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钱的处世哲学

铜钱的处世哲学

◎张海玲

铜钱是什么样子的?毫无疑问,外圆内方。禅师把水和镜子交给弟子,要他师从水之随机应变,镜之正直真实,这不就是让他学习铜钱的处世哲学——做一个外圆内方的人吗?

一枚铜钱,外沿被打造得圆滑却坚守着内心的方正。我不由得忆起沈从文先生曾对侄儿发出的深沉劝诫:做一个铜钱一样的人啊。铜钱之圆,就好比与人交往,你得磨平棱角,不能像刺猬一样让别人遍体鳞伤的同时,也让自己孤立无援。如何做到铜钱之圆?首先要有“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应变能力,要努力使自己适应环境,而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等待环境来迁就你。

在国学大师黄永玉被拘期间,一家人都待在一间没有窗子的小屋里唉声叹气。黄永玉却潇洒一笑,拿出笔墨纸砚泼墨挥毫,不一会儿,一扇栩栩如生的窗子就被他挂在了墙上。家人看罢,觉得好像真的有阳光照了进来,阴郁的心情瞬间消失不见。

然而,铜钱之方却鲜有人能做到。有了靠圆滑处世赢得的名与利,有多少人还能守住内心的方正呢?又有多少人能如莫言所说,像鲸鱼般响亮而沉重地呼吸着,而非如猎狗般群吠呢?铜钱的方正折射出的是内心的真实,只为安享内心的清风与明月。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忠义形象深入人心。曹操以金钱、美女诱惑他,他皆不为所动,而接受赤兔马的原因也只是它是一匹千里马,如果哪天得知兄长刘备的下落,便可一日而见面。他拒绝了曹操名与利的诱惑,坚守住了内心的方正,做到了铜钱之方。时下有多少人困于名缰利锁无法脱身,其“圆”是做到了,但其“方”恐怕早已被抛之脑后。所以,是到了让铜钱的处世哲学走向我们的时候了。

铜钱之圆与方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菜根谭》云:“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我们真该学学铜钱的处世哲学——待人以诚,守心方正。

名师点评

文章的亮点在于寻觅到了“铜钱”这一生发议论的绝妙由头,并用“铜钱”的圆与方将材料中水、镜之物理现象演绎得明晰通透。此外,在选例上,以“老顽童”黄永玉和“武圣人”关羽为例论述为人处世之圆与方,典型恰切;在述例上,以说理带动叙事,将例子中的事理因子一一论清说透,评述结合,笔力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