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互联网+”概述

1.1 “互联网+”的产生和含义

1.1.1 “互联网+”其实是互联网思维的产物

1.1.2 “互联网+”的产生

1.1.3 如何定义“互联网+”

1.1.4 互联网的思维

1.1.5 对“+”的理解

1.1.6 “互联网+”的基本内涵

1.2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1.2.1 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旋律——连接与汇聚

1.2.2 产业互联网化、金融化成为大趋势

1.2.3 O2O将成为服务互联网的主要模式

1.2.4 开放、协作、共赢、参与、互动成为主要价值观

1.3 “互联网+”的影响及评价

1.3.1 “互联网+”的影响

1.3.2 “互联网+”的评价

第二章 慕课的概述

2.1 什么是慕课

2.1.1 慕课的基本概念

2.1.2 慕课的分类

2.1.3 慕课的主要组成部分

2.1.4 概念解析

2.2 慕课的产生及发展

2.2.1 慕课产生的背景

2.2.2 慕课在中国的出现及发展

2.2.3 慕课的影响

2.3 慕课平台及特点

2.3.1 慕课现有的主要平台

2.3.2 其他慕课平台

2.3.3 慕课的特点

第三章 慕课的教学方法

3.1 慕课的教学方法

3.1.1 开放式教学与分布式学习

3.1.2 视频短小、结构丰富

3.1.3 自觉主动学习

3.1.4 学习同伴互评

3.1.5 实践社群知识构建及混合学习

3.1.6 精熟学习与在线学习

3.1.7 非正式学习与终身学习

3.2 慕课的相关课程设计

3.2.1 课程视频设计

3.2.2 课程评测设计

3.2.3 课程互动设计

3.2.4 课程实验设计

3.2.5 教学模式设计

第四章 慕课的研究

4.1 慕课的研究分析

4.1.1 研究内容

4.1.2 慕课研究方法

4.2 慕课的研究总结

第五章 “互联网+”慕课概述

5.1 “互联网+”慕课的基础理论

5.1.1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5.1.2 建构主义理论

5.1.3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5.1.4 学习共同体理论

5.1.5 人本主义理论

5.1.6 最近发展区理论

5.1.7 泛在学习理论

5.2 “互联网+”慕课的特点有哪些

第六章 “互联网+”慕课如何应用

6.1 “互联网+”慕课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建设策略

6.1.1 “互联网+”慕课现需解决的问题

6.1.2 “互联网+”慕课建设策略

6.2 “互联网+”慕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6.2.1 慕课对高校的影响

6.2.2 高校如何推动和发展慕课的八点建议

6.2.3 大学推进慕课的四个阶段和八个步骤

6.3 “互联网+”慕课未来发展

“互联网+”慕课未来展望

第七章 高职高专课程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以物流电子商务为例

7.1 物流电子商务教学目标

7.2 物流电子商务课程在“互联网+”慕课的建设思路

7.2.1 在教学中运用移动互联网

7.2.2 移动学习

7.3 物流电子商务教学反思与评价

7.3.1 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设

7.3.2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7.3.3 建设师资队伍

7.3.4 教学质量评价

第八章 物流电子商务教学方法改革及发展分析

8.1 物流电子商务教学方法

8.1.1 课程建设基础及描述

8.1.2 课程目标

8.1.3 课程设计活动及教学评价

8.2 物流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8.2.1 基础支撑作用体现及课程内容稳定性有待提高

8.2.2 需进一步改善教学水平的质量评价体系

8.2.3 学生专业知识基础参差不齐

8.2.4 教学方式存在缺陷

8.3 物流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

第九章 “互联网+”慕课在物流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9.1 “互联网+”慕课在教育中的优势及必要性

9.1.1 “互联网+”慕课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中的优势以及必要性

9.1.2 关于“慕课”模式几点思考

9.2 物流电子商务课程改革中的具体运用

9.2.1 目前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9.2.2 “互联网+”慕课在物流电子商务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9.2.3 “慕课”与传统模式互补融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第十章 “互联网+”慕课在教学改革中的发展与建议

10.1 “互联网+”慕课在教学改革中的发展趋势

10.2 “互联网+”慕课在教学改革中的反思与建议

10.2.1 对政府的建议

10.2.2 对其他参与者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