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一、本书旨趣

所谓图鉴,是用图作解释与说明,图在书中的地位是解释工具。现在大多数兵器类书籍将图鉴看做是兵器外貌的展示,缺乏对兵器的分析、归纳与整理,这种做法除了能够让读者获得暂时的视觉享受外,没有太多价值。因为这样的书籍并不能给读者提供知识,图片只有嵌入知识体系中才具有自己的说明价值,任何不成体系的书籍只是材料的机械堆积,即没有骨架的碎片杂合体。所以本书旨在以图片作为展现手段,用以文注图的方式对中世纪欧洲的冷兵器做出解读,将欧洲中世纪的冷兵器知识以系统化与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二、涉及范围

本书介绍的冷兵器大都是欧洲中世纪的,但考虑到冷兵器在中世纪后仍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并且一些后期武器是由中世纪末期的武器演变而来的,所以为了兼顾兵器发展的延续性,使读者从整体上认识欧洲的冷兵器,一些属于中世纪之后的兵器也被纳入了进来。

欧洲与西亚相邻,这两个地区的相互影响比较大,在兵器发展中有些欧洲的兵器传到西亚,西亚的兵器也传到欧洲,因此在介绍欧洲冷兵器的时候,也会介绍一些与欧洲冷兵器有着牵连的西亚冷兵器。

三、用语问题

现在关于欧洲中世纪冷兵器词语使用十分混乱,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将外语翻译成汉语过程造成的混乱;二是因为欧洲中世纪的冷兵器繁杂、数量多且相似度高,因此经常导致一种兵器因辨识错误而造成用语混乱的情况。本书重新设定了一套描述欧洲冷兵器的词语体系,目的是通过一套严谨的术语理清欧洲中世纪的兵器。本书一些兵器的命名一部分是根据现有资料翻译过来的,另一部分是根据兵器的特征重新命名的。

四、兵器分类

兵器的类型、样式很繁杂,欧洲人对自己的兵器分类也比较混乱。鉴于欧洲冷兵器的发展与中国冷兵器的发展有着相通之处,本书对欧洲兵器的归纳与分类参照了中国的兵器分类体系。这套分类模式基本上囊括了欧洲冷兵器时代所有类型的兵器,按照这套分类体系许多欧洲的冷兵器可以归到大的类别下,而这种归类有助于读者把握与理清各种不同兵器的共同特征与相互关系。

五、创作团队

异界联盟是由多位研究西洋文化的专家和学者组成,其成员包括张小雪、何辉、邹国庆、姚义琴、江涛、李雨旦、邬清华、向慧芳、袁圣超、陈萍、张范、李佳颖、邱凡铭、谢帆、周娟娟、张静玲、王晓飞、张智、席海燕、宋丽娟、黄玉香、董栋、董智斌、刘静、王疆、杨枭、李梦瑶、黄聪聪、毕绘婷、李红术等,他们共同策划并编写了本书。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会有疏漏之处,希望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