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走向:走下神坛的板甲
2025年08月10日
历史走向:走下神坛的板甲
14世纪以前欧洲的护甲主要以锁子甲为主,札甲与鳞甲居次要地位。由于以上3种护甲难以抵挡重击与尖锐的刺击,欧洲人不得不在身体的关键部位加上一块金属板块,最常加载金属板块的部位是胸部,因为此处是身体的重要区域,被击中后很容易伤及内脏,胸部的金属板块被人们称为胸板块,这一应用走出了板甲发展的第一步,后期的铠甲逐渐由半身板甲改为全身板甲。
全身板甲的出现使得那些冷兵器顿然失效,装备全身板甲的士兵犹如一个钢铁巨怪,为了应对全身板甲,欧洲人被迫开发更强的攻击装备,而他们在尝试到火器的威力后,逐渐萌发了用火器对付全身板甲的想法。
到了16世纪中期的时候,燧发枪出现,燧发枪的威力使板甲出现了抵抗力不足的情况。图中的这套板甲(见图1-106)从外形与构造上看,绝不是一般人能够装备的护甲,厚度大约在3mm,对一般冷兵器的防御绰绰有余,但面对燧发枪,就难挡其威力,胸甲处被射穿4个弹孔,可见板甲在燧发枪面前是多么的脆弱。板甲对燧发枪的失效导致其逐渐被人们淘汰,欧洲人从而转向对火器的开发。由此可见,板甲退出历史舞台是因火器的使用使其防护作用完全消失而导致的,板甲的退出标志着冷兵器走向终结。
图1-106 被燧发枪击穿的板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