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那雨中的微笑

忘不了那雨中的微笑

◎张怡桑

盛夏的雨总是猝不及防,墨汁似的乌云只是翻滚了几下,大雨便伴着一声震雷倾倒而下。

中午,又是一天下班的高峰期,坐在汽车里的我只想摆脱一上午的疲惫和令人烦闷的天气,赶紧回到家中,可偏在这时车缓缓地停住了。

“爸,干吗停车啊?”我不耐烦地问父亲。“唉,你自己看吧!看来又要堵一会儿车了。”父亲说着用手指向前方。

我拉下车窗厌烦地探出头往外看,来来往往的车辆又纠缠在一起,无法动弹。“真是烦人!”我不禁抱怨道。

过了一会儿,车子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动,但没走多远又停下了。这时,我看见一个老妇人正从斑马线上向路对面挪去,她没有带雨伞,就那样在无数豆大的雨点中挪动。她身上的衣服早已湿透,稀疏的头发紧紧地贴在瘦削的脸上,刀刻般深深的皱纹里仿佛能盛下雨水。老人继续缓缓向前,雨却越下越大,感觉要把老人吞没似的。

乌云压得越来越低,无数雨点猛烈敲击着车窗。突然老人身后传来一阵急躁的喇叭声,紧接着喇叭声便从四面八方聚拢来,将老人团团围住。老人像做了错事的孩子,一时定定地站在那里。她努力睁开被雨水遮掩住的眼睛,看看这部车,又看看那部车,不知道自己的脚步该往哪个方向挪,只得尴尬地垂下头。正在这时,一个红色的身影从车辆中间闪出,慢慢地向老人移动,一把雨伞也随着这个身影从半空中划过,最后稳稳地停在老人的头顶,像雨幕中盛开的硕大木棉花。我定睛一看,拿伞的是一个学生模样的男孩,他的出现给这个大雨滂沱的中午带来了一点活力,让人在沉闷中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四周的喇叭声这时也渐渐地止住了,仿佛此刻只剩下红衣少年和老人。我看见他俯下身子微笑着对年迈无助的老人说着什么,而后老人和蔼地笑了,并在少年的搀扶下慢慢地走出了人们的视线。

车辆渐渐散去,雨也渐渐停了。我突然记起哲学家康德讲过这样一句话:“一生中,只有两样东西让我仰望终生:一是头顶上的星空,二是心中的道德律。”是的,少年雨中撑伞搀扶老人时的那抹微笑,真美。我想,它将化作一缕温暖的阳光,带给人久久的感动。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记叙文。作者捕捉到了特定环境——雨天,特定地点——斑马线上温馨的一幕,事件很小,却因为立意的独特、情境的特殊,彰显了红衣少年身上的美,在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冷漠社会里,让人感受到几分暖意。而结尾的点题,美好的期待,很好地凸显了文章的主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环境的渲染、对细节的描绘和刻画,也使文章生动、形象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