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头月刊》,历史烽烟
2025年09月26日
《濠头月刊》,历史烽烟
《濠头月刊》创办于抗战前,由汝棵君等人发起,经费由侨胞和乡人资助,创办后只出版了数期,中山沦陷期间停刊,抗战胜利后复刊。目前所能见到的刊物均为民国35年至民国38年(1946~1949年)期间出版的。主办方是濠头中小学学生会,多为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社长为郑汉全,先后任编辑的有郑官泽、郑汉英、郑凤韶、郑君实和郑品树等人。他们均为学校老师。复刊后共出版了27期。该刊办刊四大主旨有:策动乡建工作;揭露乡民疾苦;搜集本乡文献;联络旅外乡人。
《濠头月刊》内容丰富,多姿多彩。有针对乡村的时弊,揭露乡民的疾苦,有“物价调查表”,该栏目主要调查追踪比较当时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变动情况,包括柴、米、油、糖、炭、面粉、蛋、蔬菜等等,几乎每期必出。究其原因,与当时漫天飞涨的物价有关。如民国36年(1947年)第7、8期的《濠头月刊》曾有一篇名为“金融发生风潮,物价一时腾”的文章,对当时物价有生动的描述:“有一乡人早上赴市,购肉向第一台问价要每斤七千,第二台要九千,第三台要一万,再回第一台要一万二,数分钟几升价一倍,惟翌日物价即猛泻矣。”该刊还有对教育事业的建议及动态,有体育运动的新闻,有县闻、乡闻,村民出生及死亡的调查,风俗习惯,人物介绍等,还有评论、本乡文献等,总之包罗万象,是当时历史的记载。可惜本乡没有留存,只有市图书馆才有复刊后的《濠头月刊》实物。
据说,当时村级能出版这样的刊物在全县为数不多,非常难得。
(供稿 郑秀兰 吴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