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拟像: 摄影图式的构想及反思》简介
《真实的拟像: 摄影图式的构想及反思》这本书是由边千慧著创作的,《真实的拟像: 摄影图式的构想及反思》共有30章节
1
序
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百年以来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在21世纪的短短十数年间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全球生态的危局、全球通信的扩张、全球贸易的衰减这些激荡...
2
目录
目 录 序 0 前言 摄影图像在哪里? 1 隐蔽的摄影拟像及其文化争议 1.1 “拟像说”的摄影史渊源及讨论前提 1.2 “拟像说”的研究背景、主要内容及争议 ...
3
0 前言 摄影图像在哪里?
当这本书的雏形尚模糊地散藏在一堆草稿中的时候,某日,我路过旺角街头的人行天桥。狭长的绿色天桥迂回穿行在拥挤的水泥森林中,天桥两侧兴建于六七十年代的住宅,如蜂巢般...
4
1 隐蔽的摄影拟像及其文化争议
考察摄影的历史可以发现,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一种关于“影像谋杀现实”的争论逐渐从朦胧中浮现出来,在视觉文化研究的领域中,这种争论...
5
1.1 “拟像说”的摄影史渊源及讨论前提
所谓“拟像”(simulacrum)本来是一个哲学名词,《牛津英语字典》对其定义为:“一种似是而非的模仿,有其外形而无其实质的图像。”[3]在《文化理论的关键概...
6
1.2 “拟像说”的研究背景、主要内容及争议
拟像说主要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对于图像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和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而兴起。 居伊·德波在首版于1967年的《景观社会》一书中指出:“在现代生产...
7
1.3 一些基本概念及研究思路
在展开接下来章节的深入论述之前,现将一些基本概念简要梳理如下: 第一,摄影、摄影图像、摄影图式。 “摄影”、“摄影图像”、“摄影图式”这三个术语的英文分别是ph...
8
2 灵光与拟像:摄影魔镜的双生儿
当摄影刚刚正式诞生,即路易斯·达盖尔刚发明银版摄影(daguerreotype)的时候,他这样形容它:“总之,达盖尔银版摄影不仅仅是一个用来描绘自然的工具,相反...
9
2.1 早期的摄影图像作为“奇迹之镜”
在1931年的《摄影小史》最后一段,本雅明写道: “达盖尔照相术发明距今九十年的时间,写下了历史的包袱与压力,有如放电一般。就在这火光微微的闪烁中,最早期的相片...
10
2.2 摄影图像的灵光悖论
本雅明没有明确灵光的具体内涵[22],他对待灵光消逝的态度是矛盾的:在为之惋惜的同时,又赞扬以阿特热、桑德尔为代表的摄影家把实物从灵光中解放出来[23],认为实...
11
2.3 灵光对于摄影“拟像说”的意义
摄影灵光产生与消逝的重要意义,显现在摄影深层的文化角色层面。摄影图像作为“揭示的探照灯”和作为“沉浸的魔镜”这文化角色的两极,都矛盾地交合在“灵光”这个概念上。...
12
3 新视觉,复制影像与摄影图式的探索
当摄影终结了灵光后,它很快脱离了19世纪至20世纪初对绘画的模仿[1],成为机械复制时代的新视觉的塑造者。与之重合的是在文化思想领域,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
13
3.1 复制的摄影图像作为影像化石
其一,复制对于摄影图像的意义。 “复制”(reproduction)一词是一个具有生物学繁殖意义的词汇,它可以指:再次生成、创造、使成为存在的行为或过程,在这一...
14
3.2 摄影式图像的自我觉醒和争论
“如果摄影继续模仿别的媒介,它就永远也不会长大。它必须走自己的路,成为自己。”[15]“以摄影表现绘画不能表现的,以绘画表现摄影不能表现的。”[16]以上分别来...
15
3.3 作为新视觉的摄影式观看
诚如纳吉指出,通过照相机镜头,“我们可以说我们用彻底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了”。[45]摄影带给机械复制时代全新的视觉体验,一言以蔽之,即摄影式观看。然而又如何进行...
16
3.4 摄影图式的确立与危机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拟像说,初始时直接表现为对于“摄影图式”这一描述性质的形容词概念的拆解。它建立在摄影复制以及对于摄影式图像和摄影式观看的实验探索与确...
17
4 旧视觉,模拟影像与摄影拟像说
以电视文化的兴起为代表,当影像超越了再现,成为人们认知和模仿的对象,拟像说正式登场: “在‘现在……这个’的电视世界中,世界的基本假设都失去了连贯而成为破碎的。...
18
4.1 模拟、拟像与“拟像说”的时代承接关系
本小节意在厘清模拟与拟像的关系,以及拟像说的时代承接关系。 首先,有必要梳理模拟与拟像之间的关系。 “模拟”(simulation)一词被解释为“模仿的行为或实...
19
4.2 模拟的摄影图像作为符号克隆
“不是从真实本身开始,而是从另一种复制性中介开始。”[11]针对拟像说登场阶段的模拟摄影图像,美国艺术评论家道格拉斯·克里普(Douglas Crimp)在《后...
20
4.3 成为范式的摄影式图像及消解
与20世纪上半叶发掘、探索摄影图像的视觉新大陆不同,在拟像说登场的时期,摄影图像开始自我消解,“摄影对世界的利用,连同其无数的记载现实的产品,已把一切都变得雷同...
21
4.4 沦为旧视觉的摄影式观看
摄影式观看在成功地推广并普及了半个世纪之后,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发人深省。摄影式观看曾经新奇连连,这种激动的新鲜感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观看内容,二...
22
4.5 摄影图式的拟像反思
拟像说的兴起意味着以一种批判性的态度审视摄影图式在认知层面所建构的意义。而无所不在的镜头文化对于当今社会认知方式的侵蚀、塑造和阐释,是拟像说兴起与发展的坚实社会...
23
5 虚拟影像与反视觉的拟像摄影
“虚拟”是一种认知体验。虚拟在当下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越来越多的被认为是另一种现实的存在状态(即“虚拟的现实”),乃至生存方式(如“宅”文化的兴起即建立在虚拟的生...
24
5.1 后摄影与虚拟的概念
1)后摄影 后摄影(post-photographic),据《Focal摄影百科全书》(第四版)的解释,指摄影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伴随着数字图像科技的出...
25
5.2 反视觉的摄影图像
经由数字化再现改造的摄影图像被非物质化了,摄影媒介的目光由外在彻底转向内在,摄影的文化暗示也发生了剧烈的变换——如果摄影图像停止指涉外在的世界,如果摄影图像所呈...
26
5.3 摄影图式的外表与回归
“摄影死了,但是摄影图式诞生了……我们可以说,摄影成为了分子。”[27]虽然拟像摄影从其激进的文化暗示层面,意味着是反视觉、反摄影共识的。但别有深意的是,当下的...
27
5.4 “人性的”与“未知的”摄影图像
“它太聪明,性能太好,不可能是真的。”[32]波德里亚在《世界的自动输入》一文中评论拟像的虚拟现实时,认为影像的高精度自动模拟、生成和输入最终会泯灭人性,“完美...
28
6 余论 后摄影时代的摄影拟像及怀旧
在《对于虚拟现实的恐惧:摄影理论案例研究》一文中[1],本书作者曾就虚拟现实这一今日社会的超级拟像提出一个论点:虚拟现实是摄影的影子。无论看上去其技术手段多么超...
29
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1][中]沈语冰.20世纪艺术批评.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2][中]顾铮.世界摄影史(修订版).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30
后 记
本书得以出版,要感谢我的导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许平教授、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的邵健伟教授,以及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邬烈炎教授。在我求学道路上,这三位老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