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三黑和土地

20 * 三黑和土地

诗歌以“三黑和土地”为题,交代了写作对象,“三黑”是主人公,“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诗歌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

1.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能顺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思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重点)

3.把握诗歌朴素无华的语言特色。(难点)

苏金伞 (1906—1997),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是中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曾任河南省第一届文联主席。

①土疙瘩:方言,土结成的块状物。

②耙:用耙子平整土地或聚拢、散开柴草、谷物等。

③顺溜:有次序,不参差。

④蹚:从浅水里走过来。

⑤招呼:叫;呼唤。

⑥合伙:合成一伙(做某事)。

⑦公粮:农业生产者或农业生产单位每年缴纳给国家的作为农业税的粮食。

近义词

温暖——暖和 顺溜——光滑 松散——疏松 赶紧——赶快 打算——计划

反义词

钻进——爬出 松散——坚固 温暖——寒冷 喜欢——讨厌

①农民一有了土地,

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句解:“整个生命”可见土地对农民来说有多重要,农民把土地视作自己的生命。]

活像旱天的鹅,

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句解:运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表现出农民对土地的渴求。]

②恨不得把每一块土,

都送到舌头上,

是咸是甜,

自己先来尝一尝。[句解:“恨不得”“都”“先来”写出了心情的急切。]

③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

躺在土里试一试,

看温暖不温暖,

合适不合适。

第一部分(第1 -3 小节):拥有土地的农民无比喜悦,将土地视为生命的一部分。

④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句解:总写三黑翻土地。]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每一寸土都给翻起,

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句解:分述三黑翻土地,每一寸土地他都认真对待,仔仔细细,一个土疙瘩也不放过。可见他对土地的珍视。]

⑤地翻好,又耙了几遍,

耙得又平又顺溜

看起来

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句解:把顺溜的土地比作“妇女们刚梳的头”,形象地写出了土地的平整。]

⑥这么松散的地,

简直是一张软床,

叫人想在上面打滚,

想在上面躺一躺。[句解:“软床”“打滚”“躺一躺”可见三黑对土地的满意和喜欢。]

⑦三黑

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今天准备好了,

叫麦籽儿睡上。[句解:“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指三黑从来没有种过这么好的土地。“叫麦籽儿睡上”指把麦籽儿种在地里。表现了三黑获得土地后内心极大的满足。]

⑧这么好的床,

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

就想发芽,

赶紧钻出来吸些雨露。[句解:运用拟人的手法,写麦籽儿在土地里发芽、生长。]

第二部分(第4 -8 小节):三黑极其高兴地在土地上精耕细作,突出了三黑的勤劳。

⑨三黑耙过地,

坐下来歇一歇。

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

白霎霎的像一片雪。[句解: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荞麦花比作雪,生动地写出了荞麦花开得繁茂,同时能感受到三黑喜悦的心情。]

⑩荞麦地里

还有两个蝈蝈儿在叫唤,

吱吱吱……

叫得人心里痒抓抓的好喜欢。

⑪小时候因为逮蝈蝈儿,

常常挨骂,

爹娘骂:不好好拾柴火。

地主骂:蹚坏了他的庄稼。

⑫现在

蝈蝈儿就在自己地里叫,

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

“快去逮吧,你听,叫得多好!”

⑬他又在打算:

明年要跟人合伙

把地浇得肥肥的,

让庄稼长得更好,收得更多。

⑭再买头小毛驴,

打完场赶着送公粮

驮着老伴儿

看闺女,上东庄。[句解:写赶小毛驴送公粮,和老伴儿一起坐驴车去东庄看女儿。]

第三部分(第9-14 小节):三黑对明天的美好生活充满希望。

⑮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

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句解:土地改革使翻身农民重获宝贵的土地。]

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句解:写农民获得土地后的喜悦。]

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句解:描写蝈蝈儿的叫声来衬托三黑的欢喜。]

第四部分(第15 小节):三黑高兴地耙地。

名师点拨

1.说说诗歌第1 节中“一……就……”的表达效果。

农民一旦拥有土地,马上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耕耘生产中。表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望以及拥有土地后的喜悦之情。

2.诗中连用两个“恨不得”有什么作用?

两个“恨不得”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农民有了土地后的幸福心情。

3.比较下列语句,说说原文语句好在哪里。

【原句】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改句】三黑仔细地翻着土地。

原句中“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更加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三黑得到土地后内心的欣喜,对土地的珍视和翻土地时的认真。

4.从第8 节对麦籽儿的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三黑怎样的心情?

从“挺舒服”可以感受到三黑心中的满足;“想发芽”“赶紧”表现了三黑盼望麦籽生根、发芽,也表现了他对土地、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美好的希望。

5.第10 节中“痒抓抓”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痒抓抓”是一个方言词汇,充满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以三黑的角度,生动地表现了三黑心中的欢喜,贴切自然。

6.“小时候”和“现在”今昔对比,凸显了生活的什么变化?

旧社会,土地属于地主,在土地上逮蝈蝈儿,会遭到地主的唾骂;现在,自己是土地的主人,他想招呼路边的孩子到土地里逮蝈蝈儿,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重获自己的宝贵土地后,沉浸在极度的欢喜和自豪之中。

7.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三黑将土地看得如生命一般珍贵。因为土地上有自己的苦与乐,有自己的现在,更有自己明天的幸福生活。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三黑无比兴奋。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作,他将整个生命投进土地,相信自己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他将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幸福。

读了这篇课文我认识到,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我们要珍爱土地带给我们的温饱和幸福,要热爱土地,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本诗写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沉浸在获得土地的极度欢喜之中,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于描绘中表达情感。诗歌在真实的描绘中灌注了炽热的情感,于朴素的表达中显露出浓浓的诗意,处处闪动着“翻身人儿”的喜悦、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这首诗传达了农民重获土地的喜悦之情,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令我们对土地有了新的认识。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指导】

在学习古诗词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易理解的字词,本次“交流平台”的内容就是通过一些方法来加强对古诗词的理解。比如通过注释、想象、了解古代文化常识等方法。想一想,学习本单元的三首古诗时,你用到了哪些方法,效果如何呢?

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帮助我们理解古诗词。

比较阅读:如读《浪淘沙》(其一)时,可以和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来比较阅读;读《江南春》时,可以和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来比较阅读。

从诗人的性格了解诗歌的特点:如《浪淘沙》(其一)的作者刘禹锡,他是一位性格坚强豪放的诗人,被称为“诗豪”,所以他笔下的黄河雄奇壮美,洋溢着豪迈、浪漫的气息。

【词句段运用】

本次“词句段运用”环节,第一部分紧扣本单元环境保护的主题,要求通过给出的材料提炼观点,练习提炼、总结、概括的能力。第二部分要求通过给出的材料来选择最合适的公交线路,更侧重于实践运用的能力。

1.这段材料表达的观点是:花草树木可以调节、净化空气,是“城市之肺”。

分析:这段话旨在说明花草树木在城市中调节和净化空气的作用,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降低灰尘污染来实现。

2.最佳乘车线路:温泉镇桐荫街宋家洼

分析:763 路首班车时间是九点,小林要在九点之前赶到外婆家,所以排除。

从温泉镇乘坐65 路到四通桥,换乘86 路到宋家洼,中途经过8 站,多于最佳线路两站,所以排除。

【日积月累】

本次“日积月累”的内容是学习古代文化常识中一些带“五”的特殊称谓。这些特殊的称谓不仅经常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出现在成语、俗语和人们的日常用语中。了解它们的具体内容和含义,不仅能积累知识,对以后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系统观,广泛地用于中医学、堪舆、占卜等方面。五行的意义包涵五种基本动态:水(代表润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收敛)、木(代表伸展)、土(代表中和)。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强调整体概念,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认为宇宙万物都由这五种基本要素的运行(运动)和循环变化构成,被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独创的,它光辉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有极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关词语:阴阳五行 五行八卦

五谷:稻、麦、黍、菽、稷。“谷”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稻、稷、黍等外面都有一层壳,所以叫做谷。谷字的音,就是从壳的音来的。五谷原是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后泛指粮食类作物。

关于五谷主要有两种说法,主流的是稻(俗称水稻、大米)、黍(shǔ,俗称黄米)、稷(jì,又称粟,俗称小米)、麦(俗称小麦,制作面粉用)、菽(俗称大豆)。因为有的地方气候干旱,不利于水稻的种植,因此有将麻代替稻,作为五谷之一的说法。

相关词语:五谷丰登 五谷杂粮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五音:宫、商、角、徴、羽。中国古代的五音一般指五声音阶。古代文献通常称为“五声”或“五音”。中国传统乐学理论对“音阶”这个概念,常从“音”“律”“声”等不同角度揭示其内涵。五声音阶的意思就是按五度的相生顺序,从宫音开始到羽音,依次为:宫—商—角—徴—羽;如按音高顺序排列,即为:1 2 3 5 6 宫 商 角 徴 羽。

相关词语:五音不全 五音六律

五彩:黄、青、赤、白、黑。古代所说的五彩是指黄、青、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种色彩。古代以此五者为正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金、木、火、水、土。同时,“五色”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古人把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出于黑,故有黄无玄,称为五色。

相关词语:五彩斑斓 五彩缤纷 五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