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本文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相关知识。同时提醒我们,地球只有一个,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1.会写“莹”“裹”“篮”等12 个生字,正确读写“晶莹、摇篮、壮观、和蔼、资源、有限”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重点)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方法。(难点)
①遨游:漫游,游历。
②晶莹:光亮而透明。文中指地球的外表光亮而透明。
③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④璀璨:本指珠玉等光彩鲜明。这里指各种星球光亮耀眼。
⑤渺小:微小。
⑥矿产:地下有开采价值的物质,如铜、云母、石油、煤等。
⑦资源: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
⑧恩赐:原指帝王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⑨甚至:表示所提出的是突出的、进一步的事例。
⑩无私:不自私。
⑪慷慨:大方;不吝啬。
⑫枯竭:(体力、财力等)用尽;穷竭。
⑬贡献:拿出物资、力量、经验等给国家或公众。
⑭毁坏:损坏;破坏。
⑮滥用:胡乱或过度地使用。文中指胡乱或过度地使用化学品。
⑯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⑰指望:所盼望的事物;期望,盼望。
⑱设想:想象,假想;考虑,打算。
⑲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损,不完整。⑳感叹:因有所感触而叹息。
㉑保护: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
㉒造福:给人带来幸福。例句:植树造林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
近义词
恩赐——恩惠 慷慨——大方 枯竭——干枯 贡献——奉献
毁坏——破坏 感叹——感慨 灾难——灾害 威胁——胁迫
反义词
渺小——伟大 无私——自私 慷慨——吝啬 破碎——完整 保护——破坏
①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①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②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③可亲。[句解:这是作者对地球的赞美,突出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句中将地球比作“母亲”“摇篮”,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阐明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比喻的运用使句子在表达上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读起来极富感染力。]
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写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象。
②但是,在群星璀璨④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⑤的。[句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十分微小,由此可见,人类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从而说明了地球对于人类而言是多么的珍贵,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③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⑥资源⑦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⑧,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⑨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⑩的,它向人类慷慨⑪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⑫。
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⑬的。[句解:“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到破坏,强调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⑭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⑮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⑯。
第二部分(第2 -4 自然段):写了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人类对地球的自然资源不加以保护,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⑤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⑥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 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句解:这句话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40 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范围之大,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至少”一词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 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的严谨性。同时,“至少”一词又进一步说明了距离的遥远,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易于理解,又让人信服。]人类不能指望⑰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⑦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⑱,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句解:这一系列关联词“但是……即使……也是……再说……”再次告诉我们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既然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那么我们就更应该精心地保护我们的地球。]
第三部分(第5 -7 自然段):写了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⑧“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⑲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⑳。[句解:这句话引用了宇航员的感叹,与前文照应,简洁、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而“破碎”一词,一般用来形容玻璃、瓷器之类的易碎品,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如文中提到的资源枯竭的危机。这样表达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同时又能引起人类的警觉,突出了保护地球的紧迫性。]
⑨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㉑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㉒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第四部分(第8、9 自然段):写了宇航员的感叹和作者的呼吁。
名师点拨
1.第1 自然段最后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照样子仿写两句。
示例:(1)太阳,这位人类的朋友,这个光明的使者,是那样的生机勃勃,永不停息。(2)黄河,这位华夏儿女的母亲,这个中华的象征,是那样的雄伟壮丽,亲切可敬。
2.第2 自然段第一、二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运用了作比较(同茫茫宇宙相比)、列数字(6400 千米)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地球的渺小。
3.第3 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第3 自然段运用了举例子(拿矿物资源来说)和列数字(几百万年、几亿年)的说明方法,告诉我们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教育我们要珍惜资源。
4.联系实际说说对第4 自然段最后一句的理解。
人们乱砍滥伐,水土大量流失,使山体滑坡,泥石流暴发,洪水泛滥,人们的房屋被冲毁了,庄稼被淹没了,人们无家可归;大量废气排放,地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座座美丽的城市将被海水淹没;人类贪婪,大量捕杀野生动物,使很多动物物种灭绝。最后地球上将只剩下孤独的人类,还有大量的病毒、细菌……这些都说明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5.作为地球的小村民,保护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请你写几条环保用语吧!
示例:同建绿色温馨家园,共享清澈碧水蓝天。
追求环保是你我的心愿,参与环保是你我的责任。
6.如何理解宇航员发出的感叹?
这个感叹句表达出了强烈的情感。“可爱”和“破碎”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增强了我们保护地球的紧迫感。
7.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结尾既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同时又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呼吁人类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
本文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用词严谨,表达生动。
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多方面的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同时,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
在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所列数字要准确无误,二是所列数字一定要有科学依据。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现在正在有意无意地破坏着自然环境,从而导致气候变暖等现实问题的发生。作为少先队员,我们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携手并肩,环保低碳,为保护我们的家园贡献力量。
1.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参考答案:(提示)(1)在太空遥望地球,美丽而壮观;(2)不加节制地开采和毁坏,资源会枯竭,后果严重;(3)没有适合生存的第二颗星球,太空移民很难实现,人类别无去处;(4)地球可爱而容易破碎,要精心保护。
2.“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结论是怎样一步步得出的?结合课文内容,和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提示)课文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3.读下面的句子时,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设计一两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和同学交流。
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提示)现象:砍伐森林、过度使用农药等。
宣传标语:绿色照明,节约用电。
提高环境意识,保护美好家园。
使用节能产品,倡导绿色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