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华工郑藻如 外交生涯垂青史

心系华工郑藻如 外交生涯垂青史

翻开中华书局出版的《孙中山全集》,卷首第一篇文章就是《致郑藻如书》。郑藻如何许人也,竟令青年孙中山仰慕如斯?

郑藻如(1824~1894年),字志翔,号稼轩,又名玉轩,香山县(今中山市)濠头村人。清道光二十六年(1864年)生,咸丰元年(1851年)辛亥恩科第10名乡试举人。这一年适逢太平天国起义,两年后定都天京(今南京),整个神州大地都被震撼,全国各地与之策应的反清运动风起云涌。1854年,广东天地会陈开率众起义,占领佛山;香山县内则有以卢灵飞、黄福为首的红巾军在小榄起义,且一度逼近县城石岐。郑藻如就是在这样的局势下登上政治舞台的。他与同乡的另一位举人林谦组织东乡总局团练,协助清兵坚守石岐城,在镇压红巾军之役中立下战功,得授内阁中书衔,并得到曾国藩、李鸿章的赏识,协办洋务外交。由此飞黄腾达,升至内阁侍读学士、鸿胪寺卿、通政司副使、光禄寺卿,获赐赏花翎二品。

如果郑藻如的历史到镇压红巾军立下战功为止,那他就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了。实际上,这仅仅是他政治生涯的前奏。郑藻如的才华和胆识,是在他从事外交和洋务工作后,才充分表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