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教者”尤利安
“背教者”的出现 公元337年君士坦丁大帝病逝,他的三个儿子为了争夺皇权展开战争,最后政权被君士坦提乌斯控制。君士坦提乌斯在经过一段暴虐的统治后于361年死去,弗拉维乌斯·尤利安继承帝位,史称“背教者”(即背叛基督教信仰的人)。尤利安是君士坦丁的侄儿,其父在君士坦丁死后的皇位继承战争中被杀害,尤利安历经磨难之后幸存下来。尤利安即位之初受到君士坦丁堡居民的热情欢迎,特别是他在君士坦提乌斯的葬礼上所表现的伤感和虔诚之情,更赢得了都城人民的敬仰,使他年仅32岁便毫无争议地完全赢得罗马帝国。尤利安除了生活经历上的传奇色彩之外,也是一个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君士坦丁之后的罗马皇帝绝大多数为基督教的信仰者,努力推动基督教在帝国的转播和发展,但尤利安却是个异教徒,他在当政时期极力遏制基督教势力,并试图通过改革恢复异教的统治地位,因此基督教界仇视他,并送他了一个“背教者”的称号。吉本认为尤利安改革指导思想来自于他从早期的学习中获得的两种动力:一是柏拉图哲学中的哲人王的理想,他把这一理想和实际改革、经济政策努力结合起来;二是崇拜亚历山大大帝,并仿效他组织雄心勃勃的东征,企图彻底打败帕提亚人,他在公元363年发动大规模的征服帕提亚人的战争,最终战死疆场。
理想的帝王 吉本对于尤利安的评价显然是受到古典异教徒作家的强烈影响,他试图尽可能客观地评价这位皇帝,因此他认为:“对尤利安的性格和行为的更精确的了解便将消除掉我们对这位帝王的偏爱,他实际上并未超脱出当时普遍存在的通病。我们把他的最要好的朋友和跟他势不两立的敌人所描绘的他的不同形象加以比较,便会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好处。”但是另一方面吉本对尤利安极其赞赏与肯定,超过了《衰亡史》中对任何一位历史人物的评价:尤利安喜爱雅典学院的园林和古典社会生活,但同时也要为拯救衰落的帝国而殚精竭虑,他不得不向千百万人的幸福负责。他深受柏拉图思想的熏陶,认为要想统治一个国家便应力求使自己和神灵一样完美,他应该消除欲望、放弃享乐、勤勉执政。尤利安为此理想几乎过着清教徒一般的生活。尤利安具有雄辩家的口才,“对荷马的研究使他学会模仿麦尼劳斯的言简意赅的风格,内斯特的口似悬河的气派以及尤利西斯的哀婉而强有力的雄辩”。他具有深刻的洞察力,总是以公正的原则为基础,作出正确的法律判定。“他的才智不如凯撒的才智那么强大而崇高,他也不具有奥古斯都的那种无比周详的审慎。图拉真的美德显得更为稳定和自然,马尔库斯的哲学显得更简单、更单纯。然而,尤利安在逆境中表现得那么坚定,在顺境中又是那么谦和。在亚历山大·塞维鲁斯去世以后,整整过去了120年,罗马人才又一次看到一位以履行职责为自己的欢乐,全力以赴以求减轻臣民的痛苦,振奋臣民的精神,而且始终企图把权威和才德联系起来、把幸福和美德联系起来的皇帝。”
背教原因 在吉本看来,尤利安背教行为的原因大约可以从他成为一个孤儿、落入杀害他全家的凶手君士坦提乌斯中的那段早期生活中去寻找。君士坦提乌斯企图将他培养成一名基督徒,而且尤利安的幼年生活是由尼科米底亚的大主教优西比乌斯照顾的,这样在尤利安十分敏感的幼小心灵中,基督教和君士坦提乌斯的名字、奴隶和宗教的概念便连系在一起。因此,尤利安在幼年被弑父凶手强迫信教是造成他以后背离基督教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在成年之后,尤利安的独立精神又使他不肯被动地、无条件地服从基督教教义,因此当神父们企图压制住他的反对意见的时候,他们是在无形中激发了他的早已难以按捺的天才,他从此再也不承认神学导师们的权威了。尤利安是在关于阿里乌斯思想的论争的喧嚣声中受到教育的,这些基督教会之间的争辩都在无形中加强了尤利安的一种偏见,他认为他们既不理解、也不真相信这个他们如此热烈地为之争论不休的宗教。尤利安从来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并总是明确表示自己站在异教教派一边来批判基督教教义。
尤利安的哲学与宗教思想 在成年之后的一段时间,尤利安并没有受到政治事物的烦扰,可以自由地从事文学和对异教思想的研究。他尤其钟爱希腊文化和宗教,因此在尤利安身上,一个奇怪的矛盾现象出现了,“他抛弃了基督教福音的影响,却自愿把自己的理智献给了朱庇特和阿波罗的圣坛”。尤利安刚满20岁时在以弗所秘密地接受了密教,并获得了庄严加入埃琉西斯秘密教派的特权。在以弗所和埃琉西斯,尤利安的头脑里浸透了极大的宗教热情,表现出最认真的狂热信徒的性格。此后尤利安的宗教热情愈加高涨,后来他竟然邀请埃琉西斯派的教皇到高卢的王宫做客。尤利安尤其痴迷异教中血腥的牺牲仪式,并虔诚地为罗马祖先的神圣传统辩护。在哲学思想上,尤利安是新柏拉图学派的信徒,他是普洛提努斯、波菲利和扬布利科斯等哲学家的追随者。在所有哲学家中,尤利安最崇拜马克西穆斯,在继承皇位之前尤利安总是向他通报自己的行动、思想和计划。当尤利安刚成为皇帝之后,他立刻向马克西穆斯发出了邀请,请他到君士坦丁堡去当自己的导师。当尤利安在得知马克西穆斯已到来的消息时,便立即中断在元老院的讲话,前去迎接,“在两人相互亲密拥抱之后,他抓住他的手把他领到会场中间,当众宣称他曾从这位哲学家的教导中得到多少帮助”。这种君宠使马克西穆斯在皇宫各种诱惑之下逐渐趋于贪婪和堕落。
在宗教思想上,尤利安认为宇宙的第一动因是肉眼所不能看见、凡人所无法认知的最高、最完美的神,这位至高无上的神创造了不同层次的依赖于他的精神、神灵、恶魔、英雄和凡人;而每一个直接从第一动因获得生命的生灵都会得到天赋的永生。至高的神将世界的具体管理工作交给下级神灵去做,但这些神的工作并不完善,不免出现矛盾和失误。尤利安还认为天体的不变的运动规律可以视为诸神的永恒存在的证据,各种天体由于都有神灵附体,完全可以被看作崇拜的对象。
宽容的宗教政策 罗马在黄金时代才有的宗教宽容精神在尤利安身上重新体现出来。面对基督教界的攻击,尤利安出人意料地用宽容的法令相待。他许诺对罗马世界的全体臣民都实行自由的、平等的宽容政策,他对基督教徒提出的唯一严厉要求是剥夺他们恶毒攻击异教的权力。异教徒被允许开放所有的神庙,他们立刻完全从在君士坦丁时代的压迫性的法令和无端的折磨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基督教的异端教派如多纳图斯派、瓦诺替安派、马其顿派、优诺米派等重新得到了合法传教的权利。尤利安鼓励不同教派之间的争论,甚至把敌对各派的领袖请到王宫,以便观赏他们互相激烈交锋的精彩场面。
宗教狂热的一面 尤利安刚刚即位便按照前辈统治者的惯例立即担任了大祭司的职务。由于政务繁忙,他不可能参加臣民们公开祭祀的活动,于是便在自己家中设立了一个供奉他的守护神太阳神的圣殿,他的花园里到处布满了各种神灵的雕像和祭坛。每天清晨他要用一件牺牲品向光明之父献祭,在每天太阳落下地平线的时刻还要再屠杀一只动物奉上作为牺牲。史书中记载尤利安常会在一天之内杀掉一百头公牛作为牺牲,于是便有这样一个笑话讽刺他在宗教生活中的铺张浪费:如果他在波斯战争中胜利归来,所有的长犄角的牛必将绝种了。尤利安为宗教祭祀的经费竟占去了帝国税收的极大一部分,异教中比较明智的人也对这种过于荒唐的超出常情和正当节制的迷信活动提出指责。在这位虔诚的君王的榜样作用之下,许多城市和家庭也都开始恢复他们已放弃多年的祭祀活动。
改革措施 尤利安在好几个省任命的总督都是他所信任的祭司或哲学家。他规定地方官吏在固定的时间内不得擅自离开神庙,更不得擅自停止他们应负责进行的祷告和献祭仪式。他们在履行这些神圣职责时需要保持心灵和身体的绝对纯洁,即使在普通生活中也必须十分检点。祭司不得进入剧场和酒店,除了历史书籍和哲学著作,不得阅读其他作品;他们必须抛弃伊壁鸠鲁和一些怀疑派的论点,努力钻研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和斯多噶派的学说。此外他鼓励地方政府用国库的钱财来救济贫困,并宣布他决心要在每座城市建立医院,收治穷人,以此消除基督教教徒垄断的慈善机关和仁慈活动。军队是罗马帝国专制权力的强大保障,尤利安努力破坏军队中建立的基督教信仰,在给所有的士兵赏赐之前,都要求他们崇拜异教的神灵。罗马的士兵在金钱的诱惑和皇帝的威慑之下接受了异教,因此尤利安改变了军团的信仰并赢得了罗马军团坚决有力的支持。但是尤利安的这些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他在安条克和亚历山大利亚的具有某些激进色彩的改革措施就遭到当地基督教徒的强烈反对而流产。
胜利女神祭坛之争 在尤利安短暂的执政之后,罗马帝国重新恢复了对基督的信仰。3世纪70年代,罗马帝国格拉喜安和提奥多西两位皇帝当政。这两位皇帝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是尼西亚信条的忠实捍卫者,而米兰主教安布罗斯对罗马皇帝格拉喜安和提奥多西产生了重大影响。两位皇帝几乎同时发表敕令,恢复基督教的领导地位。即便如此,罗马仍然是异教的中心,在罗马一共有424座异教庙宇或寺院仍然保留着,“因而在罗马的各个角落,基督教徒的脆弱心情总不断受着偶像崇拜者所奉祭物的烟雾的骚扰”。异教当时还仍是元老院的合法宗教,元老院供奉着胜利女神的雕像和祭坛,这是异教崇拜在罗马的象征。“雕像是一位站在一个圆形球体上的庄严的女性,袍服飘动,双翅高展,一只向外伸出的手中托着一顶桂冠。”君士坦提乌斯曾命令将此祭坛从元老院移出,此后尤利安曾重修胜利女神的祭坛,狂热基督教信徒格拉喜安却再次将它搬出了元老院。罗马元老忍无可忍,在他们的领袖叙马库斯的领导下,发起了对基督教的抵抗运动。叙马库斯内心充满了振兴异教事业的狂热信念,他数次将请愿书呈与皇帝瓦伦提尼安,要求恢复胜利女神的祭坛。然而,叙马库斯的希望却因米兰大主教坚决而巧妙的反对接连遭到了挫折,这位大主教竭力使皇帝们坚决反对叙马库斯这位罗马的辩护人的虚妄诡辩,双方相持不下。
异教的毁灭 在提奥多西乌斯皇帝时代,异教最终被从罗马驱逐。公元392年,提奥多西乌斯皇帝在各地推行禁止异教崇拜的法令,狂热和肆意抢劫异教寺庙的怒潮兴起。在高卢,图尔的主教圣马丁亲自带领着他忠实的僧侣前往捣毁在他的广大教区之内的偶像、庙宇,并砍掉所有献给神灵的圣树;在叙利亚,阿帕美亚教区的朱庇特神庙遭到毁灭性的拆除;在迦太基,维纳斯神庙被合理地改建为基督教教堂。在亚历山大,塞拉皮斯神庙的雄伟的神殿和精美的雕像曾经是古典建筑的典范之作,辉煌的亚历山大图书馆珍藏着各种古代学术文献。在提奥多西发布敕令严禁异教徒的祭祀活动以后,亚历山大大主教提奥菲卢斯组织教徒攻打塞拉皮斯神殿;在提奥多西乌斯皇帝圣谕支持下,塞拉皮斯神殿被拆除,亚历山大图书馆的珍贵图书全被抢走或破坏,异教遭受了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