核武器具备特有的光辐射、强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污染等杀伤破坏作用。真可谓弹指一挥间,万物灰飞烟灭!
核武器爆炸
光辐射
光辐射就是核爆炸时从温度高达数百万、几千万度的火球辐射出来的光和热。它可造成人体皮肤烧伤、视网膜烧伤、闪光(致)盲;如果炽热的空气被吸入还可造成呼吸道烧伤。光辐射还能使木、棉、橡胶、塑料制品熔化、碳化、燃烧,使火药燃烧、熔化;还能引爆炸药,引起火灾。
冲击波
冲击波是爆炸瞬间形成的高温火球猛烈向外膨胀、压缩周围空气形成的高压气浪。它以超音速向四周传播,随距离的增加,传播速度逐渐减慢,压力逐渐减小最后变成声波。
核武器爆炸产生的光辐射
冲击波的直接杀伤是通过超压挤压人体内脏和听觉器官,及其动压使人体抛出,撞击地面或其他物体造成的。间接杀伤是指被冲击波破坏的物体(如倒塌的房屋)或抛射的物体作用于人体造成的损伤。冲击波也能破坏工事、建筑物和武器装备。
早期核辐射
早期核辐射是指核爆炸前十几秒内放出的γ射线和中子流。前者以光速传播,后者速度也可达每秒数千米至几千万米,两者均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早期核辐射能引起人员、牲畜的放射病。
核电磁脉冲
核爆炸瞬间释放的γ和χ射线与周围的分子、原子相互作用产生大量带电粒子,这些粒子高速运动,在爆心周围形成很强的瞬时电磁场,并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扩散传播,这就是核电磁脉冲。核电磁脉冲场强很高、频谱很宽,传播速度快(光速),作用范围比光辐射、冲击波和早期核辐射大得多。它能在导体中感生出很大的瞬时电压和电流,干扰或破坏无防护的电子设备、电路和元器件。
核爆炸所产生的电磁脉冲
放射性沾染
核爆炸产生的放射性沉降物质对地面、水、空气、食品、人体、武器装备等造成的污染,称为放射性沾染。对于暴露的人员,放射性物质的各种射线将使其患放射病。放射性沾染通过空气、水或食物进入人的口、鼻、体内组织,也会引起放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