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自然之美
◎张长城
想到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在整棵大竹子里装上火药“放高升”的习俗,我不禁愕然。爆竹一响,粉尘四起,对环境的污染何其严重!想到此,我脑海中闪现出一幅幅画面:森林中没有野兽,江河里没有鱼儿,天空中没有小鸟。我不敢想象,有朝一日当世界只剩下人类孤独的身影时,我们将何去何从?
可悲的是,人类身处危险之中却浑然不知灾难正在慢慢逼近,人类为逐利而无节制地开发自然,正将地球拖入毁灭的深渊。今天,北极冰圈在融化缩小,臭氧层空洞面积不断扩大,雾霾笼罩城市上空,自然灾害频发,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满目疮痍的大自然正在给人类的疯狂行为敲响警钟。
自然原本是和谐美丽的,是人类的无知和贪婪让她变得丑陋不堪、面目全非。人类只知道对自然肆意破坏,乱砍滥伐、乱捕滥杀,肆意排放污水,最终导致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物种几近灭绝。自然在咆哮、流血,人类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伟大作家雨果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今天的人类正在将自然这位温柔善良的慈母生生逼成冷酷无情的屠夫。“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获得自然的眷顾。
幸运的是,人类已经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一些有识之士更是走在时代前列,积极奔走呼告,用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这项事业中来,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其实,在欧美发达国家,环保理念早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荷兰是大画家梵·高的故乡,风景优美如画。在荷兰的很多城市,人们骑自行车多过开汽车,因为这样的绿色出行方式能够有效保护环境。在美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各种可爱的动物随处可见,它们或忙碌地觅食,或悠闲地歇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温馨动人。
人类与其他万物是一体共存的,彼此休戚相关,存亡与共。人从自然中来,是自然的一分子,与自然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自然一旦被破坏,人类将万劫不复。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这一点我们须时刻谨记。
人类只有携手并肩,投入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事业中来,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最终应对环保难题,共创美好家园。
愿人类对自然少一些污染,对环保多一份责任,让野兽在森林里欢快奔跑,让鱼儿在河水里轻快畅游,让小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让鲜花在窗外娇艳绽放!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紧紧围绕“环保”这一主题展开论述,立意准确。开篇巧妙引述材料,提出疑问,引人思考。主体部分展示大自然满目疮痍的惨象,列举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疯狂举动,并分析其危害。然后正面列举欧美发达国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事例,阐述环境保护的意义和价值。最后进一步阐释事理,呼吁人类同心协力,维护生态和谐。结尾构想出一幅幅生动画面,首尾圆合,让人看到美好的希望。整篇文章内容充实,逐层递进,逻辑严密,结构完整,说理充分,是一篇有思想、有深度的议论文。
必备范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