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安市十二五规划研究成果(上册)

西安市十二五规划研究成果(上册)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安市“十一五”规划预期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由此表明,西安经济继续在高位平台上平稳较快发展。“十一五”确立的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五大主导产业的特色得到进一步突出,产业优势开始发挥。“十一五”前四年西安“五大主导产业”对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一是整体态势良好。全市特色农业经济类种植品种增多,规模扩大。旅游观光农业成为西安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西安市十二五规划研究成果(上册)

西安市“十二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研究(一)

课题承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课题负责人:白永秀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课题组成员:任宝平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严汉平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安树伟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马晓强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郝心华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邵金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赵 勇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吴振磊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一、西安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分析

西安市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有其特殊背景,即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触底复苏,国内经济企稳向好,关中天水经济区获准建设,这要求西安重新定位和重新规划时,既要突出继承性和持续性,又要突出创新性和开拓性。

(一)西安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1.西安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五年来,全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创新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环境、全面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西安市“十一五”规划预期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全市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1473.3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719.1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十一五”前四年,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4.5%,高于规划目标1.5个百分点,分别高于“九五”和“十五”时期的1.0和1.2个百分点。生产总值在副省级城市中排位大幅靠前。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和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719.10亿元,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原定的2580亿元的目标。2009年全市财政总收入400.29亿元,同比增长23.4%。由此表明,西安经济继续在高位平台上平稳较快发展。

(2)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形成,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十一五”确立的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五大主导产业的特色得到进一步突出,产业优势开始发挥。全市工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474.3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148.77亿元,年均增长28.3%,大大快于“十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14.7%的增长速度。“十一五”前四年西安“五大主导产业”对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以航空航天、通信设备与元器件、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快速壮大;以飞机、汽车、电器以及通用、专用设备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投资力度加大,发展加快;旅游业开辟了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等新亮点;以物流、会展、金融、服务外包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以创意影视、文博、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健身娱乐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异军突起。

(3)城市建设管理成效显著,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各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前三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611.12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0%。仅2009年就有235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0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39.4%。地铁二号线加快施工,一号线全面开工,三号线提前开工,三环路全线建成通车。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得以顺利推进,2009年完成45个村整村拆迁和18处棚户区拆迁扫尾工作,新启动6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全年安置房累计开工面积97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7万平方米,安置回迁5038户、16889人。完成大绿二期工程,三年植绿大行动成效明显,工程造林19.77万亩,新建、改造绿地广场66个,新增城市园林绿化面积486万平方米,全长6.2公里汉城湖蓄水运行,新增水面850亩。城市环保功能得到切实增强,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已通过住房建设部公示。全面加强社会管理,2009年获第三届“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治安环境最高奖项“长安杯”。和谐社区建设成效明显,新城、碑林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

(4)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协调新格局初步呈现。一是整体态势良好。如果“十一五”初的2006年新农村建设发展水平指数为100,2008年这一指数达到120,表明西安新农村建设呈现良好态势。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生产设施、农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截至2008年底,全市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车里程达9672公里,等级公路7281公里,全市146个乡镇、2862个行政村、2813个自然村通了油(水泥)路,通油路率分别达到98.6%、92.7%、68.8%。2008年底,全市自来水通村率达到61.5%。农村卫生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小病不出村、大病有准备的良好就医局面基本形成。2008年,全市2749个行政村设立卫生室3546个,覆盖率达87.4%。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共为122.46万人次免除杂费及补助公用经费1.61亿元。截至2008年底,全市已有1505个行政村接入有线电视信号,入村率为47.9%,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为99.82%,基本完成规划目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展开。2009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6.77%。四是现代农业取得新成就。全市特色农业经济类种植品种增多,规模扩大。2008年,粮经产值比为38.4∶61.6,提前完成规划5∶5的要求。农产品加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2008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20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83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为24家,超过规划目标12家。旅游观光农业成为西安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到2008年,全市形成多种形式与一定规模的旅游观光农业园区84家,其中万亩以上10家,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24个,无公害产品80个,绿色企业23家,绿色产品80个。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截至2008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03个,平均每年100个。

(5)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一是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进展顺利。“十一五”前四年累计完成178户国有企业改制,改制面达到98.5%;组建了市投资控股公司、市建工集团、市水务集团,整合市机电化工和市轻纺建材国有资产管理公司;陕鼓集团重组上海鼓风机公司、纺织产业整合等10大资产重组项目进展顺利。二是非公有经济健康发展。2009年非公有经济增加值实现1325.0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48.73%,提高1.13个百分点。三是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多渠道融资和多平台运作的格局基本形成。全国首家国家级航空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和开元城市发展基金获批设立,市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全面完成,11家小额贷款公司和高陵阳光村镇银行获准成立,顺利发行中期票据11亿元、城投债15亿元,首发上市企业1家,上市再融资3家。四是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基本完成了文化单位的“事转企”改制,建立和完善了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五是在对外开放上,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西安保税物流中心得到国家批准。2009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2.19亿美元,增长6.2%,实际引进内资676.5亿元,增长13.15%。实现服务外包合同金额2.2亿美元,增长51%。目前,已有60个国家和地区在西安设立了2654家三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96家在西安投资。

(6)民生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09年,全市民生八大工程投入资金13.2亿元,完成项目577个。西安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保障范围不断扩大,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参保人数逐年增加。2009年,西安养老保险社区管理服务率达79.7%,失业保险社会化发放率达98%,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2%。到2009年底,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达170.12万人,新增扩面14.51万人;失业保险达127.78万人,新增扩面2.23万人;医疗保险达352.42万人,新增扩面88.8万人;工伤保险达104.11万人,新增扩面8.21万人;生育保险达81.95万人,新增扩面7.49万人。“十一五”前四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18.5%,高于规划目标9.2个百分点,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63元,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2009年达到6275元,增长20.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460元增加到2009年的6275元,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原定5500元的目标。

(7)节能减排取得一定成效。“十一五”期间,全市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提高,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前四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5.42%。2009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别减排1.99万吨和2.15万吨,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市内主要河流水质普遍开始好转,7条入渭一级支流,有2条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标准,2条河流水质基本达到Ⅳ类水体,其余3条河流污染负荷也大幅度下降。

总之,西安“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为“十二五”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西安经济社会进入最佳发展期和城市价值最佳兑现期。

2.西安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经济发展方式仍需进一步转变。一是“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虽然取得较大进展,但是仍面临较大压力,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存在相当距离,低碳产业和绿色产业发展压力较大。“十一五”前三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15.2%,与“十一五”规划累计下降25%的目标有较大差距。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GDP中占比提高有压力,200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296.38亿元,占当年GDP比重为10.9%,与“十一五”规划的13%还有距离,“十一五”末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较大难度。三是经济发展的外贸贡献不足,外贸出口总额太小,2009年出口为33.3亿美元。

(2)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仍然存在。一是统筹科技资源的路径不明确,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渠道不畅通,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科技资源大市向经济强市的转化;二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机制不完善,城乡之间良性互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3)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发展相对滞后。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它们的发展。西安规模工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占到78%,充分说明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不发达。

(4)社会发展存在薄弱环节。城市管理仍需加强,城市交通秩序、治安环境有待改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住房、医疗、保障等问题仍较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农民增收还比较困难;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西安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1)“十二五”期间,国家发展的大思路为西安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会重视转型,“由大国转向强国”,“由富国向富民政策转型、注重战略性产业发展”,通过一些重大措施或途径来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比如扩大内需,注重自主创新、城乡协调、改善民生、节能环保,以及提升经济开放水平,国家千方百计寻找新的增长动力与区域,而西安正是国家新的增长区域。

(2)后危机时代经济结构的调整为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机遇。一是后危机时代国家突出强调结构调整,将发展一些战略性产业,比如装备制造业、能源产业,而这些产业是西安的优势所在;二是金融危机对发达地区的影响,为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机遇,各级政府出台新的经济刺激计划为西安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三是伴随着宏观经济的企稳向好,“危”更多的转化为“机”。

(3)《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为西安发展提供了机遇。《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基本建成以西安为中心的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把西安市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这些新提法和新定位为西安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的推出与实施,将有助于从空间延展和产业提升等多方面发挥协同效应、共享效应和品牌效应,这些都为西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

(4)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带来的物流南移和产业链延伸为西安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新的机遇。一是承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物流南移给西安物流业以及相关配套服务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二是为利用陕北能源产业链的延伸,进行协作,在西安郊区建设重化工项目,重点是对陕北能源化工上游产品的精加工、深加工,这也为西安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机遇。

(5)生态意识的增强与生态产业的发展为西安优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一是生态意识的增强和对生态产业的关注,为开发秦岭、打造国家中央公园提供了机遇;二是为利用西安优势发展绿色产品,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绿化率和植被覆盖率,改善人居环境,提供了机遇;三是生态旅游的兴起,为调整西安旅游产业结构、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提供了新的机遇。

2.挑战

(1)周边省市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一是周边区域中心城市快速发展为西安发展带来了压力。重庆升格为直辖市,成都加快发展,郑汴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呼包鄂以及兰州银川经济的高速增长都给西安的发展造成了压力,形成了众多竞争对手。二是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区域规划带来的压力。虽然国家出台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但最近国务院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规划》,同这些地区的经济总量与实力相比,西安自身经济总量小,以它为中心形成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整体实力弱,至今没有引起中央的足够重视,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在快速发展。此外,区域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正在快速被其他区域所控制,西安在经济发展中的协调力、控制力、渗透力相对减弱。

(2)省内各地区发展带来的挑战。一是新兴能源化工基地带来的压力。近年来,伴随着资源性产业的发展,榆林、延安等地的经济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等指标均高于西安,从发展速度和集聚资源等方面对西安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二是由于榆林、延安、咸阳等市工业的快速发展,造成西安在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与国家核准的占地配额的极大矛盾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三是陕南生态发展,尤其是新型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也给西安带来压力。西安在陕西经济整体中的地位相对下降了,也给西安未来发展造成较大挑战。

(3)国家强力实施的节能减排政策某种意义上给西安发展带来的挑战。“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这给西安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严峻挑战。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改善任重道远。受北方城市自然生态条件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根本改善空气质量、治理环境等任务十分艰巨。

(4)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西安发展带来挑战。后危机时代,繁荣和下行并存,国内由于物价问题和房地产市场、就业状况等均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会造成国家政策波动。政治经济层面上诸多复杂性因素给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结构调整以及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均带来难以确知的挑战。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所赖以实施环境的多变性与复杂性,干旱、雪灾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对西安也构成诸多负面影响。

二、西安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坚持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理念,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优势特色资源整合为抓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城市化建设为重点,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做大做强西安的经济总量,全面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实现,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开放包容、人民满意的国际化新西安。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更加关注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以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问题为工作重点,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坚持富民强市,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使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为广大群众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2.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经济社会协调、城乡协调、区域协调等为目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新型产业,解决发展中的失衡问题,加快发展进程,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3.发挥优势原则

发挥科技教育资源优势,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转变,实现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发挥已有产业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为优势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做大做强;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和利用千年古都的文化资源,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貌,探索建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方式、新方法,促进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彰显西安人文之都、现代新城的魅力。

(三)总体思路

西安市“十二五”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提高“五个能力”,实施“六大战略”,抓好“七项任务”。

“一个目标”: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满意、开放包容的国际化新西安。

“五个能力”:经济成长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政府管理与服务能力,国际合作与区域主导能力,市民的向心力、凝聚力。

“六大战略”:总量扩张战略、产业集群带动战略、技术引领与产业创新战略、基础设施提升战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战略、低碳战略。

“七项任务”:做大做强经济、做新做优产业、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服务、拓展合作开放。

(四)发展目标

西安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国际上,打造展示华夏文明的基地、中西方文化交流平台和世界著名旅游之都;在国内打造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内一流的宜居城市;在西部,成为物流、金融、商贸、会展、总部经济、创业中心以及首选的宜居之城,成为西部的领军城市,综合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区域中心地位明显提升。

具体来讲,在“十二五”期间,西安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支柱产业的贡献率提高,主导产业的带动效应显著,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以及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文特色更加突出,生态化建设成效明显,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国际化大都市的特色初步形成;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建设初见成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迈出新步伐;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城乡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社会更加安全、稳定、民主、和谐。

三、西安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

(一)总量扩张战略

总量扩张包括经济总量扩张、城市规模和空间的扩大两个层面。

1.经济总量扩张

目前西安经济总量虽然有较大提高,2009年GDP达到2719.1亿元,但与发达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例如,同期广州、重庆和成都分别为8215亿元、5096亿元、3901亿元。经济总量的差距影响西安城市形象和城市地位,严重制约着西安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城市作用的发挥,经济的弱势已经成为西安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西安只有实现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才能发挥西安市的渗透辐射能力,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推动大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因此,持之以恒地扩张总量,将是西安市未来5年乃至更长期发展的首要战略,“十二五”期间继续以扩大经济总量为目标,全面提升西安市的总体经济实力,力争到2015年西安市GDP突破万亿元、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

2.城市规模和空间

总量扩张战略的另一层含义是扩大西安城市的规模和扩宽城市发展空间。西安现辖9区4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0.54万人,户籍人口764.25万人(2008年),与同样的西部超大城市成都在人口和地域面积上无法相比。(成都市辖10区4市6县,总面积12390平方公里,2008年常住人口1270.6万人,户籍人口1125.0万人)。西安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线上最大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地理位置上东南西北最中心的国际大都市,也是国家规划中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的核心发动机,而目前西安的城市规模和城市功能都无法与其应有的和潜在的地位相适应。因此,“十二五”期间西安应加快城市规模和空间扩张的步伐,为西安实现跨越式大发展提供条件。具体思路是向北以市政府北迁和西安经济技术开发为依托,沿渭河两岸发展,推动西铜经济一体化,将渭河逐步建设成为西安市的城中河;向南通过长安区的建设及秦岭旅游的发展,拉近西安与秦岭的距离,使秦岭成为西安市的城市公园;向西配合西咸新区的建设,逐步实现西咸经济社会一体化;向东依托浐灞生态区和国家港务区发展,推动西临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将临潼兵马俑真正囊入西安市的怀中。力争“十二五”末实现西安市城区北触铜川,南抵秦岭,西接咸阳(杨凌),东达临潼。同时,在现有人口规模的基础上,利用西咸一体化、西铜一体化的发展和四大新区的建设,吸纳常住人口,力争在“十二五”末,使西安市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人。

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上,一方面进一步建设地铁、公路、铁路、航空四位一体的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另一方面加快信息网络和“数字化城市”的建设,完善功能,提高层次,使西安成为真正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具体来讲,“十二五”期间:在地铁方面,加快城区地铁网络的建设,并向城郊拓展,力争东抵纺织城、西达西咸新区、北至草滩、南接大学城。在公路方面,尽快建成西安连接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的高速公路交通网络;将秦岭纳入西安公路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提升城市公路的档次和级别,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在铁路方面,进一步建设陕北—西安—东部的“L”形铁路支架,以配合陕北能源化工产品和物流的转移;加快高速铁路的建设,不断提升铁路吞吐能力,缩短西安与其他城市的空间距离,提升西安一日交通圈的覆盖率。在航空方面,要将西安建成中国中西部最大的内陆国际航空港,拓展西安国际空港的功能,力争新增30条国内航线及20条至南亚、中亚、西欧和北美等城市的国际航线,新增旅客吞吐量800万人次。在信息网络方面,利用科技资源,构建城市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加快西安“数字化城市”建设,使西安与世界的交流更便捷、通达。

(二)集群发展战略

“产品—企业—产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三位一体”的载体,而由此形成的产业集群对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影响力的提升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西安在“十二五”期间要重视产品、企业和产业“三位一体”的载体建设,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

名牌产品是提升一座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手段。西安市名牌产品少,特别是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名牌产品严重缺乏,制约和影响着西安现代城市形象。“十二五”期间要重视名牌产品的培育问题,应着力围绕西安市的优势产业,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文化旅游产业等领域培育一批中国名牌和陕西名牌产品。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新培育中国名牌5个,新培育陕西省名牌15个。(参见表3—1)

西安大企业数量有限,尽管已经有9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西安投资落户,但相对于东部发达城市和成都等西部城市仍有一定差距,西安本土化的大企业数量有限,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十二五”期间,引进与培育大企业,提升西安企业的层次,是提升西安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通过大企业提高西安的经济总量,扩大西安在世界的知名度。在“十二五”期间应力争新引进30—4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西安,重点是引进500强中的装备制造业、能源化工产业及新材料等行业的企业;新增销售收入超过100亿的3—5家、50亿元的8—10家、10亿的10—20家的市属龙头企业,力争3—5家本土企业新入围中国企业500强。

西安已经具备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在“十二五”期间,西安市应以产业园区为依托,培育企业集群和重点企业,以重点企业为龙头,重点打造十大优势产业集群,使其成为西安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表3—1 “十二五”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

img1

续表

img2

(三)技术引领与产业创新战略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载体,技术是产业腾飞的翅膀。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和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求推进产业创新,建立低能耗、低污染(或无污染)、低排放、高附加值的现代新型产业。因此,西安应发挥科技资源的优势,加快科技资源统筹利用的步伐,推动科技资源优势向科技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以技术引领带动西安传统产业的创新与发展,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发展以太阳能光伏材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建立健全现代产业体系。“十二五”期间,在“十一五”五大特色产业以及“四区两基地”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产业政策,重点创新和发展三类产业(参见表3—2),即支柱产业(产值大、贡献率高的产业)、主导产业(关联度大的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围绕三类产业,积极扶持“九区两基地”建设(参见表3—3),增强其经济实力,实现产业发展的延续性与创新性。以11个重点产业园区(参见表3—4)为载体,促进科技生产力转化和产业升级与创新。

表3—2 西安市“十二五”产业发展一览表

img3

表3—3 西安市“十二五”建设“九区两基地”一览表

img4(www.daowen.com)

表3—4 西安市“十二五”重点产业园区定位

img5

续表

img6

(四)基础设施提升战略

基础设施是城市功能完善的重要标志。西安要建立国际化的大都市,必须大幅提升基础设施的档次,提高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经过多年发展,虽然西安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但与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和西安城市规模扩张的速度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某种程度上基础设施的落后,已经成为西安城市发展的瓶颈。“十二五”期间,西安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提升设施的层次,完善服务功能,建立多层次、立体化、高效率、服务优质的现代城市交通、通信、水电气网络。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方面,要有战略眼光,打造品质一流、规模宏大、具有长安特色的标志性的建筑物,使其成为西安的象征和名片;将交通设施、城市建筑、管道网络、城市绿化统筹考虑,形成3—5条宽百米、两侧附有绿化带、绿化带外具有特色建筑群的主干道,修护、提升和完善城市管道网络,提高通信设施水平。

(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战略

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是国家规划的重大战略,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西安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城市要对周边地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必然要求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建立和谐城乡关系。“十二五”期间,一是通过拉大西安城市框架,将周边农村人口纳入西安市,增加西安市区人口,提高西安城市化水平;二是通过“九区二基地”和八大产业集群的建设,通过产业配套和服务,以产业为载体,将城乡发展联系起来,实现产业发展互动;三是通过“县城—中心镇—大村”三位一体的城镇体系建设,推进户县、蓝田、周至等几个县区的发展,提高县区的城镇化水平;四是依托关中—天水经济区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建设,进一步提升西安市的基础设施水平,提高西安城乡互动的便利度,促进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逐步实现城乡建设规划一体化、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经济主体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以及农民市民化为代表的城乡生活方式一体化等“八个一体化”的目标。

(六)低碳战略

低碳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已成为国家“十二五”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西安总体发展目标是要建立国际化大都市、世界著名旅游之都、国内一流的宜居城市,这些都要求西安必须顺潮流而动,走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因此,低碳战略无疑应当成为西安“十二五”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西安市“十二五”期间,低碳战略的重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同时提倡企业的低碳生产。二是与国际低碳城市、低碳企业建立合作联盟,学习国外城市和企业的技术和经验。三是进一步宣传低碳经济,让低碳思想融入企业和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西安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十二五”是西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要时期,继续以扩大城市规模、提高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为重点,以发展低碳经济、完善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和创新及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为突破,加快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扩大城市规模和经济总量,加快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大做强经济)

“十二五”期间,西安应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扩大经济总量,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1.拓展城市空间,优化“一城多心”架构

向东,进一步推动临潼—新筑—未央湖—草滩—六村堡—咸阳为一线的渭河休闲旅游经济带开发力度,拓展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实现西(安)—(临)潼一体化。向西,大力发展沣渭新区,推进西咸一体化。向南,推动长安新区的建设,合理开发利用秦岭北麓旅游资源和空间。向北,加快泾渭新区与主城区的衔接及整体发展,同时进一步扩展泾渭新区以北区域发展空间,实现西(安)—铜(川)一体化。此外,改变中心城区作为城市单一中心的格局,强化东南西北已有城市次中心发展,形成东部以浐灞开发区为中心、南部以大学城为中心、西部以沣渭新区为中心、北部以泾渭新区为中心的多城市中心格局,使城市空间结构体系更加优化。

2.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分区和城镇体系

明确城市区域重点和发展特色,进一步调整城市功能分区。在古城墙以内,恢复历史文化古城风貌,彰显古城特色。在主城区,形成以人文旅游、文化服务、商业零售业为主的格局。东部依托浐灞、纺织城新区,建设会展、金融、旅游和高尚住区。西部以三桥为中心,加快与咸阳联结综合开发。南部文教科研区,与长安中心区衔接,发展大学园区、高尚住区和旅游休闲度假区。北部发展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的现代制造业区和围绕交通枢纽的综合发展区,以铁路北客站为依托,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集散辐射功能。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原则,综合配置各类资源,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形成中心市区、中心城镇和镇的三级城镇体系。在中心市区以外,进一步发挥高陵、周至、户县、蓝田县城四大中心城镇,加强城镇公共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承载能力。

3.加大固定资产投资

一是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铁路、地铁和轨道交通、水利、环保、生态建设等方面加大投资。二是围绕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大产业投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重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工业整体水平,继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三是投向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高财政向民生工程投入比例,统筹协调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方面投资。四是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固定资产投入。进一步改革投融资体系,以政府投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大胆探索融资渠道,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4.实施重大项目

一是实施具有重大战略带动作用的产业建设项目。培育和建设一批符合区域经济产业布局、具有优化西安产业结构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的重大项目,尤其是加快建设电动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对西安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优势产业建设项目。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着力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和农业资源开发项目,带动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标准农业发展。二是实施具有重大战略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交通、通信、电力为重点,不断提升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以集中供水、供热、供气、垃圾和污水处理等为重点,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以城市标志性建筑、公园、水域以及绿化、美化、亮化为重点,建设宜居城市。三是实施具有重大战略引领作用的社会公益建设项目。大力推进一批重点科技项目、教育项目、医疗卫生项目、社会福利项目、社会救济项目、社区服务项目以及为农业和农村服务项目等社会公益建设项目,着力解决和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进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重点广播电视项目、重点体育健身项目、重点娱乐活动项目,逐步形成设施健全、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网络。

(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做新做优产业)

“十二五”期间,西安应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以高技术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1.高新技术产业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环保和新能源等产业,着力将西安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1)电子信息产业。依托西安软件园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及西安服务外包基地,重点发展通信、石油、金融等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等产业;依托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西安产业化基地,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新型半导体功能器件、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集成电路材料与装备等产业;依托西安电路连接器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射频连接器、矩形连接器、印制电路连接器等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力争到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

(2)生物医药产业。以国家火炬计划西安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为承载,重点发展采用现代制药技术制取的中药及制剂、生物药品、生化药品等新型医药产品,组织实施生物检测试剂、创新药物、现代中药、生物医学、生物育种、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生物能源和生物制造等八大工程,将西安建设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与产业基地。力争到2015年产值达到200亿元。

(3)新材料产业。依托经开区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重点发展金属超导材料、钛合金材料、金属复合材料、稀有金属材料、陶瓷复合材料等产品。力争到2015年,产值达到150亿元。

(4)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依托航天基地陕西省大功率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高新区陕西电子信息集团,以半导体照明应用为主,聚集太阳能光伏产业企业,形成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生产加工的产业集群,建设大功率半导体照明产业园。力争到2015年产值达到1400亿元。

(5)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加大各种新型节能技术及产品的研制力度,重点推广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技术和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应用,着力发展环保技术与装备、环境服务产业。积极发展环保型车用燃料和新能源汽车生产,争取我市进入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试点城市,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环保产业基地。

2.先进制造业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壮大支柱产业为重点,依托大产业、大项目和大基地建设,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

(1)航空航天。依托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大型运输机、涡桨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等主干产业,以及航空发动机、航空关键部件等配套产业。加快新舟系列飞机产业化、大型飞机零部件生产及服务外包。以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为载体,重点培育和发展航天运载动力产业集群、卫星及卫星应用产业集群,努力建设成为世界重要的航空、航天技术研究、开发和生产基地。到2015年,力争全市航空、航天工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

(2)汽车产业。依托经开区、高新区,以陕汽、比亚迪、法士特等龙头企业,重点打造、升级重汽和轿车汽车产业集群,重点建设重型汽车的重大建设项目,促进重点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企业以及配套的零部件企业的生产,提高汽车产业本地配套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力争全市汽车产业总产值达到1100亿元。

(3)专用通用设备制造业。在高新区、经开区泾渭工业园、灞桥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业等园区形成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大型工业风机,工业缝纫机,筑路、矿山、冶金行业专用的工程机械等产品。力争到2015年产值达到500亿元。

(4)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努力把西安建成全国最大的超高压、特高压及高中压输配电设备研发及制造基地。加大行业整合力度,发展高中低压成套、研发、生产有机结合的输变电设备制造产业集群。力争到2015年产值达到500亿元。

3.现代服务业

重点发展旅游、文化、金融、物流、会展现代服务业,精心打造西安服务品牌,把西安建设成为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

(1)文化产业。以打造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和世界一流的文化中心为目标,突出中华民族“根文化”、全球第八大奇迹、中国道教文化祖庭等西安文化品牌,重点开发文娱动漫产品、数字内容产品,发展创意产业,构建曲江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临潼文化产业园区等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壮大一批名牌文化企业,培育陕西作家群、唐乐舞系列、长安画派等现代文化品牌。到2015年,力争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

(2)旅游产业。构筑以遗产旅游为主体,包括文物观光、文化体验、生态旅游、都市旅游、祖庭朝拜、温泉度假、修学旅行、专门兴趣旅游等内容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加快世界地质公园建设,鼓励发展以西安南部秦岭山地和东北部地区水资源为特色的自然山水旅游,将西安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旅游都市。到2015年,力争全市旅游产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

(3)金融业。积极推进西安金融商务区、高新区金融创新试验区和中心城区金融机构聚集区建设,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机构和产业基金,重点支持高新区进入国家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园区。2015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金融业成为西安支柱产业,西安成为区域性金融强市和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

(4)物流产业。打造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导,以装备制造、机电、建材和商贸物流为支柱,由核心物流园区、专业物流集群、物流网络节点以及龙头物流企业构成的城乡物流体系。建设6—8个专业物流中心,把西安国际港务区打造为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把西安建成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区域性综合性物流中心和全国物流枢纽。

(5)会展业。重点打造曲江国际会展产业园、高新技术开发区专业展览展示区、陕西国际展览中心、西咸世纪国际会展新城四大会展聚集区,建设浐灞国际会议中心和西安凤城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两大会议中心,初步确立以西安为中心的会展经济圈建设,将西安建设成立足大关中、依托大西北、面向大欧亚的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

(三)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

按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原则,重点推进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1.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一是按照国际化大都市标准,科学规划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布局,构建起“一轴、一河、两带”的城市空间结构。二是重视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城市空间布局,统筹规划城市主干道、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综合交通体系,提升都市区的通达性和便捷性。同时,充分利用引汉济渭等工程构建城市的循环水体,努力恢复八水绕长安的生态景致,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三是以建设西咸新区为重点推进西咸一体化,突出抓好泾渭新区、沣渭新区两大板块建设。四是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在省级层面成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指导协调新区建设的重大事宜。

2.城乡统筹发展

一是建立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首先,加大对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财政资金的支持。其次,实施农村人力资本建设战略,加大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农民的学习能力和致富能力。再次,推动企业支持农村发展,引导城市企业反哺农村企业和地区。此外,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调整现行城市偏向的金融制度和资金供给政策,建立与工业反哺农业阶段相配套的金融制度和政策安排,通过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积极引导商业银行进入农村开展金融服务,同时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新模式。二是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力度。首先,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优先发展劳动密集、资源节约、适合本地区特点的都市型工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和贮运,扶植市场潜力大、品牌知名度高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其次,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生态保障能力。再次,改善农村公共设施。统筹考虑区域性和社区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农村地区道路硬化、饮水安全、能源清洁、环境美化、信息畅通等问题。此外,推进村镇规划建设。按照“区(县)城区—中心镇—大村”的布局思路,结合产业发展、人口状况、交通地理位置等因素,拉大县城框架,重新调整村庄布局;加快搬迁并镇步伐,实行并村联组,重点建设大村,逐步取消零星分散的农民居住户,使农村村庄规划与县城、中心镇的规划相衔接;提高农村与城市、集镇的关联度,从而形成比较科学的城、镇、村梯次布局。

3.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缩小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别,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一是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全面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措施,加大财政对公共就业服务的经费支持,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做好农村劳务输出工作。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养老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制度。三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救治体系,提升市级医疗救治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疫情、重大疾病、新发传染病等的快速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县级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以及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重视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四)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转变发展方式)

树立“生态优先、持续发展”理念,着力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促进西安生态与人居环境的持续优化,把西安打造成著名的绿色之都。

1.低碳经济

一是将低碳经济纳入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低碳经济作为国民经济规划中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二是促进工业低碳化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抓手促进工业节能减排,将减量化放在优先位置,推进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和评价考核,切实完成国家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三是促进农村低碳化建设。大幅度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过程对石化能源的依赖,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加快太阳能和沼气技术的推广普及。四是促进城市低碳化运营。将低碳理念引入城市建筑规划和建设,推广利用节能材料和设备,推广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使用柴油、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建设低碳城市。

2.生态环境建设

一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秦岭北麓生态绿色屏障保护建设项目,保护自然生态和原始地貌。二是启动全市湿地保护工程、村庄道路美化绿化工程和重点水源涵养林工程,加快山区和台塬小流域综合治理,特别加强周至、户县、长安、蓝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建设与保护,更加严格地控制秦岭北麓旅游项目建设和地热水资源的开发。三是推进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加快建设宜居城市,形成城市绿色生态保护圈。四是以渭、浐、灞等河流水系的生态建设和治理为重点,进一步建设与恢复包括各大公园人工湖、三环路水带在内的城市水系,将城市段河流综合治理向城市外围延伸。

3.环境保护

一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控制入河污染物排放,特别是对渭河等主要河流进行流域综合整治。二是加大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加快工业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设施及电厂脱硫设施建设,加强对城市周边地区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全面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三是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效控制农药、化肥、白色污染以及畜禽养殖业等带来的农业环境污染。

(五)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完善公共服务)

逐步建立公共财政投入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模式

一是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机制灵活、政策激励的原则,实行公共服务分类管理,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主体举办基本公共服务,切实提高政府投入效率。二是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举办主体多元化。全面开放经营性社会公共服务市场,消除社会资本的进入障碍,促进政府与社会多元提供、直接提供与间接提供相结合转变,初步建立多元提供主体、多元提供机制并存的公共服务体系。

2.实现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一是增加预算内教育经费和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投入,加大市级财政对农村社会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二是完善以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为基础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为市民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完善、方便、高效的条件。三是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以及社会化的交通安全防范体系和交通应急处置体系。同时,加强预防火灾、扑灭火灾和抢险救援三大消防工作体系建设,以及公共信息网络的安全监察工作。四是加强基层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加大基层公共安全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深入开展基层安全创建和平安建设活动。

(六)深化改革,推动体制创新(深化体制改革)

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从解决困扰发展的体制机制矛盾入手,把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力推进体制创新,为顺利完成“十二五”各项任务目标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1.加快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

一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技管理统筹协调机制。突破现有体制的条块分割,打破科技资源分散、分隔、分离的“二元结构”分布状态,在中央、省、市科技资源统筹、军民资源互动上,创新产学研合作的统筹协调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落地实施方面,要主动加强与省部单位的合作。在重大产业化项目的组织方面,要加强部门间横向协调配合,推动建立“点面联动、上下结合、优势互补”的产业扶持新格局。二是创新科技研发资源配置机制,推动科技创新要素资源向优势产业集聚。依托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引导各种技术创新要素优化组合,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抓手,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初步建成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实施产学研合作工程,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载体,推进产学研创新要素集聚。三是在公共技术与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围绕主导优势产业,突出支持设计、生产测试和质量保障等平台建设,同时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技术合同交易、知识产权、科技创业等平台的能力建设。四是创新科技投入新模式,建立健全“科技部门推荐、银行独立审贷、政府资金引导”的联合工作机制。

2.完善经济体制改革

一是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重大决策失误追究制度,落实出资人收益权,探索建立国有非经营性资产监管体制,逐步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纳入监管范围。二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落实放宽市场准入的各项政策,积极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用好财政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创业辅导、自主创新等项目的实施和相关服务机构的发展。三是加大企业家培育。以市场化、职业化和专业化为重点,积极稳妥地在国有企业中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快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企业家队伍。设立企业家服务机构,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创新能力培训,培育企业家成长和创新。优化企业家开发环境,创新企业家开发机制,并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家创新和创业。

3.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行业协会转型

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逐步剥离行业管理部门直接管理事业单位的职能,从条件比较成熟的部门入手,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快行业协会改革和发展,按照“新老分开”的原则,逐步理顺管理体制,着力促进一批新型行业协会组建,推动一批传统行业协会改革转型,初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与西安经济特点相适应的行业协会体系。

(七)加强区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合作开放)

按照《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总体部署,继续坚持开放带动战略,显著提升西安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将西安建设成为内陆型对外开放高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深化关中—天水经济区合作

贯彻落实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开发的整体部署,建立西安与各市合作的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加强区域产业分工协作,实现区域整体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加强关中—天水经济区环线建设,促进区域交通体系完善,引导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协调发展和人口的合理分布。加强水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合作,建立共同开发专项资金,支持区域水利设施建设和水环境治理。扩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鼓励联合办学,共建研究中心。加强区域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构建区域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深化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合作,更好地发挥区域协同作用。围绕信息沟通、市场开发、要素流通、争议解决等方面加强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积极开展口岸、物流合作,促进贸易便利化,形成统一、开放的区域市场。

2.扩大国内经济合作

一是加快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结合西安产业布局和需求,创新招商理念,改进招商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的招商,吸引内外资向西安主导产业集聚。充分发挥“九区两基地”及各类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的主体作用,重点突出工业领域、服务业领域,着力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二是加强与成都、重庆等城市的合作,推动西三角经济区的构建与合作,在交通、市场、产业及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分工和协作,建立区域合作的基本框架和创新机制。三是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经贸交流合作。发挥各自优势,特别是通过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密切西安与港澳台地区经贸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3.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是继续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有效利用外资,为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服务。加强对利用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等领域。抓好一批重大利用外资项目,充分发挥集聚和带动效应,提升产业和功能区的发展水平。二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以贸易发展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为原则,积极推动出口生产体系建设,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三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国内及周边知名企业在西安设立地区总部、研发和结算中心,积极争取国际、国内组织在西安设立分支机构和总部,特别是在西安建立外国驻西安领事馆,进一步提升西安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抓住西安台北直航的机遇,加大对台湾地区的项目推介和招商力度,推进经济开发区日本中小企业园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