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小善,无以成大义
◎谭羽加
连夜为自己制作感谢锦旗,是对被赞美的虚荣的渴求,还是做好事却得不到表扬的无奈?“挨家挨户”地寻求媒体曝光,是想借善心一夜之间名声大噪,还是想借小善传播社会正能量?在李某忙碌奔走一夜之后,当他最终收到失主一个苹果和200元现金的报答时,我更愿意相信,他不是一个为名利而扬善的小人物,而是一缕渴望以微薄之力吹绿人心的清风。
每分每秒,无意间就失去随身物品的人总是不计其数;每日每夜,策划好的盗窃抢劫就在我们身边上演。当李某捡到含有2200元现金的钱包时,他也捡起了一个艰难的选择——是响应内心善意的感召,还是听从大脑贪念的支配?最后,他选择了前者,但不是以心怀微弱善意的姿态,而是希望以正风的姿态,吹走那些丑陋不堪,吹进被虚假蒙心的人的耳朵里,向他们述说世界的善意。这不过是一个善良的年轻人,盼望着以弱柳之姿,涤荡人心里日益被遮蔽的道德良知。他在夜色中奔走穿行的脚步,也是他奔向社会善意之河的脚步。假如没有他为宣扬善意而做的努力,今日这一小小的善行,便犹如碎石入海,惊不起半点涟漪。庆幸的是,他不断前行,积自身小善,望成社会大义。
我们的社会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道德沦丧的现象,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有时会被视而不见。比如惨死在车轮下的小悦悦,晕倒在地铁口却无人帮扶的深圳白领,摔倒在地却无人敢扶的老人……在冷漠的侵蚀下,人心里被称作道德的高楼正在慢慢地坍塌,小小的善良因此更显得弥足珍贵。道德人心,社会大义,正需要像李某一样的年轻人点点滴滴地去积累。不积小善,无以成大义。
一个人,在暗夜里奔走,制作一面表扬自己的锦旗,四处寻访媒体曝光。有人见之,嘲笑之;有人视之,敬重之。于他自身而言,是必须肩负的责任;于路人而言,是激励共同前进的力量;于社会而言,是重建道德高楼的砖瓦。
微弱的善举,如同一条小溪,越过高山,穿过森林,绕过沼泽,汇入善意的河流。希望更多的人在李某的感召下,重建心中的道德大厦。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是从赞同李某做法的角度来立意的。开头一连串的发问,很能激发起读者的思考,也让开头不流于对文题材料的简单重复。顺势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后,作者从丢钱失物这种现象的普遍性上揭示李某之举的普适性和感召力,指出李某之举涤荡了当前社会的一些浊流,吹起了一股新风。接着,作者又从当下的社会风气和过往出现的一些冷漠现象,指出李某之举对于弘扬道德、重整社会风气的必要性。最后,作者再一次列举人们对于李某做法的各种态度,发出重建道德高楼的号召,水到渠成。
必备范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