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山》简介
《朝山》这本书是由吴恩泽 著创作的,《朝山》共有24章节
1
目录
目 录 序 言 引 言 梵净山,一个人心中的光 第一章 远古的巫影 小镇上的巫生活 山羊溪的荒草 沉重的石头轻灵的云 血写的幽灵 第二章 山寺里的僧与尼 唐朝的...
2
序 言
十多年前,我到梵净山进行项目考察,认识了作家吴老师,因此结缘。作为土生土长的梵净山人,吴老师熟悉梵净山五彩缤纷的风土人情、多元的宗教文化,在他那里我获益匪浅,至...
3
引 言 梵净山,一个人心中的光
在许多个月明风清的深夜,我常常冥思苦索,在那一个夕阳西下的时候,为什么我会像一滴雨水,潇洒地、自如地、情不自禁地降落在她宛如一道道褶皱的山谷溪流,开始了又一种形...
4
第一章 远古的巫影
上一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又一个文人突然莫名其妙地撞进了梵净山这片地域。他之前根本不知道她的名字,是因为医生在一次体检中判了他身患绝症,万念俱灰之下他决定去做一...
5
小镇上的巫生活
对于我这个土著来说,“孤独”实在是外人对她生命形式的强加。因为在我的人生轨迹里,她的生命形式或者被现代人称为“文化”的东西,一直是她护佑下的所有生命自在自然的生...
6
山羊溪的荒草
巫是草,是漫山遍野一文不值的草,正因为是草,生命力就无比的强大,却也是无以复加的卑微。这是一个姓胡的巫师告诉我的话,那时我正坐在酉水源头一个名叫山羊溪的一户天通...
7
沉重的石头轻灵的云
翅膀不可能生成,但值得庆幸的是,我的生命与国家和民族的生命一起,在八十年代初有了转机,具体对我来说,就是可以自由地在梵净山区行走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决定...
8
血写的幽灵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有幸看到了一场半遮半掩的冲傩还愿。地点是一个叫作苗院子的小村。主持的老巫师名叫田九金,一个高大结实的苗家汉子。据说苗院子的巫事活动一直暗地...
9
第二章 山寺里的僧与尼
比较封闭的环境中生长的孩子都喜欢唱童谣,我也一样。当年很多很多的童谣当中,最令我莫名感动也莫名虔诚的当属这一首了: 月亮光光,月亮光光, 姐妹烧香,姐妹烧香。 ...
10
唐朝的风
她踏上这片被中土称为化外的原始洪荒之地时,当地百姓按照说话惯例问道:哪阵风把你吹来了?她答:唐朝的风。对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只知田、杨土司的百姓来说,“唐朝的风”...
11
大明的花
发端于隋唐,兴盛于两宋的梵净山弥勒道场,在元末明初的战火硝烟中化为了一片废墟。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系僧人出身。一个利用宗教夺取皇权的高手,自然深知宗教被人利用走...
12
清国的雪
光绪元年(一八七一年),古历六月十九日的观音菩萨佛诞,是梵净山金顶承恩寺住持隆参和尚策划了多日的敬佛法会的揭幕盛典。由于事关重大,十八日他将诸多来自远近的高僧大...
13
月落乌啼
如果有人问我,梵净山的四大皇寺四十八座觉寺,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座寺庙?你最喜欢的僧人是哪座寺庙里的僧人?我会毫不犹豫地回道:太平寺。这不仅因为我喜欢女性,还在于...
14
第三章 生命的密码
我坐在这里已经很久了。从这里往山下看,可以极目几百里天地。稍近的地方,是怪石嶙峋;往下,是矮林婆娑,这种矮林是高山杜鹃与铺地梭罗,叶片细而密,枝杆虬结连着虬结,...
15
一封神秘的猴皮书
她,梵净山,为什么会选择一九○三年的那一个瞬间,用那么一个独特的方式,发出了那么一封无字天书呢?已经容纳了巫,容纳了佛,容纳了道,容纳了儒的她,还想召唤什么呢?...
16
坎坷的山路
梵净山发给汤姆逊牧师的神秘猴皮信,由于大英博物馆的巨大影响,让全世界的生命科学界轰动了。他们认为金丝猴复活于贵州佛教圣地梵净山的消息,与耶稣复活的消息一样重要,...
17
十字架上的天使
在疯狂的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两界所有的生命权恣意践踏到天怒人怨的“文化大革命”时期,金丝猴作为佛山的使者终于现世了。 一九六九年,“文化大革命”在梵净山区域已经进行...
18
他们播种爱情
就在金丝猴以十字架的方式入世的一九七○年,一个武汉出生的青年来到了梵净山的怀里。他叫杨业勤,那年他毕业于贵州大学林学系,分配到江口县林业局工作。他自然不明白这是...
19
第四章 丧钟为谁而鸣
从明朝洪武十八年开始,说是“改土归流”也好,说是“赶苗夺业”也罢,其实目的就是一个:打通川渝与湘楚的通道。为了这一目标,明清两朝政府动用了数十万兵力,历时几百年...
20
一个人的贫富轮回
最后的“背脚佬”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许多老年人如今说起当年从沿河、思南等码头背货到寨英、松桃以及铜仁等码头,然后再背货返回的事情,就好像在回忆昨天。他们常常是十...
21
夜空里的一次闪电
一九三四年六月,贺龙带领的红三军在梵净山下一举端掉张家红顶小朝廷之后,最担惊受怕的是辰水源头最繁华的小镇寨英里的富商们。 对梵净山下这座古镇这里不妨絮叨几句。半...
22
梵净山下的鸦片战争
二十世纪初发现黔金丝猴依然存在于中国贵州梵净山的汤姆逊牧师的助手郑牧师,回国后将他们在武陵山区布道的日志整理出版,书名为“中国黔地苗乡见闻录”,其中他描述进入梵...
23
红雨随心翻作浪
那一个因为受屈原《楚辞》的感染,作为他的粉丝而飘落在梵净山区的一个小魂灵,在他体验了巫、佛、道还有基督的生活,在他体验了人生初浅的喜怒哀乐之后,一个晚上,一九四...
24
后 记 永远的乌拉尼亚
二○○八年,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的长篇小说《乌拉尼亚》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大奖。小说对现代文明提出诉讼,与消费世界展开战争,在现实中创造出了一个想象的国度,一个现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