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 述
第一节 概 述
憋喘是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特别是晚期肺癌患者,由于肺内病变范围广泛,并发阻塞性肺炎、肺内转移、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低下。因此,及时正确判断肺癌患者憋喘病因,合理选用平喘药物及措施,减轻患者的憋喘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为放化疗提供条件,尤为重要。肺癌引起憋喘有以下原因。
肿瘤引起支气管狭窄,特别是中央型肺癌,在早期患者感到气短、咳嗽、咯血,活动时加重,可闻及固定喘鸣音,随病情进展,继发阻塞性肺不张或肺炎导致肺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憋喘加重。胸部X线或胸部CT示肺门类圆形阴影,边缘毛糙,分叶或单侧性肺门肿块,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并存,形成S形的典型的征象为间接征象为肺不张、阻塞性肺炎、局限性肺气肿。
肿瘤转移到肺门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压迫主支气管或隆突,患者可出现持续性憋喘,伴阵发性加重,多于体位变动或排痰时出现加重,伴剧烈刺激性咳嗽、咯血。支气管镜见病变气管或支气管外压性狭窄或闭塞,或隆突变形。
肿瘤转移至胸膜或纵隔淋巴结肿大阻塞淋巴回流,发生大量胸腔积液,出现胸痛,进行性憋喘加重,干咳,患者喜患侧卧位或坐位。体格检查可见气管移位,患侧胸廓塌陷,叩浊音,呼吸音减低或消失,语音低。胸部X线见外高内低弧形高密度影或呈白肺。
肿瘤转移至心包发生心包积液患者多喜坐位,出现心包填塞时则憋喘加重,伴烦躁不安、大汗、心音遥远,心率增快,胸片见心影大,呈烧瓶心,心脏超声见心包内大量液性暗区。因心包积液或肿瘤压迫可出现快速型或缓慢型心律失常,心电图检查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等。
其他肿瘤引起的膈麻痹或上腔静脉阻塞以及肺部广泛受累继发支气管痉挛等,均可影响肺功能,导致肺通气或换气障碍。患者感胸闷、气急,如果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合并有自发性气胸,胸闷、气急更为严重。临床需要综合判断,寻求病因,予以及时合理处理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