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作坊开始,中荣走上了艰苦创业之路(1978~1985年)

从小作坊开始,中荣走上了艰苦创业之路(1978~1985年)

1978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1个年轻人扛起了组建张家边印刷厂的任务。初期的印刷厂,条件非常简陋,整间厂房仅有8000元的启动资金和对印刷毫无认识的11名干部员工。投资方张家边工商联合总公司只在其下属企业——张家边服装厂划拨了一个不到200平方米的小车间作为印刷厂的生产基地。

张家边印刷厂成立初期,从简单原始的凸印生产起步。从其他印刷厂买来别人淘汰的二手设备,边摸边学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路。

没有技术,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把省下来的钱请技术师傅。为了节省费用,全厂十几人甚至没有明确分工:生产时是印刷工人,卸货时是搬运工,开拓时是业务员……中荣印刷厂,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

印刷厂成立初期,主要生产简单的药袋、处方笺、出仓单等产品。1980年,印刷厂搬出服装厂,第一次有了自己独立的厂房。1981年,印刷厂产品开始向练习簿转型。1982年起逐步成为珠江三角洲各大百货批发公司学生练习簿的主要供应商,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与此同时,印刷厂依托省文体进出口公司、轻工业进出口公司开始通过香港制簿协会向香港学校供应学生簿册,市场占有率最高峰达到65%以上。截至1985年,印刷厂先后三次进行厂房搬迁、扩建,厂房面积扩大到2000平方米左右,员工近100人,年销售额达八百多万元,初步完成了企业创业阶段的原始积累。张家边印刷厂更名为张家边印刷实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