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53:机房内设备、管线间距不合理
,影响操作维修、存在安全隐患
【规范规定】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
8.10.2 机房内设备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组与墙之间的净距不小于1m,与配电柜的距离不小于1.5m。
2.机组与机组或其他设备之间的净距不小于1.2m。
3.宜留有不小于蒸发器、冷凝器或低温发生器长度的维修距离。
4.机组与其上方管道、烟道或电缆桥架的净距不小于1m。
5.机房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1.5m。
【解析】
机房在设计布置时应尽量紧凑、宽窄适当而不应浪费面积。根据实践经验、设计图面上因重叠的管道摊平绘制,管道甚多,看似机房很挤,完工后却太宽松,因此,设计时不应超出规定的间距过多。
随着土地价值的迅速提升以及项目开发商对减少各类设备机房建筑面积的要求,制冷机房工艺布置倾向于越来越紧凑,必要的人员通行和设备操作维修空间被压缩,甚至必须保证的安全距离也不能保证,造成系统运行维护不便,运行风险提高。利于运行维护,减小隐患是保证系统长期可靠运行的基本条件,而长期可靠运行是机房的根本目的所在,所以机房设计应是满足正常运行维护空间要求的“紧凑”而非无原则的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