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传统工艺 屡次改制引领风潮
2025年09月26日
坚守传统工艺 屡次改制引领风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咀香园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点。1949年10月30日中山解放,为迎接解放军入城,咀香园对解放军购买杏仁饼八折优惠。在当时,咀香园已经是中山饼食业的翘楚。
随后,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咀香园在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咀香园搬离旧址,迁到岐江边的凤鸣路,与中山三十多家私营饼家合并为中山县国营糖果食品商店。整合之后,咀香园成为加工厂。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咀香园陆续上马新机器扩大生产规模,开始半机械化生产。而在制饼这一环节仍要手工打模制作,否则就全然失去其独特风味,因此无论公司如何改制,这一传统工艺始终不变。而这一令咀香园杏仁饼长盛不衰的“秘诀”,正是成功申请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法宝。
从国有企业再次回归到民营企业的过程中,咀香园广泛征求了各方意见,认为根本的出路在于改变小作坊模式,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于是在1997年5月,咀香园进行第一次改制,成立股份合作制公司。改制后,国有股占76.78%,职工股占23.22%。1998年底,咀香园进行二次改制,作为首批进行新一轮改革的试点单位,实行了内部员工赎买经营,103名职工筹集四百多万元赎买了企业股份,成为中山市首家全面转制的国企;1999年1月1日,所有公有股权全部转让,咀香园率先成为中山市第一批转制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