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古诗三首

17 古诗三首

本课的三首诗都是写景的佳作。《浪淘沙》(其一)描绘了黄河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江南春》描绘了江南春天特有的风光景物,宛如展开了一幅秀丽的江南春色图。《书湖阴先生壁》是一首题壁诗,通过环境的清幽、山水与人的亲近来表现主人的高雅,也表达了诗人对清新、闲适的田园生活的赞美。

1.会写“涯”“莺”2 个生字。(重点)

2.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默写《江南春》。(难点)

刘禹锡 (772 -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杜牧 (803 -约852 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王安石 (1021 -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①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其中一首。

②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③浪淘:波浪淘洗。

④簸:颠簸。

⑤天涯:天边。

⑥银河:晴天的夜晚,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是由无数暗星(恒星)的光引起的。中国古代称银河、天河等,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⑦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⑧莺啼:莺啼燕语。这里泛指鸟鸣。

⑨绿映红:绿树红花相互掩映。

⑩水村山郭:依山傍水的村庄和城镇。郭,外城,这里指城镇。山郭,依山而建的城。

⑪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

⑫南朝:公元420 到589 年建都于建康(今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⑬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

⑭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⑮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⑯书:书写,题诗。

⑰湖阴先生:杨德逢的别号,王安石退居钟山(在今南京)时的邻居。

⑱茅檐:茅屋檐下,这里代指庭院。

⑲长:通“常”。

⑳苔:青苔。

㉑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㉒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㉓排闼:推开门。闼:小门。

㉔送青来:送来绿色。

近义词

曲——弯 淘——洗 天涯——天际 烟雨——细雨

反义词

曲——直 净——脏 送——迎 天涯——咫尺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句解:蜿蜒曲折的黄河奔腾不息,卷起万里黄沙。波涛汹涌,狂风掀起波浪,从遥远的天边滚滚而来。]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句解:诗人要沿着从天涯来的黄河,溯流直上,到达银河,和黄河一起到牵牛织女家中做客。]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句解:辽阔的江南大地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互相映衬。在临水依山的村庄、城镇中,迎风招展的酒旗随处可见。]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句解:南朝遗留下来的四百八十多座佛寺,无数的楼台都笼罩在蒙蒙的烟雨之中。]

湖阴先生

(宋)王安石

茅檐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句解:茅草屋的庭院因为(主人)经常打扫,洁净的连青苔都没有。花草树木成垄成行,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句解:庭院外一条清澈的河流环绕、保护着农田,两座郁郁葱葱的高山,推开门来,给主人送来绿色。]

名师点拨

1.《浪淘沙》(其一)一诗的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

2.诗句“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手织女家”中“直上”好在哪里?

直上:往上,往前,不仅表明方向和速度,更有不惧黄河惊涛骇浪的惊人胆魄,体现诗人“诗豪”的刚毅之气。同时,也将诗歌的视角由俯瞰黄河转换为仰视,由地上的现实世界进入天上神话世界,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

3.对于《江南春》一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种说法?说说你的理由。

赞同前者。后两句诗写出了深邃悠远、朦胧迷离的江南景色,与前两句诗的明朗绚丽映衬,使江南的图画更加丰富多彩。

赞同后者。后两句写出了南朝笃信佛教导致寺庙的恶性发展,引发作者的慨叹,表达对唐朝推崇佛教的不满。

4.从诗的前两句可以看出湖阴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勤劳、好静、爱美、生活情趣高雅的人。

《浪淘沙》(其一)中诗人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了黄河的雄伟壮丽,表现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概。

《江南春》这首诗千百年来久负盛名。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明丽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全诗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

《书湖阴先生壁》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诗人通过环境的洁净清幽,来暗示主人生活情趣高雅,又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写山水主动与人亲近,其实是写人热爱山水,志趣高洁。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巧思妙想,令人拍案叫绝。

1.以壮景写豪情。

《浪淘沙》(其一)的作者刘禹锡人称“诗豪”,豪迈清健是其诗歌创作的一大特点。诗人笔下的黄河,奔腾曲折,呼啸而下,景象和气势都堪称壮观,加之奇特的想象,使整首诗豪迈奔放,充满浪漫色彩。

2.高度概括的写景方法。

《江南春》一诗以极概括、极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江南地区特有的风物:辽阔的大地,鸟语花香,堆红叠翠;错落的村镇,山水环绕,酒旗飘展;庄严的寺庙,楼台隐现,烟雨朦胧。众多的景物,繁复的色彩,或动或静,或晴或雨,都浓缩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字之中,言简意丰,情韵悠远。

3.以景写人,以景喻人。

《书湖阴先生壁》全诗没有一字对主人的正面描写,却字字与主人相关。“净无苔”和“花木成畦”是因为主人的勤劳和高雅;“水护田”和“山送青”写山水愿意与主人亲近,实际是写主人寄情山水、热爱山水,从而喻示主人的志趣高洁。全诗构思巧妙,以景喻人,景与人浑然一体。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们了解了景物描写在诗歌表达中的作用。刘禹锡着重写黄河的壮丽雄奇,以此来抒发胸中的豪情;杜牧写江南典型的风物春光,或色彩明丽,或缥缈悠远,借以表达自己对江南的赞美和喜爱,同时寄托了历史的沧桑感;王安石写邻居的居所如何清幽静雅,由此来表现湖阴先生志趣高洁,表达作者对其人格的赞美和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向往。总之,一切景语皆情语,寓情于景是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在学习中要仔细品读,体会诗人在景物描写中所寄寓的情感。

2.读读《浪淘沙》(其一),说说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参考答案:(提示)“九曲”写黄河蜿蜒曲折,奔腾不息;“万里沙”写黄河之长,水势之急,卷起万里黄沙;“浪淘风簸”写狂风掀起波浪,河面波涛汹涌;“自天涯”写黄河自天际奔涌而下,声势浩大。

3.想想《江南春》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

参考答案:(提示)莺啼、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寺庙、烟雨等。

4.读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一水 护田 将绿绕,

两山 排闼 送青来。

参考答案:(提示)这两句诗是对偶句。其他诗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