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7:江河湖水源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不符合规定

问题 17:江河湖水源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不符合规定

【规范规定】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

8.3.6 江河湖水源地源热泵系统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对地表水体资源和水体环境进行评价,并取得当地水务主管部门的批准同意。当江河湖为航运通道时,取水口和排水口的设置位置应取得航运主管部门的批准。

2.应考虑江河的丰水、枯水季节的水位差。

3.热泵机组与地表水水体的换热方式应根据机组的设置、水体水温、水质、水深、换热量等条件确定。

4.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的取水口,应设在水位适宜、水质较好的位置,并应位于排水口的上游,远离排水口;地表水进入热泵机组前,应设置过滤、清洗、灭藻等水处理措施,并不得造成环境污染。

5.采用地表水盘管换热器时,盘管的形式、规格与长度,应根据冷(热)负荷、水体面积、水体深度、水体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机组性能等因素确定。

6.在冬季有冻结可能的地区,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应有防冻措施。

【解析】

(1)水源热泵机组采用地表水作为热源时,应对地表水体资源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以防止水体的温度变化过大而破坏生态平衡。一般情况下,水体的温度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不大于1℃,周平均最大温降不大于2℃的范围内。此外,地表水是一种资源,水资源利用必须获得各有关部门的批准,如水务部门和航运主管部门等。

(2)由于江河的丰水、枯水季节水位变化较大,过大的水位差除了造成取水困难外,输送动力的增加也是不可小视,所以要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是否采用。

(3)热泵机组与地表水水体的换热方式有闭式与开式两种:

当地表水体环境保护要求高,或水质复杂且水体面积较大、水位较深,热泵机组分散布置且数量众多(例如采用单元式空调机组)时,宜通过沉于地表水下的换热器与地表水进行热交换,采用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当换热量较大,换热器的布置影响到水体的正常使用时不宜采用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

当地表水体水质较好,或水体深度、温度等条件不适宜于采用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时,宜采用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直接从水体抽水和排水。开式系统应注意过滤、清洗、灭藻等问题。

(4)为了避免取水与排水短路,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的取水口应选择水位较深、水质较好的位置且远离排水口,同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取水口与排水口的距离。当采用具有较好流动性的江、河水时,取水口应位于排水口的上游;如果采用平时流动性较差甚至不流动的水库、湖水时,取水口与排水口的距离应较大。为了保证热泵机组和系统的高效运行,地表水进入机组之前应采取相应的水处理措施;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对地表水的污染,水处理措施应采用“非化学”方式,并符合环境的要求(例如环评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