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善事心自安

多行善事心自安

◎刘禹玺

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会拜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然而,每到此时,我总是疑窦丛生:自己做了好事,何愁灶神不美言?自己不做好事,灶神岂能胡乱编?因此,我要说:多行善事心自安,何须求佛拜神仙。

有人说,谈善容易行善难,这话我实在不敢苟同。善是生活中的一种美好形态,不分大小,不分时间与空间,更不分对象,我们轻易就可以为之。善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容易忽略。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需要行善的地方。行善之举,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既温暖了他人,也幸福了自己。如此,我们何需神灵保佑?多行善事,我们就是自己的“保护神”!

行善无大小,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身边那些点点滴滴的小事,都可以成就一个又一个小小的善举,这些小小的善举却体现出大大的慈爱,这大大的慈爱暖人心房,给人带来幸福与安康。像在网络上捐款,我们只需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传递一份爱心。这就如赠人一枝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温馨却会在人们心底慢慢升腾、弥漫,令人心旷神怡。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盲人住在一栋楼里,每天晚上他都会到楼下花园散步。奇怪的是,无论上楼还是下楼,他虽然只能顺着墙摸索,却一定要按亮楼道里的灯。一天,一个邻居好奇地问道:“你的眼睛看不见,为何还要开灯呢?”盲人回答道:“开灯能给别人上下楼带来方便,也会给我带来方便。”邻居疑惑地问道:“开灯能给你带来什么方便呢?”盲人答道:“开灯后,上下楼的人都能看见东西,就不会把我撞倒了,这不就是给我方便吗?”邻居恍然大悟。开灯这件小事,既方便了别人,也方便了自己,何乐而不为?

反观现实生活,有些人只想人人为我,不想我为人人;或者是做了一点好事,就想得到丰厚的回报。如此一来,试问神灵会保你平安、遂你心愿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明代方孝孺曾告诫后人:“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让我们学会为他人做点善事,为团队做点善事,为社会做点善事,高尚的品德、美好的生活、成功的事业就是在点点滴滴的善行中修炼、创造和铸就的。

不靠天,不靠地,平安幸福靠自己。多行善事心自安,何须求神念阿弥!

名师点评

文章审题准确,立意健康,符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开篇用富有韵律的文字引入话题后,按照“应该行善—怎样行善—现实社会中人们如何行善”的框架行文,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层层递进,论述深刻有力。文章另一个令人注目的亮点是语言凝练流畅,文采飞扬——首尾两段富有韵律之美,读来朗朗上口;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又增强了语势。