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会宁教育志第四节勤工俭学助力校园发展

会宁教育志第四节勤工俭学助力校园发展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勤工俭学作为素质教育的必要载体和改善办学条件的重要手段,以劳动教育的形式,即“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式载入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教育法》和国家课程计划。1958年1月,共青团中央作出《关于在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2月,教育部发出勤工俭学活动通知。此时,会宁县各级各类学校出现勤工俭学的热潮。三年困难时期,河畔中学的勤工俭学主要是办农场。

会宁教育志第四节勤工俭学助力校园发展

勤工俭学作为一项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方法,有以工助学,成就学业;工学结合,学以致用;勤俭苦学,历练志节等诸方面的意义。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于改善办学条件,补充教育经费,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勤工俭学作为素质教育的必要载体和改善办学条件的重要手段,以劳动教育的形式,即“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式载入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教育法》和国家课程计划。1982年3月,国务院印发《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暂行工作条例》,对勤工俭学的宗旨、开展和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规范,并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专门管理机构。1995年3月1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立法的形式,确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国家教育方针,规定“国家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和扶持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育的前提下,开展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

1987年,由县教育局作为政府机构统管各学校勤工俭学,教育局内部由办公室和财务组(股)配合管理;1988年,成立县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后,前期以管理校办产业(学校小企业、小农场、“三产”服务业)为主,兼管劳动教育;2006年,国家实施“两免一补”后,逐步转向对校服、健视作业本等教育市场管理和承接学校责任保险等教育服务工作。

会宁县的勤工俭学活动,大体经历四个阶段,即:建国初期的公益劳动阶段;“文革”时期的开门办学阶段;改革开放前后期的校办产业阶段;免费义务教育至今的劳动教育阶段。

新中国建立初期(1949—1965)

1950年4月,会宁学生20余人利用寒假,在二区领导下,深入农村宣传剿匪、生产、民兵等事宜。9月,会宁中学学生200余人,帮助城郊贫雇农、孤儿寡母收秋60余亩。1951年7月,河畔小学利用课余时间,维修粉刷街道墙壁,刷写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标语,受到好评。1953年4月,会宁中学师生开展挖蛹比赛。1956年4月,会宁城关800余名学生开展灭蝇活动,4天消灭蝇蛹10万多。1958年1月,共青团中央作出《关于在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2月,教育部发出勤工俭学活动通知。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来。此时,会宁县各级各类学校出现勤工俭学的热潮。1958年5月,会宁中学在经营农场时,掀起工具改革热潮。1958年秋季,由于农村社员去炼钢铁、引洮河,社队缺少劳力,中小学师生开始停课搞秋收,深翻地,修梯田。会宁中学学生去慢湾大战华家岭,近一半时间参加生产劳动。会宁县农业学校的师生半天上课,半天参加农场生产劳动。1960年11月,会宁县中川学区组织2000多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帮助公社秋收。全县许多中学生劳动时间达到在校时间的一半以上。会宁三中(原会宁二中、后为河畔中学)从创办的那天起,就把勤工俭学当作培养师生劳动观点、解决办学经费困难的一项大事来抓。学校刚创办的几年里,食堂里无钱买煤,烧的全是野草。学校根据食堂烧柴量给每个学生规定每月交柴任务。星期天,除个别学生回家外,大部分学生三五结伴去远山里拾柴,过秤计数后交给食堂。学校曾几次组织全校师生在往返近20里路的草桥关给林场挖反坡条田和树坑,挣钱补助伙食。1959年秋,学校承包河畔到两迎水一段公路的路基修筑任务,还组织学生给河畔粮站装卸粮食。每次装车,总是几个人共抬一包粮,齐心协力往汽车上装。有时粮车来时正逢上课,装粮小组的同学只好停课去装粮,装好后回来再补课。前后也办过几个厂子,火硝厂就是其中的一个,学生利用劳动日到废墙下或路边铲来硝土,加水溶化过滤后的硝水再用火熬,熬到一定浓度就熄火冷却沉淀成火硝,卖给商店。后来还组织学生挖过甘草等药材;种过瓜也养过鸡……三年困难时期,河畔中学的勤工俭学主要是办农场。在河畔、新堡子两地铺压砂田10余亩,种的西瓜、南瓜白菜等,部分上市给学校创收,部分供师生灶上食用。铺压砂田时学校把任务分给各班,各班又分给个人(每人多少背斗),为能按时完成背砂任务,多数学生利用早操前和晚饭后背砂,个别同学还利用晚上背砂。学校农场还在河畔和新堡子开垦40余亩荒地。在垦荒种粮时,也把任务下到班级,各班之间展开竞赛。秋后收获的洋芋、糜子等接济、补贴师生灶。

1964年,县教育局执行中央和省上关于合理安排学习、劳动、休息时间的规定,贯彻《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逐步纠正劳动过多的倾向。这一时期,韩家集乡杨坪村村长兼夜校校长张荣为改善这所仅有一间土房子四张小木桌的极其简陋的办学条件,在教学之余,带领师生种树7亩,利用星期天到附近“东岳山”挖石膏,办起土硝加工厂。1958年又创办小农场、饲养场。1959年,小农场的胡麻、荞麦、玉米,饲养场的猪、鸡、蛋的收入达到550多元。1960年,他带领师生盖起三间土木结构的房子,添置几百册图书,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学生也增加到110多人。1960年6月,他作为甘肃省文教系统代表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会”,被授予全国文教系统“先进儿童工作者”荣誉称号,受到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文革”时期(1966—1976)

“文革”时期,提倡“走出课堂,走出校门”,以社会为课堂,进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斗争。1966年5月,毛泽东发表“五·七指示”,学生要“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还要批判资产阶级”。1968年底,县革委会响应号召,把会宁一中改办为会宁县五·七红专学校,开设农技农机妇幼保健电器修理等课程,学生毕业后回原籍参加生产劳动,社来社去。各级各类学校都划拨有学农基地,开设农业基础课,许多中学还开辟试验田,有的还配备灌溉设施。学校的学田种植农作物、青杨树、果树蔬菜,收成作为办公经费和民办教师的生活补助。学校在农忙时停课,帮助生产队收割粮食,平田整地。平时还经常组织学生走进农田基建会战现场,唱歌跳舞,开展宣传。许多学校养猪、养鸡、养兔;组织学生采挖矿石,烧制粉笔;打制土块,自制纸浆桌凳;修理桌凳,自制床板、教具;广泛开展勤工俭学和勤俭办学。全县500多所中小学建立学农基地500多个,有耕地2000多亩,校办工厂、第三产业十多处。据1971年统计,全县中小学共办各种小工厂26个,产值1662元,办农场342个,产粮食87512斤。会宁一中还创办校办工厂,会宁二中创办骨粉厂等,以解决学校经费不足的问题。高庙七年制学校、袁岸七年制学校、汉岔中学等修理、自制体育器材、桌凳、床板等教学办公设备器材,为全县树立了榜样。1974年,县城职工、师生投工238万多个,拆除城墙300多米,建成北关体育场。

中川中学建于1969年,在不放弃教学工作的同时,根据当时形势,张万祥校长把学校的10多亩学农基地改造成农业试验田。他组织学生挖机井,筹措经费安装柴油机、水泵等灌溉设备。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试验田收成颇丰,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办学经费。种田、灌溉及柴油机培训又锻炼了学生,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在当时的形势下,省、地、县都给予中川中学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1975年秋,定西地区在会宁县召开“学中川现场会议”,全地区所有中学校长都来参加。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汉岔中学由完小到初中再到高中,教学条件十分艰难,勤俭办学就成了学校的首要任务。学校兴建和校舍维修,全由汉岔方圆几个村的老百姓捐献和义务投工,到1977年时,群众投工集资修建教室五栋10座,教师宿舍三排25间,窑洞17孔,学生灶房一栋5间,教师灶房一栋5间,建筑面积1928平方米,学校面积40亩。汉岔大队给汉岔中学划拨山地约15亩,6亩被学生修成梯田种粮食(补助师生灶),其余开辟为小林场,植杏树、榆树、杨树万余株,开展勤工俭学。1969年到1976年之间,全校学生一律免收学费,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书本费也免收,甚至还给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等,同时解决民请教师取暖补助(国家不发取暖费)。学校曾经办过饲养场、农场、火硝厂、造纸厂等,学生参与建校,学会打土坯砌墙、以土筑墙等劳动技能。汉岔中学的勤俭办体育,也受到好评。学校因地制宜,土法上马,自制铁环、跳绳、爬杆、爬绳、秋千、跳箱、山羊、吊环、篮球架等一系列活动器具,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1974年,省体委主任晏苏民来汉岔视察,亲试各种自制体育器材,给予肯定。1977年秋,国家体委群体司司长师道来汉岔中学视察工作。一天看了9个班的课外活动和4个训练队的活动(排球队、乒乓球队、射击队、长跑队),师道说:“在缺少木材贫困地区,能自制这么多样体育器材,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这种勤俭办体育的方法,我们应该在全国全省提倡和推广。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是很好的经验,是可行的。我们的目的是锻炼身体,增强师生体质,土器材洋器材都一样的。”校长王永让1978年参加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79年,继任校长柴昇武出席第四届全国体育运动会,国家体委授予该校“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勤俭办体育是汉岔中学的光荣传统,直到今天,体育活动是汉岔中学一大特色,先后有十多人高中毕业被体育院校录取。

改革开放时期(1977—2006)

70年代后期,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勤工俭学活动时,帮助社队收割庄稼,比如拔糜子,拔荞麦,挖洋芋,扳苞谷等,每学期集中劳动时间在一周左右;耕种、经营学田,挖地,除草,采摘,收割等;参加建校劳动,搬运砖瓦,平整校园,如党岘大湾中学建校,柴门初中搬迁等诸多建校、维修、改善办学条件的活动,学生、教师都参加劳动。80年代开始,办好学校农场、林场、果园,补充办学经费,成为勤工俭学活动的主流。当时,党岘中学有农场30亩,太平中学有农场25亩,刘寨袁埫学校有农场20亩,河畔下中滩小学有农场13亩,白塬二百户小学、大沟刘沟七年制学校有农场10亩,大型农场还由学校指派专人管理。北部黄河灌区许多中小学开辟果园,较大的有河畔中学果园20亩,郭城中学果园25亩,头寨农中果园10亩,白塬景庄小学果园10亩。在种植用材林方面,中川高庙七年制学校在林地和校园周边种植白杨树,用成材的2000多根白杨椽翻新了校舍,受到当时定西地委、行署的表彰奖励。

1982年3月,国务院批转下发《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暂行工作条例》,标志着勤工俭学开始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1994年12月,甘肃印发《关于大力发展勤工俭学和校办产业若干问题的意见》,对开展勤工俭学发展校办产业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加强部门协调。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会宁县勤工俭学在原有基础上兴起产业化浪潮。1985年,县教育局创办会宁县教育工程队;1987年,创办会宁县教育印刷厂;同年,会宁一中在原电器修理厂基础上,开办会师教学仪器厂;会宁二中创办会宁县教育招待所。会宁一中对自制教具活动一直很重视,许多好教具曾获得县、市、省及全国的多次奖励,特别是HT系列化学投影用仪器,在技术上属全国领先,其生产、推广先后达十几年,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和较好经济效益。会宁一中化学实验员韩独石、化学教师杨渡,在学校领导和全体化学教师的鼓励、支持和协助下,潜心研制成投影水电解器、投影启普发生器等十多种化学实验投影器件,1984年在全省电化教育展览会后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后来在省教学仪器公司、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省市科委、市县教委特别是在国家教委教学仪器研究所等各级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大力支持下,于1985年研制出HT—Ⅰ型投影用化学仪器。后联合兰州一中化学特级教师马琨,于1988年研制出HT—II型投影用化学仪器。1991年获国家“多用途多功能化学实验投影仪器”专利。韩独石1980年1月至2003年10月,受命创办“会宁县会师教学仪器厂”并任厂长,先后有8项研制成果通过省级成果鉴定、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和取得国家专利。1987年至2002年,“会师教学仪器厂”向全国销出化学投影仪器达10万套(件),产值达564.4万元,上交各种税金24.43万元,创利润69.18万元,其中上缴学校15.63万元,利税合计达93.61万元。韩独石的工作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省教育督查组专家及前来参观的同行老师们给予他“在甘肃绝无仅有,在全国也属一流”的好评和赞扬。1989年韩独石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先进个人”,1991年被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破格评聘为高级工程师。

农村学校也积极发展校办产业,中川高庙小学就是一个典型。高庙小学创建于1931年,是高庙村张绍安先生以高庙村所放义粮为经费创办的学校。1973年至1987年,张吉任校长期间,带领师生勤工俭学,植树造林,先后植树万余株。同时,动员村民捐款捐物,师生自己动手打土块、砌墙,学生抬水泥、搬土块,扩建校舍。经过几年奋斗,学校初具规模,1984年成为八年制学校,还被中共定西地委、定西地区行政公署授予“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称号,评为“植树育人”先进单位。1985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张吉本人也被授予“省园丁”光荣称号,《甘肃日报》发表《张校长育树育人》的通讯,报道他勤俭办学的事迹。(www.daowen.com)

1987年,侯川古道小学办起养鸡场。1989年,甘沟中学在60年代石灰厂、70年代粉笔厂址上办起针织厂。1992年,甘沟河西坡小学办起养猪场,刘寨袁埫学校办起养羊场。1995年,马路中学(现平头川中学)办起小铁器加工厂。与此同时,许多城镇中小学因地制宜,临街开办小卖铺,发展出租房,太平中学、翟所中学、土门中学、枝阳中学、北关小学等都靠街面建设出租房,会师中学还临街开办小卖铺。据统计,这一时期,全县勤工俭学收入(含提供劳务)总计达到校舍维修费的10%以上。

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初期(2006—2015)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从2006年开始,中西部地区“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简称“两免一补”),2008年9月1日,全国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2009年国家对中职学校开始实行免除学杂费,对高中阶段贫困学生实行资助政策。与此同时,国家实施“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度增加,占GDP比重达到4%以上。随着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推进和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融合,农村中小学原有的学田,大部分被校舍标准化建设和操场拓展所占用,一部分因停止耕种而荒芜,学生的生产劳动逐步减少以至消失,劳动课也逐渐减少,劳动内容也局限于打扫环境卫生、清除校园杂草、开展公益植树等方面,只有个别初中、部分高中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和社区服务(翟所初中的帮助乡村铺地膜、侯川中学的清扫街道,会宁五中的走进敬老院,会宁二中的种植学生成长林,会宁一中的分期分批举行学生野外生存锻炼和野外远足)等社会实践活动。农村学校校办产业全面萎缩并渐趋消失,全县仍在经营、耕种学田的只有党家岘初中、甘沟驿镇河西坡小学、老君坡乡文岔小学、郭城驿镇驮营小学、刘家寨子乡李寨小学等少数学校;开展房屋出租的有枝阳初中、会宁三中等学校;较大的校办企业仅剩下教育局所属的教育印刷厂、教育工程队和会宁二中的教育宾馆等几家。城镇学校校办产业限于高中职中的校园超市、学生食堂承包经营等方面。

校办产业简介

教育印刷厂 1987年,县教研室创办会宁县教育印刷厂。1992年,交县勤俭办管理。企业主要承接全县的试卷、作业订单。2013年,获准印刷普通书籍。现有固定资产103万元,从业人员26人。年产值200万元,利润25万元。历任厂长为马永智(兼)、刘振亚、张吉、郭维军、吕生孝,现任厂长张振武。

教育工程队 创办于1985年,主要承担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课桌凳、办公桌、床板及图书仪器箱柜等教学办公设备的加工配置和学校平房的建设维修。现有固定资产54万元,从业人员16人。年产值100万元,利润15万元。历任队长为柳更生、杨满春、冯廷瑞、张吉、王志仁、伏孝义,现任队长和建军。

教育招待所 1987年,会宁二中创办,当时固定资产42万元,有住宿床位150个,有能同时就餐160人的餐厅。每年上交学校利润5万元,就业教师子女及家属18人。2003年企业改制,改建为教育宾馆,扩大了规模,提高了标准。对外承包经营,每年上缴学校利润20万元。历任所长为王耀德、栗宗林、张荣山。

会师教学仪器厂 1969年,会宁一中创办电器修理厂。有固定资产2.95万元。1987年,学校在电器修理厂原址开办会师教学仪器厂,韩独石任厂长。产品HT系列化学实验投影仪器分别获国家教委优秀理科仪器、全国星火计划、甘肃省星火科技等奖励11项,畅销国内各省市。至2002年共完成产值560多万元,实现利润70万元。

教育文化用品采购服务部 1999年3月,由县教育局创办,主要经营学生寒暑假作业、学前教育用书及其他文化体育用品。年经营额150多万元,利润20万元。历任负责人伏孝义、冯廷珍、李国斌。

郭城农中服装制作培训中心 在1978年开办的服装厂基础上,80年代,学校重设服装专业,重建服装厂。90年代,学校又购置一批服装加工设备,建成“会宁亚太服装研究制作中心”,并创出了“绅韵”西服品牌。此后,学校又投入资金,更新设备,扩大规模。至2006年,建成加工车间3间,购置了流水线生产设备,配备了3名管理人员和25名技术人员。年产值达到30万元,实现利润3万元,上交学校1.5万元。

党岘中学农场 70年代,党岘中学开办高中,当时有农场田30亩,派教师专职管理。农场由师生耕种,种植小麦、胡麻、马铃薯,收成一部分补贴学生灶,一部分卖钱补充办公经费。后又并入小学的学农基地10亩,现在共有40余亩,交由村民承包经营。承包费每亩100元,学校年收入4000余元。

表21—1 会宁县各级各类学校1988—2015年勤工俭学情况统计表

说明:“其他”为中学对外承包经营的学生灶,以前未做统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