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押题02 往观经典,弃读还是留根
必考金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9月,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发表《“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一文,认为孩子心智不甚成熟,无法充分理解四大名著及部分国外经典中错综复杂的价值观,因而“四大名著”不适合孩子看。他解释道:“《水浒传》里满是打家劫舍,落草为寇,占山为王。《三国演义》中充斥阴谋诡计,权术心机,尔虞我诈。《西游记》根本上讲述的是佛法和人生,远非孩子所能理解。《红楼梦》‘色、空、幻、灭’的主题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预期。”这一观点相当有市场,却也不乏反驳之声:将名著硬生生划分为“成人的”和“孩子的”既不符合实际,也低估了孩子的理解能力;与现实中的低俗内容相比,“四大名著”何其大雅……双方各执一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你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立意并无难度,难在如何说透“自己的话”。首先应明确写好的关键在于“就事论事”,抓取核心事实是第一要务。此题核心是针对孩子这一特殊年龄群体,如何恰当定位四大名著此类经典读物的可读性。其次要善于分析、理解核心事实,于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上谋求高分。所谓广度,即明确态度后,补充材料所未及之观点,达到广泛撒网、各个击破之效果;所谓深度,即抓住其一点深入剖析,收到重点捕捞、一枪毙命之目的。再次要学会由题中材料生发开去,联系生活,传递时代气息。此题旨在探讨当今热点话题——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多以新颖典型的时代热点为素材,会使说理更加给力。最后在论证过程中,必须鲜明集中地表明自己的见解,切不可含糊其词。
此题因秦春华的观点可立可破,故而可从赞成、否定两个角度立意。
角度一:赞成。赞成者当看到秦院长是站在一个父亲的视角,来表达对孩子价值观树立的担忧及关心,他对四大名著说“不”,并不是否定所有的传统文化。故而此角度可从以下两点生发。生发点一:肯定秦院长的具体言论,但难免中规中矩,境界有失高远。生发点二:解读秦院长观点的核心,即恰当定位四大名著,让孩子与之保持产生美感的距离。进而可谈何种距离为适当,可谈如何保持距离,亦可就此宕开一笔,点出家庭、学校教育不能缺位,应选取适合孩子价值观的书籍,进行及时引导。
角度二:否定。否定者当看到秦院长的观点缺乏思辨性,同时颇有点大家长主义的风范。子非孩童,焉知孩童之乐?故而,可从以下三方面生发立论。生发点一:从孩子这一当事人的视角谈开去,肯定孩子的理解能力,进而劝诫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不可做孩子人生武断的决策者。生发点二:从作者此时学生的身份说开去,谈孩提时阅读四大名著等经典对自身产生的积极影响,比如阅读兴趣培养、文言积淀、文化熏陶等。生发点三:从社会人的视角剖析,谈文化传承并非一朝一夕可以促成,必须从娃娃抓起。而四大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怎可让孩子们弃之不读?
必备范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